【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源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状态跟踪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实时系统,特别是一种多源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状态跟踪法。
技术介绍
电力实时系统中一个数据从采集到应用需要经过多种形式的加工。在实时系统中由于数据变化非常快,每个数据在加工过程往往无法记录对其进行加工的数据源,造成最终应用发现数据值不符合预期时无法追踪数据变化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记录数据自身变化状态,修改源信息,实现数据变化的可回溯性,解决目前多源数据无法辨识修改过程的问题的多源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状态跟踪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源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状态跟踪法,步骤包括:1)设计数值状态编码:系统中每个数值用数值+状态来表示;2)将编码后的数据传递至数据探测器,数据探测器是数据状态的触发机制,数据探测器用于数据值探测,修改源探测,数据追踪存储探测;3)追踪存储:存储采用文件存储方式,存储用于数据的修改状态跟踪,不作为数据值的采样记录,存储格式为对象+状态编码+存盘时间;4)模块修改接口:根据上述编码,设计数值编码修改接口。所述步骤1)中数值表示实际数据的值,状态用一个64字节的字符串来表示,具体编码如下:63626160……………10r>9876543210上述编码分为三段,第一个字节编号0共八位,用来表示数值本身的状态特性,用不同编码来表示,共可表示128种状态:第二段为第二个字节,8到15位,用来表示数值被修改的次数,128次一个循环,当一个模块修改该值后,将该值+1;第三段为第16到63字节,用来记录每次修改该值的模块编码,模块编码为4位编码,最多表示7个模块,0编码不使用,一个实时系统中同时修改同一值的模块不多于7个;模块名称编号模块11模块22模块33模块44模块55模块66模块77每个模块修改该数值后,从第16个字节开始登记修改的模块编号,一个字节记录2次,这样16~63字节一共可记录96次修改记录,记录满以后,进行字节平移,始终保持最新的96次记录。所述步骤2)中所述数据值探测的条件包括数据限值、波动值、变化时长阀值、抖动判断次数,用于判断数据异常状态,一旦数据发生异常,将向数据警报器推送警报;所述修改源探测设定可修改该数据的模块,通过此设定,所述数据探测器判断数据是否被非法的模块修改,如果监测到数据被未知模块修改,则向报警器推送报警;所述数据追踪存储探测用于定义数据追踪过程的存储方式,定义满记录存储,即96次记录存储一次;或者定义定时存储等策略,此策略可在线修改,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定义存储的模式。所述步骤3)中所述文件存储方式为以200个对象一个文件,一个月更新一个文件。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初始化:在创建该数值时,初始化状态编码数组;修改数值:修改该数值时,传入数值,修改模块名称;修改数值状态:修改该数值状态,传入数值状态,修改模块名称,修改流程类似修改数值的流程。所述修改模块名称包括以下步骤:接收传入参数,当修改模块有效时,则调用数据探测器进行数据探测,获得原修改计数,原数据状态,状态跟踪字节位置,修改数据及状态,状态修改:修改数值状态,修改计数+1,状态跟踪记录;否则直接修改数据及状态,状态修改:修改数值状态,修改计数+1,状态跟踪记录。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特殊的数据状态编码格式,该格式可记录数据自身变化状态,修改源信息,并设计了跟踪编码。该状态编码与数据值共同构成数据基本描述,采用了数据探测器触发存储的方式保存状态编码,实现数据变化的可回溯性,解决目前多源数据无法辨识修改过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多源数据修改方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探测器逻辑原理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状态跟踪存储策略图;图4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状态跟踪存储流程图;图5示出本专利技术的数据修改流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电力实时系统的数据应用模式一般如图1所示。这种模式下,一个原始数据在实时系统中存储时可能被不同的应用模块加工和修改。而在现实时,由于实时数据不停被刷新,该值被哪个模块加工和修改无法进行体现,在很多情况下无法追踪该值的变化流程。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如下方法:1)设计数值状态编码:系统中每个数值用数值+状态来表示。其中数值表示实际数据的值,状态用一个64字节的字符串来表示,具体编码如下:63626160……………109876543210该编码分为三段,第一个字节(编号0)共八位,用来表示数值本身的状态特性,用不同编码来表示,共可表示128种状态:第二段为第二个字节(8到15位),用来表示数值被修改的次数,128次一个循环,当一个模块修改该值后,将该值+1。第三段为第16到63字节,用来记录每次修改该值的模块编码。模块编码为4位编码,最多表示7个模块(0编码不使用,一个实时系统中同时修改同一值的模块一般不会多于7个)。模块名称编号模块11模块22模块33模块44模块55模块66模块77每个模块修改该数值后,从第16个字节开始登记修改的模块编号,一个字节可以记录2次,这样16~63字节一共可记录(63-16+1)*2=96次修改记录。记录满以后,进行字节平移。始终保持最新的96次记录。2)数据探测器数据探测器是数据状态的触发机制。数据探测器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值探测,修改源探测,数据追踪存储探测。逻辑如图2所示:数据值探测的条件包括数据限值、波动值、变化时长阀值,抖动判断次数等等,用于判断数据异常状态,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源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状态跟踪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n1)设计数值状态编码:系统中每个数值用数值+状态来表示;/n2)将编码后的数据传递至数据探测器,数据探测器是数据状态的触发机制,数据探测器用于数据值探测,修改源探测,数据追踪存储探测;/n3)追踪存储:存储采用文件存储方式,存储用于数据的修改状态跟踪,不作为数据值的采样记录,存储格式为对象+状态编码+存盘时间;/n4)模块修改接口:根据上述编码,设计数值编码修改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源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状态跟踪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
1)设计数值状态编码:系统中每个数值用数值+状态来表示;
2)将编码后的数据传递至数据探测器,数据探测器是数据状态的触发机制,数据探测器用于数据值探测,修改源探测,数据追踪存储探测;
3)追踪存储:存储采用文件存储方式,存储用于数据的修改状态跟踪,不作为数据值的采样记录,存储格式为对象+状态编码+存盘时间;
4)模块修改接口:根据上述编码,设计数值编码修改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源数据采集装置的数据状态跟踪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数值表示实际数据的值,状态用一个64字节的字符串来表示,具体编码如下:
63
62
61
60
…
…
…
…
…
10
9
8
7
6
5
4
3
2
1
0
上述编码分为三段,第一个字节编号0共八位,用来表示数值本身的状态特性,用不同编码来表示,共可表示128种状态:
编号
数据值状态
0
正常
1
不变化值
2
突变值
3
通信中断
4
数据越上限
5
数据越下限
第二段为第二个字节,8到15位,用来表示数值被修改的次数,128次一个循环,当一个模块修改该值后,将该值+1;
第三段为第16到63字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小鉥,龙孔操,向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绿汇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