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2892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涉及卫星重力探测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对轨道状态信息、星载加速度计和卫星姿态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利用轨道掩膜微分算子计算卫星运动速度继而获得卫星动能和旋转位;通过卫星动能、旋转位、保守力位和非保守力位建立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观测方程,在最小二乘准则下估算位系数改正值,再加上参考重力场模型位系数即可确定最终的地球重力场模型。相较于传统利用轨道牛顿多项式微分速度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有效抑制高频误差放大实现降噪,同时灵活性和计算效率高,获得高精度卫星速度观测值,进一步改进地球重力场模型精度水平。

Modeling method of earth gravity field based on orbital mask differential ope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重力探测
,特别是涉及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
技术介绍
地球重力场是地球最基本的一个物理场,反映了地球邻近空间及其内部物质迁移运动状态,因此确定高精度地球重力场模型是研究地球相关学科的热点问题。利用卫星重力测量技术改善重力场中长波信号,以及基于卫星跟踪卫星技术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能量守恒法简洁高效被广泛采用。能量守恒法是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卫星运动速度与地球重力场模型位系数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其关键问题是获取高精度的卫星运动速度值。计算卫星运动速度常用方法有经典的牛顿微分法,即通过牛顿插值的一次微分公式计算卫星速度,导致高频误差放大,降低速度观测数据的信噪比,进而影响重力场模型的建模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重力专用卫星的轨道状态信息、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和原始姿态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获得连续精密轨道和非保守力加速度;构建以计算时刻为中心的窗口函数,利用掩膜微分算子计算所述窗口函数中心时刻的卫星运动速度,并根据卫星运动速度计算卫星动能,同时根据卫星的位置和地球自转平均速度计算旋转位;将所述连续精密轨道结合参考重力场模型计算正常重力位,通过背景模型确定潮汐位,根据所述正常重力位和潮汐位获得保守力位,对所述非保守力加速度通过沿轨积分得到非保守力位;在所述卫星动能中扣除旋转位、保守力位和非保守力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观测方程;针对所述观测方程利用最小二乘准则估算球谐位系数改正值,将所述球谐位系数改正值加上参考重力场模型的位系数确定最终的地球重力场模型。本专利技术中的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确定卫星运动速度,继而计算卫星动能,再在卫星动能中扣除旋转位、保守力位和非保守力位,最后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确定地球重力场位系数。相较于传统利用轨道牛顿多项式微分速度确定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抑制高频误差放大实现降噪,同时灵活性和计算效率高,获得高精度卫星速度观测值,进一步改进地球重力场模型精度水平。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方法的简化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数据预处理:对重力专用卫星的轨道状态信息、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和原始姿态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获得连续精密轨道和非保守力加速度。具体地,对轨道状态信息进行内插和粗差探测处理后,得到连续精密轨道;对连续精密轨道进行时空基准转换,将连续精密轨道转换至惯性系;对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和连续精密轨道进行时间同步,同时对原始姿态数据进行线性内插,计算惯性系下的非保守力加速度。在进行时空基准转换时,采用经典的春分点法,即通过岁差、章动、地球自转和地球极旋四个矩阵实现。步骤2,利用轨道掩膜微分算子计算卫星动能和旋转位:将连续精密轨道转换至惯性系后,利用掩膜微分算子计算窗口中心时刻的卫星运动速度观测值,进一步得到对应的卫星动能,同时结合卫星的位置和地球自转平均速度计算旋转位。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确定卫星运动速度观测值,其原因在于有效抑制高频误差放大实现降噪,同时灵活性和计算效率高,获得高精度卫星速度观测值,进一步改进地球重力场模型精度水平。由步骤1获得的连续精密轨道采用轨道掩膜微分算子计算卫星运动速度,其推导过程如下。重力专用卫星的轨道时间序列采用多项式逼近:式中,x(t0+δm)N表示观测时刻卫星的轨道位置矢量;t0表示计算历元;δm表示计算历元与实际观测历元的差值;N表示多项式阶数;ck表示待定的多项式系数;M表示观测个数;Δt表示观测数据采样间隔;[·]表示向下取整符号。为降低多项式逼近有限阶次引起的截断误差,观测历元往往关于中心时刻对称分布,要求多项式阶数偶数以及观测个数奇数。此时,对应的逐历元方程组式表述成:上式的矩阵形式记作:xM×1=BM×(N+1)c(N+1)×1其中xM×1表示轨道位置向量;BM×(N+1)表示范德蒙特系数阵;c(N+1)×1表示待估的多项式系数。需要说明的是,当观测个数恰好等于多项式阶数,称作插值过程;当观测个数远多于多项式阶数,称作拟合逼近过程。可见,多项式阶数和观测个数的不同组合形式使得算法灵活性高。利用经典最小二乘平差法解算上式得到:式中表示多项式系数估值;P表示观测量的权阵;W(N+1)×M表示滤波核函数。对轨道时间序列多项式微分可得:仅考虑中心时刻,此时δ=0,则滤波核函数W中的元素γ=[010…0]T。由此可得:式中c1表示多项式系数的第二项;υ表示掩膜微分算子。由此可知,卫星运动速度观测值实质上仅与多项式系数c1有关,换句话说,卫星运动速度值仅是滤波核函数W第2行各元素与观测值的线性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当多项式阶数N、观测个数M、观测数据采样间隔Δt给定时,此时滤波核函数W为常数阵,使得掩膜微分算子υ各元素亦为常数,因此微分滤波系数仅需计算一次即可,有利于提高计算效率。因此卫星运动速度矢量的各元素表示为对应的矩阵形式表述:式中表示卫星运动速度值;x表示卫星轨道位置矢量;F表示掩膜微分滤波系数:数值微分不可避免地导致高频误差放大,该误差与观测数据频率成正比,因此可以增加采样间隔来提高信噪比。也就是说,在上述计算过程中顾及微分间隔,通过上述掩膜微分算子计算卫星运动速度矢量的各元素:式中υj表示掩膜微分算子元素;δt表示掩膜微分算子微分间隔;Δt表示观测数据采样间隔;τ表示掩膜微分滤波系数非零元素间隔;表示微分warm-up(预热)数;M表示观测个数。本步骤中,改进的解算策略采用轨道掩膜微分算子计算卫星运动速度:首先是在计算时刻左右两边各选取相同个数的观测值,构成以计算时刻为中心的窗口函数,然后对连续精密轨道进行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得到轨道时间序列的多项式形式,通过线性组合滤波核函数与观测值计算窗口中心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对重力专用卫星的轨道状态信息、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和原始姿态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获得连续精密轨道和非保守力加速度;/n构建以计算时刻为中心的窗口函数,利用掩膜微分算子计算所述窗口函数中心时刻的卫星运动速度,并根据卫星运动速度计算卫星动能,同时根据卫星的位置和地球自转平均速度计算旋转位;/n将所述连续精密轨道结合参考重力场模型计算正常重力位,通过背景模型确定潮汐位,根据所述正常重力位和潮汐位获得保守力位,对所述非保守力加速度通过沿轨积分得到非保守力位;在所述卫星动能中扣除旋转位、保守力位和非保守力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观测方程;针对所述观测方程利用最小二乘准则估算球谐位系数改正值,将所述球谐位系数改正值加上参考重力场模型的位系数确定最终的地球重力场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重力专用卫星的轨道状态信息、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和原始姿态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获得连续精密轨道和非保守力加速度;
构建以计算时刻为中心的窗口函数,利用掩膜微分算子计算所述窗口函数中心时刻的卫星运动速度,并根据卫星运动速度计算卫星动能,同时根据卫星的位置和地球自转平均速度计算旋转位;
将所述连续精密轨道结合参考重力场模型计算正常重力位,通过背景模型确定潮汐位,根据所述正常重力位和潮汐位获得保守力位,对所述非保守力加速度通过沿轨积分得到非保守力位;在所述卫星动能中扣除旋转位、保守力位和非保守力位,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建立观测方程;针对所述观测方程利用最小二乘准则估算球谐位系数改正值,将所述球谐位系数改正值加上参考重力场模型的位系数确定最终的地球重力场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轨道状态信息、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和原始姿态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的具体步骤为:
对所述轨道状态信息进行内插和粗差探测处理,得到所述连续精密轨道;
对所述连续精密轨道进行时空基准转换,将所述连续精密轨道转换至惯性系;
对所述星载加速度计数据和连续精密轨道进行时间同步,同时对所述原始姿态数据进行线性内插,计算惯性系下的非保守力加速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窗口函数中心时刻的卫星运动速度的具体方法为:
在计算时刻左右两边各选取相同个数的观测值,构成以计算时刻为中心的窗口函数,然后对连续精密轨道进行最小二乘多项式拟合,得到轨道时间序列的多项式形式,引入掩膜微分算子后计算窗口函数中心时刻的卫星运动速度;随后移动窗口,计算下一时刻的卫星运动速度,以此类推,计算卫星运动速度的整个数据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轨道掩膜微分算子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掩膜微分算子计算卫星速度的方法为:
重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汤婷刘丽晶卢立果鲁铁定王建强胡伟建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