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866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出风口和扫风组件;扫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出风口内的扫风件,以及驱动扫风件旋转的驱动机构,扫风件上具有呈一周设置的扫风面,扫风面与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间隙,且扫风面的朝向出风口外侧的一端形成压风部,且压风部朝向第一出风间隙所在一侧倾斜,且其倾斜角度连续变化。通过扫风面压风部的角度设置不同和扫风件的简单旋转,即可实现出风结构的左右扫风和上下导风功能,无需额外扫风结构,使得出风结构更加简单,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Air outlet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er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用户对空调的外观及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了,特别是高端产品。通常,空调器机身上会设置有与空调器内部风道出风口相连的出风口,能够保证空调器的出风,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空调器机身的外观完整性,影响外观效果。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空调器为了隐藏出风口,保证空调器的外观完整性,会将出风口设置成可运动形式或者设置其他可运动零件来遮挡出风口,但此种结构同时还要设置额外的导风和扫风机构进行出风口的导风和扫风,因此运动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从而使空调器结构变得更复杂且可靠性降低,同时由于零部件数量多,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能够实现扫风的出风结构存在结构复杂、造价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扫风且结构简单、造价低的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进一步,提供一种外观完整性佳的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出风口;扫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内的扫风件,以及驱动所述扫风件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扫风件上具有呈一周设置的扫风面,所述扫风面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间隙,且所述扫风面的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的一端形成压风部,且所述压风部朝向所述第一出风间隙所在一侧倾斜,且其倾斜角度连续变化。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扫风件的旋转轴垂直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设置。所述扫风件上至少具有一层呈一周设置的导风片,其中所述扫风面由最外层导风片的外壁形成。相邻层的所述导风片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间隙。若干层所述导风片围成花型。所述扫风组件的形状满足:参与形成出风间隙的所述导风片在所述扫风组件的正投影上遮挡该出风间隙。所述出风口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导风壁,所述最外层导风片与所述导风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风间隙。所述导风壁的截面呈弧形。所述导风片为全透明状。所述扫风组件上设有多个向所述导风片投射的射灯。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出风结构。所述出风结构为空调器的上出风结构。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出风口和扫风组件;扫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内的扫风件,以及驱动所述扫风件旋转的驱动机构,所述扫风件上具有呈一周设置的扫风面,所述扫风面与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间隙,且所述扫风面的朝向所述出风口外侧的一端形成压风部,且所述压风部朝向所述第一出风间隙所在一侧倾斜,且其倾斜角度连续变化。通过在出风口内设置扫风组件,驱动机构驱动扫风件旋转运动,由于扫风面压风部朝向第一出风间隙所在一侧倾斜,且倾斜角度连续变化,使得扫风件在旋转运动过程中,扫风面与出风口之间的第一出风间隙大小和倾斜角度均不等,由于风是流体,故有贴壁流动的性质,在沿着扫风面流动时,通过扫风件压风部的倾斜角度不同,风被强制改向不同的角度流动,即能够满足扫风件在旋转过程中实现不同角度的出风,当扫风面的压风部角度向前倾斜设置时,能够使出风向下压,当扫风面的压风部角度向上设置时,能够使出风向上流动,实现上下出风的功能,当扫风面的压风部角度向左较大设置时,能够使出风向左流动,当扫风面的压风部角度向右较大设置时,能够使出风向右流动,实现左右扫风的功能,即仅通过扫风面压风部的角度设置不同和扫风件的简单旋转,即可实现出风结构的左右扫风和上下导风功能,无需额外扫风结构,使得出风结构更加简单,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同时,由于结构简单,也降低了成本。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风结构,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扫风件的旋转轴垂直所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设置。通过将出风口所在的平面倾斜设置,可以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根据需要将出风口向用户的方向倾斜,使得直接对用户出风,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性,通过将扫风件的旋转轴垂直出风口所在的平面设置,使得出风通过第一出风间隙后即可吹向用户,也使得出风结构的整体结构更紧凑。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风结构,相邻层的所述导风片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间隙。通过设置相邻层的导风片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间隙,既能够保证最外层的导风片外壁的扫风面的左右扫风和上下导风功能,又使得出风可以同时从第二出风间隙出风,保证了出风量。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风结构,若干层所述导风片围成花型。通过将若干层导风片围成花型,在保证出风的情况下,又采用花型装饰出风结构,使得出风结构的外观更加美观,出风结构形式更新颖,更吸引用户。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风结构,所述扫风组件的形状满足:参与形成出风间隙的所述导风片在所述扫风组件的正投影上遮挡该出风间隙。通过将扫风组件的形状设置为满足参与形成出风间隙的导风片在扫风组件的正投影上遮挡该出风间隙,使得出风结构从外侧观看时,仅能看到扫风组件,而不能看到内部的出风口,实现了出风结构的隐藏风口设置,保证了出风结构的外观完整性。6.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风结构,所述出风口的内壁上设有一圈导风壁,所述最外层导风片与所述导风壁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出风间隙。通过设置导风壁,使得最外层导风片与导风壁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间隙,使得出风沿着第一出风间隙流动,规范了出风的流动路径,防止出风混乱,保证了出风效果。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风结构,所述扫风组件上设有多个向所述导风片投射的射灯。通过在扫风组件上设置多个向导风片投射的射灯,使得用户可以根基实际需求打开射灯,增加出风结构的炫酷效果,给用户更多的体验效果,提升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出风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出风结构向下导风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出风结构向下导风的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出风口;2-扫风件;3-驱动机构;4-第一出风间隙;5-压风部;6-导风片;7-第二出风间隙;8-导风壁;9-射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出风结构,包括:出风口1和扫风组件。本实施例中的扫风组件包括设置在出风口1内的扫风件2,以及驱动扫风件2旋转的驱动机构3,扫风件2上具有呈一周设置的扫风面,扫风面与出风口1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间隙4,且扫风面的朝向出风口1外侧的一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出风口(1);/n扫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内的扫风件(2),以及驱动所述扫风件(2)旋转的驱动机构(3),所述扫风件(2)上具有呈一周设置的扫风面,所述扫风面与所述出风口(1)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间隙(4),且所述扫风面的朝向所述出风口(1)外侧的一端形成压风部(5),且所述压风部(5)朝向所述第一出风间隙(4)所在一侧倾斜,且其倾斜角度连续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出风口(1);
扫风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内的扫风件(2),以及驱动所述扫风件(2)旋转的驱动机构(3),所述扫风件(2)上具有呈一周设置的扫风面,所述扫风面与所述出风口(1)之间形成第一出风间隙(4),且所述扫风面的朝向所述出风口(1)外侧的一端形成压风部(5),且所述压风部(5)朝向所述第一出风间隙(4)所在一侧倾斜,且其倾斜角度连续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1)所在的平面倾斜设置,所述扫风件(2)的旋转轴垂直所述出风口(1)所在的平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扫风件(2)上至少具有一层呈一周设置的导风片(6),其中所述扫风面由最外层导风片(6)的外壁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相邻层的所述导风片(6)之间形成第二出风间隙(7)。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明养欧峥赵毓斌李佳鹏罗胜王振勇陈珠秀陈荣华程春雨邹云辉杨登明王千千王高敏钱强孙小洪杨春霞郑海文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