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可伸缩护脚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7402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可伸缩护脚板,护脚板包括:固定板,平行于电梯移动方向延伸、并固定在轿厢朝向电梯门一侧的底部;至少两块活动板,各活动板均与固定板相平行,各活动板之间分别经第二伸缩装置依次相串连,相邻活动板之间可在第二伸缩装置的带动下产生相交错的上下滑动;相串连连接的各活动板中最上游端的第一活动板经第一伸缩装置与固定板、或电梯轿厢相连接,在第一伸缩装置的带动下可带动第一活动板产生上下滑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护脚板设置成可伸缩滑动的结构,令护脚板可以根据电梯运行的实际情况进行伸缩,避免人员坠跌电梯井道,并且降低了电梯对井道底坑深度的要求。

A retractable foot guard for eleva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可伸缩护脚板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可伸缩护脚板。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电梯轿厢门护脚板装置一般是将护脚板固定在轿厢地坎的底部,且都为固定不动式安装,其平面垂直长度一般不大于1米。当发生电梯不平层中途停梯故障时,电梯轿厢卡停较楼层靠近上端部分、当电梯厅门打开时,靠现有常规轿厢护脚板有时会无法有效的挡住电梯下方裸露的门洞部分,产生的倒吸气流很容易把靠近进道口边,救援人员或被救援人员吸引坠入井道坑内造成伤亡事故;如果只是靠固定变长轿厢护脚板,井道地坑深度就要向下深挖增大,会产生很大浪费。而市场上更需要的是能否使井道深度再更加节约合理化。而当井道底坑的深度小于一定尺寸时,这种传统式护脚板在电梯轿厢运行到底层或轿厢完全压在轿厢缓冲器上时会触及井道底坑地面造成护脚板的损坏或变形,影响电梯正常运行甚至产生某些严重的安全隐患,因而标准井道底坑深度已经无法满足,同样也不能满足市场上对浅井道底坑的安全需要。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可伸缩护脚板,其特征在于,护脚板包括:/n固定板,平行于电梯移动方向延伸、并固定在轿厢朝向电梯门一侧的底部;/n至少两块活动板,各活动板均与固定板相平行,各活动板之间分别经第二伸缩装置依次相串连,相邻活动板之间可在第二伸缩装置的带动下产生相交错的上下滑动;/n相串连连接的各活动板中最上游端的第一活动板经第一伸缩装置与固定板、或电梯轿厢相连接,在第一伸缩装置的带动下可带动第一活动板产生上下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可伸缩护脚板,其特征在于,护脚板包括:
固定板,平行于电梯移动方向延伸、并固定在轿厢朝向电梯门一侧的底部;
至少两块活动板,各活动板均与固定板相平行,各活动板之间分别经第二伸缩装置依次相串连,相邻活动板之间可在第二伸缩装置的带动下产生相交错的上下滑动;
相串连连接的各活动板中最上游端的第一活动板经第一伸缩装置与固定板、或电梯轿厢相连接,在第一伸缩装置的带动下可带动第一活动板产生上下滑动。


2.根据权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可伸缩护脚板,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装置为弹簧,其两端分别与第一活动板和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装置沿平行于电梯移动的方向延伸;固定板上沿平行于电梯移动方向至少设置有一条第一滑槽,第一活动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伸入第一滑槽的第一滑动装置,第一滑动装置在第一伸缩装置的带动下沿第一滑槽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可伸缩护脚板,其特征在于:第二伸缩装置为与电梯控制系统相连的可伸缩推拉杆,其两端分别与两块相邻的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装置沿平行于电梯移动的方向延伸;活动板上沿电梯移动的方向至少设置有一条第二滑槽,各活动板靠近其相邻活动板设置有第二滑槽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对应伸入第二滑槽中的第二滑动装置,第二滑动装置在第二伸缩装置的带动下沿第二滑槽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可伸缩护脚板,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动板的中部设置有一沿垂直于电梯移动方向延伸的条形挡板,第一伸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条形挡板的上侧和固定板相连;第二伸缩装置的两端分别与条形挡板的下侧和第一活动板下侧的第二活动板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可伸缩护脚板,其特征在于:条形挡板的两端分别伸出活动板平行于电梯移动方向的两侧;电梯底坑的井道壁靠近护脚板的一侧、设置有与电梯控制系统相连的电磁伸缩装置,电磁伸缩装置包括反挡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铃木综合开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