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系统及工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热利用和风能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系统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北部,人迹罕至,风景迤逦,境内大小湖泊星罗棋布,密集程度可达到约每平方公里360个;其间,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自北而南,由昆仑山口穿越可可西里腹地,是西藏地区联系内地的重要纽带。由于青藏高原的超高海拔,其间多年冻土大量分布;又由于青藏高原的中低纬度,其多年冻土存在地温高、厚度薄的特点;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融湖塘的出现和分布,在青藏高原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广泛;尤其是在可可西里腹地,昆仑山口以东的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湖、盐湖及楚玛尔河流域,热融湖塘非常普遍。例如:2011年卓乃湖溃决,自东向西与下游库赛湖、海丁诺尔湖及盐湖连成一体,湖水外溢的过程中,沿途的大小热融湖塘充当了“接力据点”的角色,并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迄今为止,盐湖已由2010年的48.1平方公里发展为2018年的196.8平方公里,发展速度迅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球体(1)、第二球体(2)、第三球体(3)、拉伸弹簧(4)、摆杆(5)、摆球(6)和连接弹簧(7);所述第一球体(1)将第二球体(2)包裹于内,所述第二球体(2)将第三球体(3)包裹于内,所述第一球体(1)、第二球体(2)、第三球体(3)构成一个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球体结构;所述拉伸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球体(1)外层连接,所述拉伸弹簧(4)的另一端与摆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摆球(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体(1)外层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弹簧(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球体(1)、第二球体(2)、第三球体(3)、拉伸弹簧(4)、摆杆(5)、摆球(6)和连接弹簧(7);所述第一球体(1)将第二球体(2)包裹于内,所述第二球体(2)将第三球体(3)包裹于内,所述第一球体(1)、第二球体(2)、第三球体(3)构成一个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球体结构;所述拉伸弹簧(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球体(1)外层连接,所述拉伸弹簧(4)的另一端与摆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摆杆(5)的另一端与所述摆球(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球体(1)外层固定连接有若干连接弹簧(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体(1)具有漂浮功能,材质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力学特性和环境特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体(2)材质为形状记忆合金,结构为微格金属,构成第二球体(2)的形状记忆合金在高温相奥氏体和低温相马氏体之间发生相互相变时具有大惯性,即高温相奥氏体和低温相马氏体两相相互相变的速度慢;所述第二球体(2)的高温相变记忆温度为小于漂浮装置所在区域近10年间晴朗天气下的日最低温度,第二球体(2)应保证身处于热融湖塘所处区域近10年间出现的最低气温与最高气温所构成的温度区间内,在其反复膨胀收缩的过程中,第一球体(1)始终处于膨胀状态,有收缩趋势,且不被湖水完全淹没,所述第三球体(3)则始终处于收缩状态,有膨胀趋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球体(3)的材质为具有良好弹性性能的气凝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弹簧(4)的自由长度小于所述第一球体(1)自然状态时的半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5)为可调节长度的伸缩杆结构,内部中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球(6)为实心球,摆球(6)与摆杆(5)共同作为拉伸弹簧(4)的负荷,使得拉伸弹簧(4)为非密圈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太阳能风能高原冻土热融湖塘漂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弹簧(7)的材质为形状记忆合金,构成连接弹簧(7)的形状记忆合金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森,陈海元,许广威,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