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701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18: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电延时线路、KL15检测线路、电子开关管、辅助供电模块、MCU,下电延时线路的输入端口连接MCU的一个第一端口,输出端口连接电子开关管的驱动脚,电子开关管连接在辅助供电模块和燃料电池之间,KL15检测线路连接MCU的一个第三端口,辅助供电模块输出电压给MCU的一个第二端口,MCU的一个第四端口连接车载DC‑DC电源系统的功率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车载电源下电延时线路,通过MCU检测KL15的电压,经过延时后关断开关管,降低了KL15断电后电池和电源系统的损耗,可靠性高,线路简单,也为高功率密度车载电源节省了空间。

A delay line for vehicle DC-DC power supp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电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动汽车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接受的同时人们更为关注电动汽车的安全和特性问题,应用于车载系统的DC-DC开关电源系统正接受着严格的考验。通常DC-DC开关电源系统的辅助供电模块直接或者通过滤波线路与燃料电池连接,当汽车熄火后或者说是KL15下电后,燃料电池上的电压就会加到辅助供电模块上,从而辅助供电模块产生待机损耗,燃料电池的电能也会被逐渐消耗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通过MCU检测KL15的电压,经过延时后关断开关管,降低了KL15断电后电池和电源系统的损耗,可靠性高,线路简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下电延时线路、一个KL15检测线路、一个电子开关管、一个辅助供电模块、一个MCU,所述下电延时线路的输入端口连接MCU的一个第一端口,输出端口连接电子开关管的驱动脚,电子开关管连接在辅助供电模块和燃料电池之间,KL15检测线路连接MCU的一个第三端口,辅助供电模块输出电压给MCU的一个第二端口,MCU的一个第四端口连接DC-DC车载电源系统的功率板。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开关管是PMOS管,其漏极连接辅助供电模块,源极连接燃料电池,其栅极连接下电延时线路。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上述下电延时线路包含一个第一电阻、一个第二电阻、一个第一二极管、一个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MCU的第一端口,阴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电子开关管的栅极。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上述KL15检测线路包含一个第二二极管、一个第三二极管、一个第二NPN型三极管、一个第三电阻、一个第四电阻、一个第五电阻,第二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MCU的第三端口和第五电阻的一端,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第四电阻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一起连接KL15信号,第三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第五电阻的另外一端与一个稳定的电压源VDDS连接。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上述辅助供电模块是一个独立的DC-DC开关电源模块,PIN针直插式,装在DC-DC车载电源模块的系统板上,用于高电压转换成低电压后供电。优选地,上述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稳定的电压源VDDS是由DC-DC车载电源内部线路降压后得到的一个稳定的低压用来给电源系统的内部线路的多个芯片供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车载电源下电延时线路,通过MCU检测KL15的电压,经过延时后关断开关管,降低了KL15断电后电池和电源系统的损耗,可靠性高,线路简单,也为高功率密度车载电源节省了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线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包括一个下电延时线路10、一个KL15检测线路20、一个电子开关管Q1、一个辅助供电模块、一个MCU,下电延时线路10的输入端口连接MCU的第一端口1,输出端口连接Q1的驱动脚,Q1连接在辅助供电模块和燃料电池之间,KL15检测线路连接MCU的第三端口3,辅助供电模块输出电压给MCU的第二端口2,MCU的第四端口4连接DC-DC车载电源系统的功率板。电子开关管Q1是PMOS管,其漏极连接辅助供电模块,源极连接燃料电池,其栅极连接下电延时线路。线路10包含一个第一电阻R1、一个第二电阻R2、一个第一二极管CR1、一个第一NPN型三极管Q2,CR1的阳极连接MCU的端口1,CR1阴极通过R2连接Q2的基极,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R1连接Q1的栅极。KL15检测线路包含一个第二二极管CR2、一个第三二极管CR3、一个第二NPN型三极管Q3、一个第三电阻R3、一个第四电阻R4、一个第五电阻R5,Q3的集电极连接MCU的端口3和R5的一端,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R4连接CR2的阴极,CR2和CR3的阳极一起连接KL15信号,CR3的阴极通过R3连接Q2的基极,R5的另外一端与一个稳定的电压源VDDS连接。辅助供电模块是一个独立的DC-DC开关电源模块,PIN针直插式,装在DC-DC车载电源模块的系统板上,用于高电压转换成低电压后供电。稳定的电压源VDDS是由DC-DC车载电源内部线路降压后得到的一个稳定的低压用来给电源系统的内部线路的多个芯片供电。当电动汽车打火启动时,KL15有信号通过CR3和R3到Q2的基极,Q2开通,Q1的栅极电压被拉低,由于Q1是P型MOS管,Q1开通,燃料电池上的电压通过Q1到辅助供电模块上,辅助供电模块开始工作,供电给MCU,MCU输出信号给DC-DC车载电源系统的功率板,同时也输出OFF_DELAY信号,维持Q2、Q1开通,DC-DC车载电源系统工作;当电动汽车熄火KL15下电时,MCU通过检测到的KL15_SEN做判断后关掉功率板等相关线路,倒计时50秒后再撤掉OFF_DELAY信号,这样Q2关断,Q1关断,燃料电池与辅助供电模块的通路被断开,这样电动汽车熄火后燃料电池的电就不会在辅助供电模块上损耗掉。虽然以上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线路,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线路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下电延时线路、一个KL15检测线路、一个电子开关管、一个辅助供电模块、一个MCU,所述下电延时线路的输入端口连接MCU的一个第一端口,输出端口连接电子开关管的驱动脚,电子开关管连接在辅助供电模块和燃料电池之间,KL15检测线路连接MCU的一个第三端口,辅助供电模块输出电压给MCU的一个第二端口,MCU的一个第四端口连接车载DC-DC电源系统的功率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下电延时线路、一个KL15检测线路、一个电子开关管、一个辅助供电模块、一个MCU,所述下电延时线路的输入端口连接MCU的一个第一端口,输出端口连接电子开关管的驱动脚,电子开关管连接在辅助供电模块和燃料电池之间,KL15检测线路连接MCU的一个第三端口,辅助供电模块输出电压给MCU的一个第二端口,MCU的一个第四端口连接车载DC-DC电源系统的功率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上述电子开关管是PMOS管,其漏极连接辅助供电模块,其源极连燃料电池,其栅极连接下电延时线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DC-DC电源下电延时线路,其特征在于,上述下电延时线路包含一个第一电阻、一个第二电阻、一个第一二极管、一个第一NPN型三极管,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MCU的第一端口,阴极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NPN型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第一电阻连接电子开关管的栅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向军习美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兆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