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525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板,转接板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插入槽,若干个所述插入槽顶端的左端均设有推杆,所述转接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顶端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通过设置防尘板,减小了灰尘对整个装置的影响,尤其是在长时间使用后,更是减小了灰尘对转接板的影响,从而延长了转接板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卡合杆和卡合块,使得防尘板在能够防尘的情况下又不会影响对电路板的更换,通过设置冷却水管,能够对转接板进行冷却,减小了转接板因为温度过高对电路板产生影响甚至使得电路板损坏的可能。

Circuit board intelligent switc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
,具体为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
技术介绍
电路板的名称有:陶瓷电路板,氧化铝陶瓷电路板,氮化铝陶瓷电路板,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因为电压的不同或种类的不同需要对电路板进行转接。现有的电路板转接装置在使用时只能进行一对一的转接,这样转接效率极低,并且会增大操作者的工作负担,而且现有的电路板转接装置在使用时,电路板插入后极其不容易将电路板拔出来,并且强行拔出的话可能对电路板造成损坏甚至使得电路板断裂,因此,我们提出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具备转接效率高,便于将电路板取出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转接装置转接效率低,不便将电路板从转接装置中取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板,转接板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插入槽,若干个所述插入槽顶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4)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插入槽(3),若干个所述插入槽(3)顶端的左端均设有推杆(5),所述转接板(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1),所述固定盒(1)顶端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尘板(2),所述防尘板(2)左端的底端开设有卡合凹槽(9),所述卡合凹槽(9)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合块(11),所述固定盒(1)顶端的左端开设有固定凹槽(8),所述固定凹槽(8)内壁底端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卡合杆(10),所述卡合杆(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包括转接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板(4)的顶端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插入槽(3),若干个所述插入槽(3)顶端的左端均设有推杆(5),所述转接板(4)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盒(1),所述固定盒(1)顶端的右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尘板(2),所述防尘板(2)左端的底端开设有卡合凹槽(9),所述卡合凹槽(9)内壁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合块(11),所述固定盒(1)顶端的左端开设有固定凹槽(8),所述固定凹槽(8)内壁底端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卡合杆(10),所述卡合杆(10)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两所述卡合杆(10)的凹槽与卡合块(11)相卡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1)左侧的下端设有进水管(20),所述固定盒(1)右侧的下端设有出水管(21),所述固定盒(1)内部的中央固定连接有冷却水管(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23)的右端与出水管(21)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水管(23)的左端与进水管(20)的右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板智能转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操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华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