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巴妍明专利>正文

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5083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包括设置在所述房顶上的拼接模块,所述拼接模块包括容纳体和连接机构,所述容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体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容纳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容纳槽内从上而下设置有植被层、基质层、石质层、过滤层、蓄排水层和防水层,所述容纳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容纳体之间的连通处位于所述蓄排水层处,到方便对绿色房顶进行施工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
本技术属于海绵城市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现有的一种改进绿色屋顶,该屋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遮阳系统、植被层、基质层、石质层、过滤层、蓄排水层和防水层。但是,在建造该绿色房顶的时候直接将材料铺设在屋顶上,施工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建造该绿色房顶的时候直接将材料铺设在屋顶上,施工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包括设置在所述房顶上的拼接模块,所述拼接模块包括容纳体和连接机构,所述容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体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容纳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容纳槽内从上而下设置有植被层、基质层、石质层、过滤层、蓄排水层和防水层,所述容纳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容纳体之间的连通处位于所述蓄排水层处。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水管、水泵、进水管以及蓄水池,所述基质层上设有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蓄水池。进一步地,还包括毛细管,所述通孔连接有所述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基质层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连通管,所述容纳体上的所述蓄排水层处的侧壁均设有排水孔,相邻的所述容纳体的所述排水孔之间连接有所述连通管。进一步地,还包括收集管和收集池,多个所述容纳体排列形成方形模块,位于外围的所述容纳体上的所述蓄排水层处的侧壁设有收集孔,所述收集孔连接有所述收集管,所述收集管连接于所述收集池。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机构设为U型板,所述U型板的相对的侧板具有弹性,所述U型板用于卡接在相邻的所述容纳体的侧壁上,当所述U型板卡接在相邻的所述容纳体的侧壁上时,所述U型板的一侧板位于一所述容纳体的所述容纳槽内,所述U型板的另一侧板位于另一所述容纳体的所述容纳槽内。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防脱条和第二防脱条,所述U型板的凹槽部内固定有所述第一防脱条,所述容纳槽的侧壁固定有所述第二防脱条,当所述U型板卡接在相邻的所述容纳体的侧壁上时,所述第二防脱条位于所述第一防脱条的下方且位于所述U型板的凹槽部内。进一步地,还包括防水条,所述防水条同时固定在相邻的所述容纳体上,所述防水条位于所述容纳槽的槽口的周缘。进一步地,所述防水条上设有弧形面,所述弧形面用于将雨水引导到所述容纳槽内。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对绿色房顶进行施工时,先将容纳体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然后通过连接机构将容纳体连接在一起,进而多个容纳体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当雨水分别经过植被层、基质层、石质层、过滤层、蓄排水层之后,蓄排水层中的水能够在不同的容纳体之间流动,使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该绿色房顶的施工通过容纳体组合在一起,施工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的容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1、容纳体;111、容纳槽;12、连接机构;121、第一防脱条;122、第二防脱条;21、植被层;22、基质层;23、石质层;24、过滤层;25、蓄排水层;26、防水层;3、排水管;31、通孔;4、水泵;41、进水管;5、蓄水池;6、毛细管;7、排水孔;71、连通管;8、收集孔;81、收集管;82、收集池;9、防水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进行说明。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包括设置在房顶上的拼接模块,拼接模块包括容纳体11和连接机构12,容纳体11上设有容纳槽111,容纳体11设置有若干个,容纳体11之间通过连接机构12连接,容纳槽111内从上而下设置有植被层21、基质层22、石质层23、过滤层24、蓄排水层25和防水层26,容纳体11之间相互连通,容纳体11之间的连通处位于蓄排水层25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对绿色房顶进行施工时,先将容纳体11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然后通过连接机构12将容纳体11连接在一起,进而多个容纳体11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当雨水分别经过植被层21、基质层22、石质层23、过滤层24、蓄排水层25之后,蓄排水层25中的水能够在不同的容纳体11之间流动,使雨水得到充分的利用。该绿色房顶的施工通过容纳体11组合在一起,施工方便。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排水管3、水泵4、进水管41以及蓄水池,基质层22上设有排水管3,排水管3上设有通孔31,通孔31与排水管3的内部连通,排水管3连接于水泵4,水泵4连接进水管41,进水管41连接于蓄水池5。当该绿色房顶需要对种植在植被层21上的植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房顶上的拼接模块,所述拼接模块包括容纳体和连接机构,所述容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体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容纳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容纳槽内从上而下设置有植被层、基质层、石质层、过滤层、蓄排水层和防水层,所述容纳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容纳体之间的连通处位于所述蓄排水层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所述房顶上的拼接模块,所述拼接模块包括容纳体和连接机构,所述容纳体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体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容纳体之间通过所述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容纳槽内从上而下设置有植被层、基质层、石质层、过滤层、蓄排水层和防水层,所述容纳体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容纳体之间的连通处位于所述蓄排水层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管、水泵、进水管以及蓄水池,所述基质层上设有所述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连通,所述排水管连接于所述水泵,所述水泵连接所述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连接于所述蓄水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毛细管,所述通孔连接有所述毛细管,所述毛细管的出水端位于所述基质层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通管,所述容纳体上的所述蓄排水层处的侧壁均设有排水孔,相邻的所述容纳体的所述排水孔之间连接有所述连通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绿色房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集管和收集池,多个所述容纳体排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巴妍明
申请(专利权)人:巴妍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