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4422 阅读:8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自来水管,自来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总阀、过滤器、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和消毒预留接口,自来水管的底端连接有流量调节器,流量调节器的顶部设有负压表,流量调节器的底端设有恒压供水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流量调节器、负压抑制器与恒压供水器,三者联动使用,避免流量调节器9出现真空,系统设计采取多台水泵并联供水方式,该方式由多台水泵机组构成,根据用水量大小调节运行水泵台数,并在全流量范围内利用变频泵的连续调节和工频泵的分级调节相结合来维持水压恒定,具有节能、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即最大程度保证了市政管网的原有压力。

No negative pressure water supply equipment for pipe networ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
本技术涉及供水设备
,具体为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配水管网是城区自来水管网群中的一部分,在城市自来水管网中,从自来水厂出来的称干管,连接干管和用户的环状管网群称配水管网,目前传统的管网系统当市政管网持续性供水量不足,则会出现市政管网内负压的情况发生,为此,我们提出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自来水管,所述自来水管上设置有进水总阀、过滤器、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和消毒预留接口,所述自来水管的底端连接有流量调节器,所述流量调节器的顶部设有负压表,所述流量调节器的底端设有恒压供水器。优选的,流量调节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高压腔、恒压腔和低压腔,所述罐体的顶部设有负压抑制器。优选的,所述负压抑制器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固定安装在罐体的顶部,所述保护罩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中层隔板,所述保护罩内固定安装有盲板,所述盲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筒架,所述圆筒架的顶部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唇形密封圈,所述圆筒架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导向罩,所述导向罩内设有浮球,所述保护罩的外部右端设有显示屏,所述盲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嵌设有高压腔导流管和低压腔导流管,所述高压腔导流管的顶端位于圆筒架内,所述高压腔导流管上设有常闭电磁阀,所述高压腔导流管的底端位于高压腔内,所述低压腔导流管的顶端位于中层隔板与盲板之间,且低压腔导流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膜,所述盲板的中部嵌设有恒压腔导流管,所述恒压腔导流管与恒压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恒压供水器包括第一横管和第二横管,所述第一横管的侧壁顶部通过水管和罐体的底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横管的侧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连接管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二横管的侧壁上,所述连接管的侧壁上设有水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流量调节器、负压抑制器与恒压供水器,三者联动使用,避免流量调节器9出现真空,系统设计采取多台水泵并联供水方式,该方式由多台水泵机组构成,根据用水量大小调节运行水泵台数,并在全流量范围内利用变频泵的连续调节和工频泵的分级调节相结合来维持水压恒定,具有节能、可靠、维护方便等特点,即最大程度保证了市政管网的原有压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流量调节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负压抑制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恒压供水器示意图。图中:1、自来水管,2、进水总阀,3、过滤器,4、低阻力倒流防止器,5、消毒预留接口,6、负压抑制器,61、保护罩,62、常闭电磁阀,63、中层隔板,64、唇形密封圈,65、导向罩,66、浮球,67、盲板,68、显示屏,69、空气过滤膜,610、低压腔导流管,611、高压腔导流管,612、恒压腔导流管,613圆筒架、7、负压表,8、恒压供水器,81、第一横管,82、连接管,83、水泵,84、第二横管,9、流量调节器,91、罐体,92、高压腔,93、恒压腔,94、低压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包括自来水管1,自来水管1上设置有进水总阀2、过滤器3、低阻力倒流防止器4和消毒预留接口5,自来水管1的底端连接有流量调节器9,自来水管1与流量调节器9的连接处设有进口压力传感器,流量调节器9的顶部设有负压表7,流量调节器9的底端设有恒压供水器8,恒压供水器8上设有出口压力传感器,还包括只能变频控制柜,本技术中提到的电器元件局域控制柜电性连接,比如:电磁阀62、显示屏68。具体而言,流量调节器9包括罐体91,罐体9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高压腔92、恒压腔93和低压腔94,罐体91的顶部设有负压抑制器6。具体而言,负压抑制器6包括保护罩61,保护罩61固定安装在罐体91的顶部,保护罩6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中层隔板63,保护罩61内固定安装有盲板67,盲板6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筒架613,圆筒架613的顶部设有圆孔,圆孔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唇形密封圈64,圆筒架613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导向罩65,导向罩65内设有浮球66,保护罩61的外部右端设有显示屏68,盲板67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嵌设有高压腔导流管611和低压腔导流管610,高压腔导流管611的顶端位于圆筒架613内,高压腔导流管611上设有常闭电磁阀62,高压腔导流管611的底端位于高压腔92内,低压腔导流管610的顶端位于中层隔板63与盲板67之间,且低压腔导流管610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空气过滤膜69,盲板67的中部嵌设有恒压腔导流管612,恒压腔导流管612与恒压腔93相连通。具体而言,恒压供水器8包括第一横管81和第二横管84,第一横管81的侧壁顶部通过水管和罐体91的底端相连接,第一横管81的侧壁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管82的一端,连接管8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连接管82的另一端均固定安装在第二横管84的侧壁上,连接管82的侧壁上设有水泵83。负压抑制器6安装在流量调节器9的顶部,主要用于保护市政管网避免产生真空,它主要由A、B、C、三个腔组成,在流量调节器9水位低时,浮球66(材质:06Cr19Ni10)未与唇型密封圈64接触的状态下,当流量调节器9的进水流量大于用水流量时,水位逐渐上升,液面上的气体经过恒压腔导流管612、唇型密封圈64、气体进入C腔、空气过滤膜69(材质:聚砜),再经过低压腔导流管610进入低压腔94。当水位上升到一定高度时,浮球66升起与唇型密封圈64接触,在浮力(仅0.03MPa)的作用下形成可靠密封。随着流量调节器9内水位上升,水泵83开始叠压节能运行,高压腔92通过水泵83出水口储存能量,高压腔92达到出口压力。当进水量小于出水量时,进水压力下降时,低压腔94内的水通过低压腔导流管610、空气过滤膜69(材质:聚砜)进入C腔,再经过唇型密封圈64及恒压腔导流管612进入B腔进行短暂调节。通过进口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进口压力下降至市政最低服务压力上限时,高压腔92的水通过高压腔导流管611、常闭电磁阀62(通过控制柜控制打开)进入B腔,进行短暂调节,通过进口压力传感器检测到进口压力下降至市政最低服务压力下限时,常闭电磁阀62关闭(通过控制柜控制)。当恒压腔93内水位下降时,浮球66落下,气体经过低压腔导流管610、空气过滤膜69及唇型密封圈64进入B腔,再经过恒压腔导流管612进入流量调节器9,向流量调节器9内补充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来水管(1),所述自来水管(1)上设置有进水总阀(2)、过滤器(3)、低阻力倒流防止器(4)和消毒预留接口(5),所述自来水管(1)的底端连接有流量调节器(9),所述流量调节器(9)的顶部设有负压表(7),所述流量调节器(9)的底端设有恒压供水器(8)。/n

【技术特征摘要】
1.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自来水管(1),所述自来水管(1)上设置有进水总阀(2)、过滤器(3)、低阻力倒流防止器(4)和消毒预留接口(5),所述自来水管(1)的底端连接有流量调节器(9),所述流量调节器(9)的顶部设有负压表(7),所述流量调节器(9)的底端设有恒压供水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器(9)包括罐体(91),所述罐体(91)的内部从左至右依次设有高压腔(92)、恒压腔(93)和低压腔(94),所述罐体(91)的顶部设有负压抑制器(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网无负压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抑制器(6)包括保护罩(61),所述保护罩(61)固定安装在罐体(91)的顶部,所述保护罩(61)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中层隔板(63),所述保护罩(61)内固定安装有盲板(67),所述盲板(6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圆筒架(613),所述圆筒架(613)的顶部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唇形密封圈(64),所述圆筒架(613)的内腔顶壁固定安装有导向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天波宋国庆白琳琳聂东生房白蕾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霖供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