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充电盒及其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84378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充电盒及其控制系统,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外壳、内壳和传动组件;所述外壳内部开设外壳腔体,所述内壳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腔体内;所述内壳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内壳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容纳并供耳机充电的充电腔体,可将左右耳机放置于两组内壳充电腔体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件和驱动件,两组所述内壳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安装于所述外壳腔体内,所述驱动件用于将两组所述内壳翻转开启或翻转闭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动组件的带动来将内壳翻转开启或翻转闭合收纳于外壳腔体,实现耳机充电盒的开启和关闭,操作简便且智能化程度高。

Headset charging box and its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耳机充电盒及其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充电盒
,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充电盒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随机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的功能越来越多,大众对移动终端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大众可通过移动终端来浏览新闻、获取咨询、购物付款、观看视频、收听音乐等。当前对于观看视频、收听音乐、接听电话等此类声音传导的功能,越来越趋向于通过蓝牙耳机来实现。因蓝牙耳机可有效地供使用者实现声音的收听,并可避免使用时受到电磁波的干扰以及线路缠绕的问题,而广泛为大众所接受。为了确保蓝牙耳机的正常使用,需要通过耳机充电盒对其进行充电。目前耳机充电盒通常都是由下盖和上翻盖构成的盒体结构,依靠手动去开启和关闭,操作繁琐且不够智能化;且容易在误操作的情况下开启上翻盖,导致耳机丢失,影响用户体验。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及其控制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耳机充电盒的开启和关闭操作繁琐、不够智能化,且容易误操作开启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外壳、内壳和传动组件;所述外壳内部开设外壳腔体,所述内壳通过所述转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腔体内;所述内壳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内壳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容纳并供耳机充电的充电腔体,可将左右耳机放置于两组内壳充电腔体内;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件和驱动件,两组所述内壳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安装于所述外壳腔体内,所述驱动件用于将两组所述内壳翻转开启或翻转闭合。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转轴,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连接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两组所述内壳翻转开启或翻转闭合。可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马达,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可选地,所述外壳腔体内设置有外壳电路板,两组所述内壳内均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电性连接的内壳电路板,所述转轴为导电件,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分别连接所述转轴和所述外壳电路板的导电柱。可选地,所述外壳电路板和所述马达电性连接,以驱动所述马达启动。可选地,所述外壳外表面设置触发按键,所述触发按键和所述外壳电路板电性连接,控制所述内壳翻转开启。可选地,所述转轴设置有向所述内壳电路板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壳电路板电性连接。可选地,所述内壳电路板上设置有检测开关,以检测耳机插入所述充电腔体的电磁信号,控制所述内壳翻转闭合。可选地,两组所述内壳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均设置为凸台结构,两组所述内壳翻转闭合收纳于所述外壳腔体时,所述外壳腔体的开口呈闭合状态。进一步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耳机充电盒的控制系统,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传动组件,以及通过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并驱动的外壳和两组内壳;所述耳机充电盒的控制系统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耳机充电盒的控制程序,所述耳机充电盒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两组内壳翻转开启或翻转闭合。本实施例的耳机充电盒,包括外壳、内壳和传动组件,外壳内部开设有外壳腔体,内壳通过传动组件安装于外壳腔体内;内壳设有两组,两组内壳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容纳并供耳机充电的充电腔体,可将左右耳机放置于两组内壳充电腔体内进行充电;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件和驱动件,两组内壳通过连接件相对安装于外壳腔体内,且通过驱动件的驱动翻转开启或翻转闭合收纳于外壳腔体。以此通过传动组件的带动来将内壳翻转开启或翻转闭合收纳于外壳腔体,实现耳机充电盒的开启和关闭,避免手动操作上翻盖的开启和关闭,以及由手动操作而引起的误操作,操作简便且智能化程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耳机充电盒内壳从外壳中翻转开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耳机充电盒内壳收纳于外壳腔体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耳机充电盒外壳的剖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耳机充电盒内壳与传动组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耳机充电盒内壳收纳于外壳腔体中的第一剖面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耳机充电盒内壳收纳于内壳腔体中的第二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耳机充电盒在耳机容纳于充电腔体的剖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内壳30传动组件11充电腔体31转轴12内壳电路板312连接部121检测开关32驱动部13凸台结构321第一齿轮20外壳322第二齿轮21外壳腔体323马达22外壳电路板40耳机23触发按键41磁性部50导电柱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外壳、内壳和传动组件;/n所述外壳内部开设外壳腔体,所述内壳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腔体内;/n所述内壳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内壳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容纳并供耳机充电的充电腔体,可将左右耳机放置于两组内壳充电腔体内;/n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件和驱动件,两组所述内壳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安装于所述外壳腔体内,所述驱动件用于将两组所述内壳翻转开启或翻转闭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外壳、内壳和传动组件;
所述外壳内部开设外壳腔体,所述内壳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腔体内;
所述内壳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内壳内部均设置有用于容纳并供耳机充电的充电腔体,可将左右耳机放置于两组内壳充电腔体内;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连接件和驱动件,两组所述内壳通过所述连接件相对安装于所述外壳腔体内,所述驱动件用于将两组所述内壳翻转开启或翻转闭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转轴,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连接并驱动所述转轴转动,以带动两组所述内壳翻转开启或翻转闭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马达,所述第一齿轮的轴向一端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连接,所述马达与所述第二齿轮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充电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腔体内设置有外壳电路板,两组所述内壳内均设置有与所述转轴电性连接的内壳电路板,所述转轴为导电件,所述耳机充电盒包括分别连接所述转轴和所述外壳电路板的导电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