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433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安装在发声单元下方,包括:导音空腔、导音管、导气管和阻尼器;其中,所述导音空腔设置于所述发声单元的底部,所述导音管和所述导气管均连接在所述导音空腔上并与所述导音空腔相通,所述导气管不与所述导音空腔相连的一端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为管状结构,所述阻尼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导气管上,另一端上设有阻尼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根据声学原理,出气较少时低频较多,出气较多时低频较少,通过在导气管上更换不同的阻尼滤网来实现对空气的调节,从而进一步实现对低频的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该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A passive compensation structure of earphone air low frequ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
本技术涉及音频播放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
技术介绍
在耳机的生产研发环节,通常需要调节耳机在各个频响的声压表现,由于声学原理指出,冲击声压越大,低频的量能越强,声音越澎湃,但也容易覆盖中频的细节表现力,因此低频不是越多越好,适中的低频需要通过控制发声端的出气量进行适当调节,而目前针对耳机腔体设计的发声结构,无法有针对性量化调节发声单元的20-800hz中低频部分,只能凭借一定的经验试错和基于一定的空气原理知识粗犷式调节,无法做到细致的量化。因此,如何研制出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安装在发声单元下方,包括:导音空腔、导音管、导气管和阻尼器;其中,所述导音空腔设置于所述发声单元的底部,所述导音管和所述导气管均连接在所述导音空腔上并与所述导音空腔相通,所述导气管不与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安装在发声单元(5)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音空腔(1)、导音管(2)、导气管(3)和阻尼器(6);/n其中,所述导音空腔(1)设置于所述发声单元(5)的底部,所述导音管(2)和所述导气管(3)均连接在所述导音空腔(1)上并与所述导音空腔(1)相通,所述导气管(3)不与所述导音空腔(1)相连的一端安装有阻尼器(6);/n所述阻尼器(6)为管状结构,所述阻尼器(6)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导气管(3)上,另一端上设有阻尼滤网(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安装在发声单元(5)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导音空腔(1)、导音管(2)、导气管(3)和阻尼器(6);
其中,所述导音空腔(1)设置于所述发声单元(5)的底部,所述导音管(2)和所述导气管(3)均连接在所述导音空腔(1)上并与所述导音空腔(1)相通,所述导气管(3)不与所述导音空腔(1)相连的一端安装有阻尼器(6);
所述阻尼器(6)为管状结构,所述阻尼器(6)的一端安装在所述导气管(3)上,另一端上设有阻尼滤网(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音管(2)设置在所述导音空腔(1)的底部,所述导气管(3)设置在所述导音空腔(1)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耳机空气低频被动补偿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昌龙仇梁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艺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