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406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包括泄洪段和挑坎,泄洪段右端固定连接挑坎左端,泄洪段上表面和挑坎上表面开设弧形面,弧形面上开设多个将泄洪段上的水流引入的入口段、多个引导水流碰撞的碰撞段和多个将碰撞段上的水流引出的出口段,多个入口段位于碰撞段左侧,多个入口段右端连通碰撞段左端,多个出口段左端连通碰撞段右端,多个入口段和多个出口段以碰撞段为圆心呈环状分布。利用水体的相互碰撞,增加水流内部的紊动扩散和摩擦,促使水体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降低水体动能,消耗水体机械能。

Auxiliary energy dissipation block based on flip bu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属于水力学大坝消能

技术介绍
随着高水头水电资源的开发趋于饱和,中低水头水利枢纽的开发成为了新的水利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中低水头水利枢纽的泄水建筑物具有水头低、流速大、水深较深的特点,容易出现水流单宽流量大、弗劳德数低的问题,致使闸下消能设施的消能率普遍较低,泄洪过程中的消能与防冲问题更加突出。设置泄水消能结构,旨在利用工程设施,防止或减轻水流对水工建筑物及其下游河床的冲刷破坏,其原理主要是消耗、分散水流的能量,促进水流的动能最终转变成热量而耗损水体机械能,或使水流的动能分散以减弱对河床的破坏。目前广泛使用的低水头消能方式有挑流消能、底流消能和设置辅助消能工。挑流消能具有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节省工程费用和对尾水变幅适应性强等优点,缺点是下游局部冲刷问题严重,尾水波动及雾化范围大。在低水头水利枢纽中,挑流消能的消能率偏低。将底流消能与辅助消能工结合,如在消力池内设置淹没式冲击墩,水流在消力池中发生淹没式水跃,并在通过冲击墩时,可以实现分流、转向、冲击挑流。该方法的消能率较高,但辅助消能工容易产生空蚀空化问题,破坏枢纽结构,需要定期更换。因此,仍有待于对挑流消能、底流消能和设置辅助消能工的综合消能结构进行优化。降低水流对辅助消能工的冲击破坏程度的同时,提高整体消能率,降低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使下泄水流能量快速消耗,减少对下游河床冲刷的挑流坎。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包括泄洪段和挑坎,泄洪段右端固定连接挑坎左端,泄洪段上表面和挑坎上表面开设弧形面,弧形面上开设多个将泄洪段上的水流引入的入口段、多个引导水流碰撞的碰撞段和多个将碰撞段上的水流引出的出口段,多个入口段位于碰撞段左侧,多个入口段右端连通碰撞段左端,多个出口段左端连通碰撞段右端,多个入口段和多个出口段以碰撞段为圆心呈环状分布。优先地,挑坎上的弧形面左端高度低于挑坎上的弧形面右端高度。优先地,每两个入口段、一个碰撞段和每两个出口段相互连通组合形成X形的交叉引流槽道,两个入口段之间的夹角为60°-64°,相邻的入口段和出口段之间夹角为108°-115°,两个出口段之间的夹角为70°-80°。优先地,多个入口段和多个出口段均为开设在弧形面上的引流槽道,引流槽道横截面为倒梯形,引流槽道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60°;碰撞段为开设在弧形面上的圆柱形凹槽。优先地,挑坎的挑角为20°-25°。优先地,出口段的轴线与水平线的角度为50°-55°。优先地,碰撞段的直径为引流槽道宽度的3.0-3.5倍。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1)下泄水流部分进入X形槽道入口段,由槽道引流、分流,改变运动迹线,这部分水流在X形槽道中部的类圆柱体碰撞区发生碰撞。利用水体的相互碰撞,增加水流内部的紊动扩散和摩擦,促使水体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降低水体动能,消耗水体机械能;(2)部分水流由X形槽道出口段引流,改变运动迹线,在出流处形成一定角度的斜射,与相邻X型槽道的斜射水流碰撞,再次利用水体碰撞,消耗水体机械能;(3)下泄水流在挑坎出流后,由于斜射和相互碰撞,使其在空间中占有更大的体积,水流在扩散过程中卷吸更多的空气,提高掺气率,实现水体动能向热能的转换,消耗部分水体机械能;并且分散了水流动能,减弱对河床的破坏;(4)本技术的特点是减少机械设置引起水体紊动的结构,通过改变部分水流迹线,利用水流交错的运动轨迹增强水流的紊动和扩散,从而达到快速消耗水体机械能的目的。在满足泄水要求的基础上,提高消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中挑坎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挑坎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工作时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工作时的剖视图。附图中标记含义,1-泄流段;2-挑坎;3-入口段;4-碰撞段;5-出口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包括泄洪段1和挑坎2,泄洪段1右端固定连接挑坎2左端,泄洪段1上表面和挑坎2上表面开设弧形面,弧形面上开设多个将泄洪段1上的水流引入的入口段3、多个引导水流碰撞的碰撞段4和多个将碰撞段4上的水流引出的出口段5,多个入口段3位于碰撞段4左侧,多个入口段3右端连通碰撞段4左端,多个出口段5左端连通碰撞段4右端,多个入口段3和多个出口段5以碰撞段4为圆心呈环状分布。进一步地,挑坎2上的弧形面左端高度低于挑坎2上的弧形面右端高度。进一步地,每两个入口段3、一个碰撞段4和每两个出口段5相互连通组合形成X形的交叉引流槽道,两个入口段3之间的夹角为60°-64°,相邻的入口段3和出口段5之间夹角为108°-115°,两个出口段5之间的夹角为70°-80°相邻两个交叉引流槽道中的出口段5中的水路相互撞击快速消耗水体机械能。进一步地,多个入口段3和多个出口段5均为开设在弧形面上的引流槽道,引流槽道横截面为倒梯形,引流槽道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5°-60°;碰撞段4为开设在弧形面上的圆柱形凹槽。进一步地,挑坎2的挑角为20°-25°。进一步地,出口段5的轴线与水平线的角度为50°-55°。进一步地,碰撞段4的直径为引流槽道宽度的3.0-3.5倍。水流下泄时,平稳的由泄流段1流经挑坎2,挑坎2上的弧形面逐渐上翘,上翘角度为20-25°,入口段3相对于挑坎2向下开挖,入口段3的下底面与挑坎2的弧形面平行。在挑坎2的中间位置,在入口段3和出口段5的交叉点设置有碰撞段4。碰撞段4直径为入口段3宽度的3.0-3.5倍。出口段5与入口段3通过碰撞段4相连接,出口段5的下底面与挑坎2弧形面平行。如图4所示,X形引流槽道截面为倒梯形。槽道上、下底边沿槽道方向等宽,倒梯形的较长边的宽度为1.2-1.5米。如图5-6所示,泄水流A、泄水流B流经挑坎2、进入入口段3时,分为两股水流,泄水流A、泄水流B分别沿入口段3进入碰撞段4。两股运动迹线斜交的泄水流A、泄水流B在碰撞段4发生水体碰撞,增加水流内部的紊动扩散和摩擦,促使水体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降低水体动能,消耗水体机械能。如图5所示,在碰撞段4发生第一次水体碰撞后,水流B继续向前运动,经出口段5引流、挑流、出流。相邻单元的挑坎2上的水流C,经过出口段5改变运动轨迹,在经过挑坎2出流时,与挑坎2末端断面呈斜向出流。在刚刚离开挑坎2的位置,水流B、C的运动迹线斜交,水流B、C发生水体碰撞,快速消耗水体机械能。由于水体斜交的碰撞运动,水流在扩散过程中卷吸更多的空气,水流与空气的强烈掺混,提高掺气率,实现水体动能向热能的转换,消耗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洪段(1)和挑坎(2),泄洪段(1)右端固定连接挑坎(2)左端,泄洪段(1)上表面和挑坎(2)上表面开设弧形面,弧形面上开设多个将泄洪段(1)上的水流引入的入口段(3)、多个引导水流碰撞的碰撞段(4)和多个将碰撞段(4)上的水流引出的出口段(5),多个入口段(3)位于碰撞段(4)左侧,多个入口段(3)右端连通碰撞段(4)左端,多个出口段(5)左端连通碰撞段(4)右端,多个入口段(3)和多个出口段(5)以碰撞段(4)为圆心呈环状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泄洪段(1)和挑坎(2),泄洪段(1)右端固定连接挑坎(2)左端,泄洪段(1)上表面和挑坎(2)上表面开设弧形面,弧形面上开设多个将泄洪段(1)上的水流引入的入口段(3)、多个引导水流碰撞的碰撞段(4)和多个将碰撞段(4)上的水流引出的出口段(5),多个入口段(3)位于碰撞段(4)左侧,多个入口段(3)右端连通碰撞段(4)左端,多个出口段(5)左端连通碰撞段(4)右端,多个入口段(3)和多个出口段(5)以碰撞段(4)为圆心呈环状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其特征在于,挑坎(2)上的弧形面左端高度低于挑坎(2)上的弧形面右端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挑坎的辅助消能砌块,其特征在于,每两个入口段(3)、一个碰撞段(4)和每两个出口段(5)相互连通组合形成X形的交叉引流槽道,两个入口段(3)之间的夹角为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馨馨王亚琳朱海鲍萧戈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