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25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包括支撑部、前固定装置、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屋面支撑组件、拉杆部件、后固定装置;所述前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方,所述屋面支撑组件布置于房屋的阳屋面上;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位于前固定装置和所述屋面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包括纵梁,该纵梁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前固定装置上,所述纵梁的上端与所述拉杆部件连接;所述拉杆部件位于房屋的阴屋面上;所述拉杆部件的下端与所述后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后固定装置固定于房屋的后墙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全装配式结构,安装时不破坏坡屋面的防水结构,而且能够调节光伏支架与屋面之间的夹角,提高了光伏发电面板的采光效率。

A photovoltaic support for sloping ro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
本技术涉及光伏发电项目结构支架
,具体是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屋面光伏支架根据屋面的倾斜角度分为坡面和平面两种,对于坡屋面通常采用平铺的方式顺应屋顶坡度布置,也可以采用与屋面成一定角度的布置方式,但是这两种支架因其结构相对比较复杂,应用较少;且现有光伏支架在应用时破坏了坡屋面结构,会导致屋面漏水,光伏支架刚性差、强度低;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老瓦房的坡屋面上安装极为不方便,安装难度高,安装的牢固性差,同时安装效率也特别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包括支撑部、前固定装置、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屋面支撑组件、拉杆部件、后固定装置;所述前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方,所述屋面支撑组件布置于房屋的阳屋面上;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位于前固定装置和所述屋面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包括纵梁,所述纵梁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前固定装置上,所述纵梁的上端与所述拉杆部件连接;所述拉杆部件位于房屋的阴屋面上;所述拉杆部件的下端与所述后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后固定装置固定于房屋的后墙上。所述支撑部具体为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柱,在房屋具有出檐时,出檐可作为所述支撑部。所述前固定装置是呈直角梯形状的框架,包括长支柱、下连接杆、短支柱、上连接杆,并通过紧固件依次连接,所述长支柱的下端设有固定板,所述长支柱与所述上连接杆之间还设有斜撑;所述长支柱、下连接杆、短支柱、上连接杆均为C型连接构件或U型连接构件。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具体是由两个纵梁和多个横向布置的连接梁通过紧固件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所述纵梁、连接梁均为C型连接构件或U型连接构件。所述屋面支撑组件呈U型,包括两个支撑腿,所述两个支撑腿的下端通过底连接杆连接;通过该结构增大了屋面支撑组件与屋面的接触面积,减轻了光伏发电面板对屋面的压力。所述拉杆部件的下端设有调节孔,所述拉杆部件为C型连接构件或U型连接构件;通过设置该结构,使拉杆能够适用不同的屋面长度。所述拉杆部件的上端设有支脚,所述支脚的底部设有横放的C型连接构件。通过该杠杆式结构,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光照情况,调整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与屋面之间的夹角,并且能够降低支架的坡度,减少大风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所述后固定装置包括支座、斜固定杆,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斜固定杆的上端设有调节孔;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快速固定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所述支座包括互相垂直的横杆和竖杆,所述横杆的另一端设有调节孔,所述竖杆上设有多个螺栓孔,通过设置该结构,使支座能够适用不同的屋檐宽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采用全装配式结构,便于运输和安装,而且安装时不破坏坡屋面的防水结构,安装简单,不受屋面结构限制,安装牢固性高;2、本技术能够调节光伏支架与屋面之间的夹角,提高光伏发电面板的采光效率,提高发电量,而且低坡度可大幅度降低风阻。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结构示意图。1、支撑部,101、出檐,102、支撑柱;2、前固定装置,201、长支柱,202、下连接杆,203、短支柱,204、上连接杆,205、固定板,206、斜撑;3、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301、纵梁,302、连接梁;4、屋面支撑组件,401、支撑腿,402、底连接杆;5、拉杆部件,501、支脚;6、后固定装置,601、支座,601.1、横杆,601.2、竖杆,602、斜固定杆。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2所示,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包括支撑部1、前固定装置2、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3、屋面支撑组件4、拉杆部件5、后固定装置6;所述前固定装置2固定于所述支撑部1上方,所述屋面支撑组件4布置于房屋的阳屋面上;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3位于前固定装置2和所述屋面支撑组件4的上方,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3包括纵梁301,所述纵梁301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前固定装置2上,所述纵梁301的上端与所述拉杆部件5连接;所述拉杆部件5位于房屋的阴屋面上;所述拉杆部件5的下端与所述后固定装置6连接;所述后固定装置6固定于房屋的后墙上。所述支撑部1具体为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柱102,在房屋具有出檐101时,可作为所述支撑部1。所述前固定装置2是呈直角梯形状的框架,包括长支柱201、下连接杆202、短支柱203、上连接杆204,并通过紧固件依次连接,所述长支柱201的下端设有固定板205,所述长支柱201与所述上连接杆204之间还设有斜撑206;所述长支柱201、下连接杆202、短支柱203、上连接杆204均为C型连接构件或U型连接构件。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3具体是由两个纵梁301和多个横向布置的连接梁302通过紧固件连接而成的矩形框,所述纵梁301、连接梁302均为C型连接构件或U型连接构件。所述屋面支撑组件4呈U型,包括两个支撑腿401,所述两个支撑腿401的下端通过底连接杆402连接;通过该结构增大了屋面支撑组件4与屋面的接触面积,减轻了光伏发电面板对屋面的压力。所述拉杆部件5的下端设有调节孔,所述拉杆部件5为C型连接构件或U型连接构件;通过设置该结构,使拉杆能够适用不同的屋面长度。所述拉杆部件5的上端设有支脚501,所述支脚501的底部设有横放的C型连接构件;通过该杠杆式结构,可以根据不同地区光照情况,调整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3与屋面之间的夹角,并且能够降低支架的坡度,减少大风对其使用寿命的影响。所述后固定装置6包括支座601、斜固定杆602,并通过紧固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斜固定杆602的上端设有调节孔;通过该结构的设置,能够快速固定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3。所述支座601包括互相垂直的横杆601.1和竖杆601.2,所述横杆601.1的另一端设有调节孔,所述竖杆601.2上设有多个螺栓孔,通过设置该结构,使支座601能够适用不同的屋檐宽度。本技术采用全装配式结构,便于运输和安装,而且安装时不破坏坡屋面的防水结构,安装简单,不受屋面结构限制,安装牢固性高;并且能够调节光伏支架与屋面之间的夹角,提高光伏发电面板的采光效率,提高发电量,而且低坡度可大幅度降低风阻。同时,本技术自身结构设计灵活,经试用也适用于山地、平地等场所。以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前固定装置、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屋面支撑组件、拉杆部件、后固定装置;所述前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方;所述屋面支撑组件布置于房屋的阳屋面上;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位于前固定装置和所述屋面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包括纵梁,所述纵梁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前固定装置上,所述纵梁的上端与所述拉杆部件连接;所述拉杆部件位于房屋的阴屋面上,所述拉杆部件的下端与所述后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后固定装置固定于房屋的后墙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前固定装置、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屋面支撑组件、拉杆部件、后固定装置;所述前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支撑部上方;所述屋面支撑组件布置于房屋的阳屋面上;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位于前固定装置和所述屋面支撑组件的上方,所述光伏板安装平面支架包括纵梁,所述纵梁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前固定装置上,所述纵梁的上端与所述拉杆部件连接;所述拉杆部件位于房屋的阴屋面上,所述拉杆部件的下端与所述后固定装置连接;所述后固定装置固定于房屋的后墙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具体为固定于地面的支撑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屋面用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固定装置是呈直角梯形状的框架,包括长支柱、下连接杆、短支柱、上连接杆,并通过紧固件依次连接;所述长支柱的下端设有固定板,所述长支柱与所述上连接杆之间还设有斜撑;所述长支柱、下连接杆、短支柱、上连接杆均为C型连接构件或U型连接构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屋面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大龙郜朋孙艳芳林明杰李华清杨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日照大象房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