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2019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基材层、离型层、隔离层、胶黏层,所述基材层与离型层之间相结合,所述胶黏层的宽度置于离型层和隔离层之间,所述隔离层的宽度大于离型层,所述离型层与隔离层之间的附着力小于隔离层与胶黏层之间的粘合力,所述基材层与离型层撕除后实现胶黏层朝向基材层一侧的胶黏度低于背离基材层一侧的胶黏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使胶黏层的两侧表面具备不同黏度,实现反复利用的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

A kind of tape with two sides reserved and different visco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
本技术涉及胶带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
技术介绍
胶带是由基材和胶黏剂两部分组成,通过粘接使两个或多个不相连的物体连接在一起。根据粘贴性划分可分为单面胶带和双面胶带,而普通的双面胶带在使用时为了能够使不同的物体之间实现连接,则在生产过程中会使基材两侧面的胶黏程度保持一致,从而在利用双面胶带之后能够将两者实现稳定的连接,如果需要将两者进行分离时,则会因为双面胶带的两侧胶黏程度相同而导致物体表面被粘坏,无法重复利用,而现在很多的封口袋为了提升其利用率,需要多次反复使用,此时利用普通的双面胶带进行粘接则无法满足实际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使胶黏层的两侧表面具备不同黏度,实现反复利用。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基材层、离型层、隔离层、胶黏层,所述基材层与离型层之间相结合,所述胶黏层的宽度置于离型层和隔离层之间,所述隔离层的宽度大于离型层,所述离型层与隔离层之间的附着力小于隔离层与胶黏层之间的粘合力,所述基材层与离型层撕除后实现胶黏层朝向基材层一侧的胶黏度低于背离基材层一侧的胶黏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表面的基材层和离型层撕除时,因为离型层和隔离层之间的附着力小于隔离层与胶黏层之间的粘合力,此时因为胶黏层的作用而使隔离层的一部分会转移至胶黏层朝向基材层一侧表面,进而使胶黏层上下表面的胶黏度保持不同,在使用时将胶黏层背离基材层一侧粘接于封口处,再撕除基材层和离型层,则能使胶黏层朝向基材层一侧可反复粘接于被封物本体,提升其利用率。同时,因为胶黏层的宽度置于离型层和隔离层之间,则能清晰分辨胶黏层的正反两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胶黏层朝向基材层一侧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超出于离型层侧边由隔离层覆盖的留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材层和离型层从胶黏层表面撕除时,因为胶黏层和隔离层之间的粘合力大,则使胶黏层靠近其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形成由隔离层覆盖的留边,使胶黏层的不同黏度的两侧面在使用时更容易分辨,进而避免在使用时产生混淆,提升其利用准确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型层为UV离型硅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生产成型时,将UV离型硅层涂覆于基材层表面,再依靠光固化机对UV离型硅层起到固化,使UV离型硅层附着于基材层表面,而减少了胶黏剂的使用,有机挥发成分少,更加环保,达到更好的离型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层为UV树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离型层的表面首先涂覆UV树脂层,再经过光固化使隔离层附着于隔离层表面,UV树脂层固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能量利用率高,节约能源,内部的有机挥发成分少,环境友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离型层的宽度为3-3.5mm,所述隔离层的宽度为7-7.5mm,所述胶黏层的宽度为5-5.5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胶黏层的宽度置于离型层和隔离层之间,则在撕除表面的基材层和离型层之后,能够使胶黏层朝向基材层一侧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两条留边,达到更好的分辨效果,也实现胶黏层两侧的黏度保持不同,使胶黏层可重复粘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离层与离型层之间通过UV光固化附着。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光固化的作用使隔离层和离型层之间实现附着连接,则使隔离层与离型层之间的附着力小于隔离层与胶黏层之间的结合力,同时,两者通过UV光固化的方式能够使结合的方式更加环保。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材层的宽度大于等于隔离层的宽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基材层能够将隔离层表面进行覆盖,避免隔离层在使用之前粘附灰尘,从而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使胶黏层的宽度置于离型层和隔离层之间,则在撕除表面的基材层和离型层之后,能够使胶黏层朝向基材层一侧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两条留边,并使胶黏层朝向基材层一侧粘附部分隔离层,使胶黏层两侧表面的胶黏度保持不同,从而在撕除基材层和离型层之后,能够使胶黏层反复粘接使用;其二:将隔离层使用UV树脂层,将离型层使用UV离型硅层,则通过光固化实现离型层和隔离层的附着,UV树脂层和UV离型硅层内的挥发性物质更少,达到更加环保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主要用于体现各层宽度的截面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俯视图。附图标记:1、基材层;2、离型层;3、隔离层;4、胶黏层;5、留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参照图1所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基材层1、离型层2、隔离层3、胶黏层4,当基材层1和离型层2进行撕除时,胶黏层4朝向基材层1一侧将会粘接部分隔离层3,实现胶黏层4两侧的胶黏度不同,进而可使胶黏层4实现反复粘接。基材层1选用普通的薄膜,或PET、PE、OPP,在生产成型工艺中,结合图1和图2所示,在基材层1表面涂覆一层宽度在3-3.5mm之间的离型层2,离型层2为UV离型硅层,UV离型硅层为UV固化硅油,通过光固化的方式使离型层2附着于基材层1表面。在离型层2背离基材层1一侧涂覆一层宽度小于或等于基材层1宽度的隔离层3,隔离层3为UV树脂层,通过光固化的方式使隔离层3附着于离型层2背离基材层1一侧表面,隔离层3的宽度设置为7-7.5mm,隔离层3宽度方向的中线与离型层2宽度方向的中线重合。在隔离层3背离离型层2一侧涂覆一层胶黏层4,胶黏层4宽度方向的中线与隔离层3宽度方向的中线重合,并且将胶黏层4的宽度设置为5-5.5mm。离型层2与隔离层3之间的附着力小于隔离层3与胶黏层4之间的粘合力,并且离型层2与基材层1、隔离层3之间的附着力大致相同,则在撕除基材层1、离型层2时,隔离层3与超出胶黏层4宽度方向两侧的部分跟随离型层2一同被撕除,而隔离层3在胶黏层4超出离型层2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形成留边5,则隔离层3脱离于离型层2而停留于胶黏层4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而与离型层2重叠的隔离层3一部分随着离型层2被撕除,一部分转移至胶黏层4朝向基材层1一侧表面,使胶黏层4朝向基材层1一侧表面形成两侧留边5且中间部分呈点状,进而使胶黏层4的两侧表面胶黏程度不同,则胶黏层4朝向基材层1一侧的黏度低于背离基材层1一侧黏度。在生产时,会将本技术卷绕呈卷状,并在使用时,将胶黏层4背离基材层1的一侧表面粘接于被封物的封口处并裁取一段长度,同时,将表面的基材层1和离型层2撕除,此时与离型层2重叠的隔离层3中的一部分从离型层2转移至胶黏层4朝向基材层1一侧表面,同时,胶黏层4宽度方向的两侧表面形成有由隔离层3覆盖的留边5,使胶黏层4背离封口处的一侧表面的黏度低于其另一侧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其特征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基材层(1)、离型层(2)、隔离层(3)、胶黏层(4),所述基材层(1)与离型层(2)之间相结合,所述胶黏层(4)的宽度置于离型层(2)和隔离层(3)之间,所述隔离层(3)的宽度大于离型层(2),所述离型层(2)与隔离层(3)之间的附着力小于隔离层(3)与胶黏层(4)之间的粘合力,所述基材层(1)与离型层(2)撕除后实现胶黏层(4)朝向基材层(1)一侧的胶黏度低于背离基材层(1)一侧的胶黏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其特征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基材层(1)、离型层(2)、隔离层(3)、胶黏层(4),所述基材层(1)与离型层(2)之间相结合,所述胶黏层(4)的宽度置于离型层(2)和隔离层(3)之间,所述隔离层(3)的宽度大于离型层(2),所述离型层(2)与隔离层(3)之间的附着力小于隔离层(3)与胶黏层(4)之间的粘合力,所述基材层(1)与离型层(2)撕除后实现胶黏层(4)朝向基材层(1)一侧的胶黏度低于背离基材层(1)一侧的胶黏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两侧留边并实现上下不同黏度的胶带,其特征是:所述胶黏层(4)朝向基材层(1)一侧在其宽度方向的两侧形成有超出于离型层(2)侧边由隔离层(3)覆盖的留边(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吴享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齐羿嘉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