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168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包括沉淀机构、围绕在沉淀机构周向上的混凝机构、膜处理机构、污泥处理机构,沉淀机构为单个圆筒结构的沉淀池,沉淀池中部设有一个矩形结构的承载板,混凝机构至少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混凝池组成,混凝池贯穿承载板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周向上,沉淀池与混凝池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溢流口,膜处理机构由多个生物膜反应池组成,每个生物膜反应池均位于相邻两个混凝池之间,沉淀池与生物膜反应池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二溢流口,污泥处理机构至少由一个污泥脱水机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布局紧凑,占地面积小,对泵站前池水质处理效率高,值得推广。

An integrated equipment for high efficiency water quality treatment of pump station foreb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大大加快,随着城市扩张,用水需求不断增加,而随之带来的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再加上季节性、来水异常等因素的影响,泵站前池水质不稳定,波动较大。近年来,泵站前池水体受到自身及周围环境影响,污染日益严重,水质明显下降,经过取样分析得到泵站前池水体中污染物主要有COD、氨氮和总磷,而现有的泵站前池没有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的设备,同时考虑城市空间的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包括混凝机构、沉淀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所述混凝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均设置在沉淀机构的周向上;所述沉淀机构为单个圆筒结构的沉淀池,所述沉淀池中部设有一个矩形结构的承载板,沉淀池的轴心线上设有刮泥机,底部的污泥出口连接有污泥泵;所述混凝机构至少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混凝池组成,所述混凝池贯穿承载板均匀分布在沉淀池的周向上,混凝池的底部分别设有池水管和加药管,沉淀池与混凝池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溢流口;所述沉淀池的内部对应每个混凝池的位置均设有隔板,所述膜处理机构由多个生物膜反应池组成,每个所述生物膜反应池均位于相邻两个混凝池之间,生物膜反应池均贯穿设置在承载板上,沉淀池与生物膜反应池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二溢流口;所述隔板与沉淀池的内壁之间围成一个沉淀区,沉淀区与第一溢流口相连通,沉淀池的中部为澄清区,澄清区与第二溢流口相连通;所述污泥处理机构至少由一个污泥脱水机组成,污泥脱水机用于对沉淀池排出的污泥进行脱水干燥,所述污泥脱水机设置在相邻两个混凝池之间,并固定在承载板上。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板的周向上设有护栏,承载板的一侧设有爬梯。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池为圆筒型结构,其轴心线上设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通过支架固定在混凝池的顶部,混凝池的中部设有层板,搅拌器的搅拌轴通过轴套固定在层板的中线位置上,所述层板将混凝池上下分割为两个仓室,其上部为絮凝仓,下部为搅拌仓,层板上设有多个用来混凝液通过的通孔,所述搅拌轴位于搅拌仓内固定设有多个搅拌棍,所述搅拌轴位于絮凝仓的下部设有螺旋叶片。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棍和螺旋叶片的旋转直径均小于混凝池的内径。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反应池内设有膜组件,所述膜组件上连接有吸液管,所述生物膜反应池的内壁上设有曝气组件,曝气组件上连接有用来曝气的供气管。进一步的,所述膜组件为MBR膜组件。进一步的,所述曝气组件为多个并排的U型曝气管组成,且曝气组件的U型结构围绕在膜组件的外侧。进一步的,所述生物膜反应池的底部还设有排污泵,所述排污泵的排污端通过管道连接到混凝池的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污泥脱水机的进料口通过污泥管与所述污泥泵相连,所述污泥脱水机的泥饼出料口下方设有排料位,所述排料位内可进入收集泥饼用的推车,所述污泥脱水机的出水口下方设有污水池,污水池的底部设有污水泵,污水泵通过管道连接到混凝池的底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加高池体高度,一方面提高了对水质的处理效果,另一方面减小对城市土地的占用面积。(2)、本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将除去水质中总磷的混凝机构以及去除COD、氨氮的膜处理机构进行单元化设计,并分布在沉淀池的周向上,整体构成一个矩形结构,布局紧凑,效率利用土地资源,模块化的设计有利对泵站前池水质处理量的调节,一方面提高处理量,另一方面避免资源浪费。(3)、本技术沉淀池、混凝池均采用独立的圆筒形设计,这样可避免池内存在拐角,进而避免污泥的堆积,有利水质质量的提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2中关于点A-A的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图2中关于点B-B的剖视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沉淀池1、刮泥机11、隔板12、第一溢流口13、第二溢流口14、污泥泵15、污泥管16、承载板2、护栏21、爬梯22、混凝池3、搅拌器31、搅拌轴311、轴套312、搅拌棍313、螺旋叶片314、池水管32、加药管33、层板34、通孔35、搅拌仓36、絮凝仓37、生物膜反应池4、膜组件41、吸液管42、曝气组件43、供气管44、排污泵45、污泥脱水机5、进料口51、排料位52、污水池6、污水泵6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有”、“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参见图1-4,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包括混凝机构、沉淀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混凝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均设置在沉淀机构的周向上;沉淀机构为单个圆筒结构的沉淀池1,沉淀池1中部设有一个矩形结构的承载板2,承载板2用于工作人员巡查设备运行情况以及便于设备的维修,沉淀池1的轴心线上设有刮泥机11,刮泥机11用于将沉淀池1底部的污泥刮到污泥出口处排出,污泥出口连接有污泥泵15,污泥泵15用于将污泥排出;混凝机构至少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混凝池3组成,混凝池3贯穿承载板2均匀分布在沉淀池1的周向上,设置四个混凝池3的好处在于可填补沉淀池1与承载板2的四角之间多出的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混凝池3的底部分别设有池水管32和加药管33,池水管32用与将池水通过高压泵引入到混凝池3中,每个混凝池3上的池水管32上均设有阀门,用来独立控制混凝池3的通水量,各个混凝池3可同时作业也可以独立作业,加药管33用于添加除磷药剂,除磷药剂选用铝盐并加入聚丙烯酰胺作为助凝剂,有利提高分散的游离金属磷酸盐絮体混凝和沉淀,沉淀池1与混凝池3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溢流口13,第一溢流口13用于混凝池3内絮凝后的溶液自流入沉淀池1内,减少泵的使用,更加节能;膜处理机构由多个生物膜反应池4组成,每个生物膜反应池4均位于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包括混凝机构、沉淀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均设置在沉淀机构的周向上;/n所述沉淀机构为单个圆筒结构的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中部设有一个矩形结构的承载板(2),沉淀池(1)的轴心线上设有刮泥机(11),底部的污泥出口连接有污泥泵(15);/n所述混凝机构至少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混凝池(3)组成,所述混凝池(3)贯穿承载板(2)均匀分布在沉淀池(1)的周向上,混凝池(3)的底部分别设有池水管(32)和加药管(33),沉淀池(1)与混凝池(3)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溢流口(13);/n所述膜处理机构由多个生物膜反应池(4)组成,每个所述生物膜反应池(4)均位于相邻两个混凝池(3)之间,生物膜反应池(4)均贯穿设置在承载板(2)上,沉淀池(1)与生物膜反应池(4)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二溢流口(14);/n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对应每个混凝池(3)的位置均设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与沉淀池(1)的内壁之间围成一个沉淀区,沉淀区与第一溢流口(13)相连通,沉淀池(1)的中部为澄清区,澄清区与第二溢流口(14)相连通;/n所述污泥处理机构至少由一个污泥脱水机(5)组成,污泥脱水机(5)用于对沉淀池(1)排出的污泥进行脱水干燥,所述污泥脱水机(5)设置在相邻两个混凝池(3)之间,并固定在承载板(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包括混凝机构、沉淀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机构、膜处理机构和污泥处理机构均设置在沉淀机构的周向上;
所述沉淀机构为单个圆筒结构的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中部设有一个矩形结构的承载板(2),沉淀池(1)的轴心线上设有刮泥机(11),底部的污泥出口连接有污泥泵(15);
所述混凝机构至少由四个结构相同的混凝池(3)组成,所述混凝池(3)贯穿承载板(2)均匀分布在沉淀池(1)的周向上,混凝池(3)的底部分别设有池水管(32)和加药管(33),沉淀池(1)与混凝池(3)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一溢流口(13);
所述膜处理机构由多个生物膜反应池(4)组成,每个所述生物膜反应池(4)均位于相邻两个混凝池(3)之间,生物膜反应池(4)均贯穿设置在承载板(2)上,沉淀池(1)与生物膜反应池(4)顶部连接处均设有第二溢流口(14);
所述沉淀池(1)的内部对应每个混凝池(3)的位置均设有隔板(12),所述隔板(12)与沉淀池(1)的内壁之间围成一个沉淀区,沉淀区与第一溢流口(13)相连通,沉淀池(1)的中部为澄清区,澄清区与第二溢流口(14)相连通;
所述污泥处理机构至少由一个污泥脱水机(5)组成,污泥脱水机(5)用于对沉淀池(1)排出的污泥进行脱水干燥,所述污泥脱水机(5)设置在相邻两个混凝池(3)之间,并固定在承载板(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板(2)的周向上设有护栏(21),承载板(2)的一侧设有爬梯(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泵站前池水质高效处理一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池(3)为圆筒型结构,其轴心线上设有搅拌器(31),所述搅拌器(31)通过支架固定在混凝池(3)的顶部,混凝池(3)的中部设有层板(34),搅拌器(31)的搅拌轴(311)通过轴套(312)固定在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辉曹惠忠俞荣建凌洪吉周新进李同旭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科盛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