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156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所述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包括基本电路和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所述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和外围线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电路设计,在基本电路上,增加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通过利用其中的控制芯片U3与外围电路的连接与配合,达到降低电压纹波、实现低步进电压充电的目的,从而避免较强的电压纹波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造成降低电池容量等不良的影响;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控制线路的成本更低,可降低客户的采购成本。

A low step voltage fast charger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
:本技术属于充电器电路领域,特指一种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
技术介绍
:充电器是一种通过向充电池通入电流而为电池冲入能量的装备,是一种交流电转换为低压直流电的设备;其中,直流电压本来应该是一个固定的值,但是很多时候它是通过交流电压整流、滤波后得来的,由于滤波不干净,就会有剩余的交流成分,即使是用电池供电也会因负载的波动,而这些周期性和随机性的交流信号,称为纹波。但在使用的过程中,较强的纹波会造成浪涌电压或电流的产生,导致烧毁用电设备,且使得电池自身的损耗加大,降低电池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上述较强电压纹波对电池产生不良影响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低电压纹波、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所述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包括基本电路;所述基本电路包括AC输入端、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控制电路、同步整流滤波电路、反馈稳压电路和PDTYPEC输出端,该充电器电路还包括一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所述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和外围线路;所述控制芯片U3的具体型号是RT7202KD,该控制芯片U3共包括十六个引脚,所述外围线路包括电阻R26、R27、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R38、R39、R40和电容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及稳定二极管ZD1、ZD2、ZD3、ZD4,还包括MOS管Q4、二极管D4、VBUS端、OPTO端、D+端、D-端、CC1端、CC2端、第一GND端、第二GND端;MOS管Q4的漏极与所述基本电路连接,MOS管Q4的源极与所述VBUS端连接,电阻R35的一端与所述基本电路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与第一GND端连接,电阻R28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基本电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电容C13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第二GND端连接,电阻R27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VBUS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上,MOS管Q4的栅极并联在电阻R27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二极管D4的负极并联在MOS管Q4与VBUS端的连接线路上,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阻R26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六引脚上,电容C21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VBUS端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21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35与第一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40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电阻R28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40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26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19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上,电容C19的另一端与电阻R32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四引脚上,电容C18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二引脚上,电容C18的另一端与电阻R31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32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5的一端并联在电阻R32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并且,电阻R25与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与OPTO端连接,电阻R33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引脚上,电阻R33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35与基本电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34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九引脚上,电阻R34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35与第一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17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阻R33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和电阻R34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之间,控制芯片U3的第一引脚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30的一端并联在控制芯片U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30的另一端并联在电容C19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9的一端并联在电阻R30与电容C19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五引脚上,电容C14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上,电容C14的另一端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稳压二极管ZD4的负极与电阻R37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五引脚上,稳压二极管ZD4的正极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20的一端并联在电阻R37与稳压二极管ZD4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20的另一端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D-端并联在稳压二极管ZD4与电阻R37的连接线路上,并且与电容C20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与电阻R39连接,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六引脚上,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16的一端并联在稳压二极管ZD1与电阻R39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16的另一端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CC1端并联在稳压二极管ZD1与电阻R39的连接线路上,并且与电容C16连接,电阻R38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七引脚上,电阻R38的另一端与CC2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并联在电阻R38与CC2端的连接线路上,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15的一端并联在电阻R38与CC2端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15的另一端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36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八引脚上,电阻R36的另一端与D+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3的负极并联在电阻R36与D+端的连接线路上,稳压二极管ZD3的正极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本技术通过采用上述电路设计,在基本电路上,增加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通过利用其中的控制芯片U3与外围电路的连接与配合,达到降低电压纹波、实现低步进电压充电的目的,从而避免较强的电压纹波在充电过程中对电池造成降低电池容量等不良的影响;此外,本技术控制线路的成本更低,可降低客户的采购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充电器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的电路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是:一种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所述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包括基本电路;所述基本电路包括AC输入端、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控制电路、同步整流滤波电路、反馈稳压电路和PDTYPEC输出端,该充电器电路还包括一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所述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和外围线路;所述控制芯片U3的具体型号是RT7202KD,RT7202KD内含MCU,可实现可编程开关电源(PPS),另有电压反馈VFB、电流反馈IFB,即可精准控制输出电压,从而实现以20mv电压低步进功能,逐步渐进递增,由集成数字控制IC检测输出电压后,内部MCU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所述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包括基本电路;所述基本电路包括AC输入端、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控制电路、同步整流滤波电路、反馈稳压电路和PD TYPE C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电路还包括一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所述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和外围线路;/n所述控制芯片U3的具体型号是RT7202KD,该控制芯片U3共包括十六个引脚,所述外围线路包括电阻R26、R27、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R38、R39、R40和电容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及稳定二极管ZD1、ZD2、ZD3、ZD4,还包括MOS管Q4、二极管D4、VBUS端、OPTO端、D+端、D-端、CC1端、CC2端、第一GND端、第二GND端;/nMOS管Q4的漏极与所述基本电路连接,MOS管Q4的源极与所述VBUS端连接,电阻R35的一端与所述基本电路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与第一GND端连接,电阻R28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基本电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电容C13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第二GND端连接,电阻R27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VBUS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上,MOS管Q4的栅极并联在电阻R27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n二极管D4的负极并联在MOS管Q4与VBUS端的连接线路上,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阻R26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六引脚上,电容C21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VBUS端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21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35与第一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40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电阻R28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40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26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19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上,电容C19的另一端与电阻R32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四引脚上;电容C18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二引脚上,电容C18的另一端与电阻R31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32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5的一端并联在电阻R32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并且,电阻R25与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5的另一端与OPTO端连接,电阻R33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引脚上,电阻R33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35与基本电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34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九引脚上,电阻R34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35与第一GND端的连接线路上;/n电容C17的两端分别并联在电阻R33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和电阻R34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之间,控制芯片U3的第一引脚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30的一端并联在控制芯片U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30的另一端并联在电容C19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9的一端并联在电阻R30与电容C19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9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五引脚上,电容C14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四引脚上,电容C14的另一端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n稳压二极管ZD4的负极与电阻R37连接,电阻R37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五引脚上,稳压二极管ZD4的正极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20的一端并联在电阻R37与稳压二极管ZD4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20的另一端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D-端并联在稳压二极管ZD4与电阻R37的连接线路上,并且与电容C20连接,稳压二极管ZD1的负极与电阻R39连接,电阻R39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六引脚上,稳压二极管ZD1的正极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n电容C16的一端并联在稳压二极管ZD1与电阻R39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16的另一端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CC1端并联在稳压二极管ZD1与电阻R39的连接线路上,并且与电容C16连接,电阻R38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七引脚上,电阻R38的另一端与CC2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2的负极并联在电阻R38与CC2端的连接线路上,稳压二极管ZD2的正极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n电容C15的一端并联在电阻R38与CC2端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15的另一端并联在电容C13与第二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36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八引脚上,电阻R36的另一端与D+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D3的负极并联在电阻R36与D+端的连接线路上,稳压二极管ZD3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所述低步进电压快速充电器电路包括基本电路;所述基本电路包括AC输入端、EMI整流滤波电路、功率变换电路、PWM控制电路、同步整流滤波电路、反馈稳压电路和PDTYPEC输出端,其特征在于,该充电器电路还包括一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所述低步进电压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U3和外围线路;
所述控制芯片U3的具体型号是RT7202KD,该控制芯片U3共包括十六个引脚,所述外围线路包括电阻R26、R27、R28、R29、R30、R31、R32、R33、R34、R35、R36、R37、R38、R39、R40和电容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及稳定二极管ZD1、ZD2、ZD3、ZD4,还包括MOS管Q4、二极管D4、VBUS端、OPTO端、D+端、D-端、CC1端、CC2端、第一GND端、第二GND端;
MOS管Q4的漏极与所述基本电路连接,MOS管Q4的源极与所述VBUS端连接,电阻R35的一端与所述基本电路连接,电阻R35的另一端与第一GND端连接,电阻R28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基本电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电容C13连接,电容C13的另一端与第二GND端连接,电阻R27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VBUS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7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二引脚上,MOS管Q4的栅极并联在电阻R27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
二极管D4的负极并联在MOS管Q4与VBUS端的连接线路上,二极管D4的正极与电阻R26连接,电阻R26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六引脚上,电容C21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VBUS端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21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35与第一GND端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40的一端并联在MOS管Q4与电阻R28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40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26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电容C19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上,电容C19的另一端与电阻R32连接,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四引脚上;电容C18的一端连接在控制芯片U3的第十二引脚上,电容C18的另一端与电阻R31连接,电阻R31的另一端并联在电阻R32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电阻R25的一端并联在电阻R32与控制芯片U3的连接线路上,并且,电阻R25与电阻R3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宾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东颂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