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忆婷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的手机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149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的手机充电装置,包括保护壳、下卡槽、支撑板、充电头、连接杆、顶板、通槽、上卡槽、安装腔、电池板、充电口、限位板、活动腔、夹紧弹簧、连接块、连接套筒、支架、第一凸起、中芯柱和第二凸起。可通过拉动顶板,此时夹紧弹簧在限位板的作用下处于被压缩的状态,然后再将手机放置在上卡槽与下卡槽之间,同时放开顶板,在夹紧弹簧的反作用下可将手机夹持在顶板与支撑板之间,便于不同大小的手机使用;通过转动支架,从使得连接套筒与中芯柱之间发生转动,此时连接套筒内部的第一凸起会与中芯柱表面上的第二凸起发生错位,以此来调节支架的展开角度,从而起到了手机支撑的作用,增强了实用性。

A portable mobile phone charg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的手机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装置,具体是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的手机充电装置,属于手机应用

技术介绍
智能手机,是指“像个人电脑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大多数是大屏机,而且是触摸电容屏,功能强大实用性高,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软件、游戏等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手机的总称”;从广义上说,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在现有技术中,人们在外出郊游时通常会随身携带充电宝,传统的充电宝需要通过转接线与手机相连,这样在移动手机时容易发生充电宝意外坠落的现象发生,进而对充电宝产生损伤,降低其使用寿命,且目前的充电宝功能较为单一,缺乏实用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的手机充电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的手机充电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的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顶板(6)、夹紧结构、保护壳(1)、支撑结构、充电头(4)、充电口(10)和支撑板(3);/n所述夹紧结构包括连接杆(5)、活动腔(12)和夹紧弹簧(13),所述活动腔(12)开设在所述保护壳(1)内部,所述连接杆(5)底端贯穿所述保护壳(1)的顶端,且所述连接杆(5)底端固接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套接于所述活动腔(12)内部,所述限位板(11)顶部设有所述夹紧弹簧(13),且所述夹紧弹簧(13)套接在所述连接杆(5)表面;/n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连接块(14)、连接套筒(15)、支架(16)和中芯柱(18),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携带使用的手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顶板(6)、夹紧结构、保护壳(1)、支撑结构、充电头(4)、充电口(10)和支撑板(3);
所述夹紧结构包括连接杆(5)、活动腔(12)和夹紧弹簧(13),所述活动腔(12)开设在所述保护壳(1)内部,所述连接杆(5)底端贯穿所述保护壳(1)的顶端,且所述连接杆(5)底端固接有限位板(11);所述限位板(11)套接于所述活动腔(12)内部,所述限位板(11)顶部设有所述夹紧弹簧(13),且所述夹紧弹簧(13)套接在所述连接杆(5)表面;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连接块(14)、连接套筒(15)、支架(16)和中芯柱(18),所述连接块(14)的一侧设有凹槽,所述中芯柱(18)与所述连接块(14)的内侧壁固接,且所述中芯柱(18)的表面固接有第二凸起(19);所述连接套筒(15)内侧壁上固接有第一凸起(17),所述连接套筒(15)套接在所述中芯柱(18)表面,且所述支架(16)固接在所述连接套筒(15)底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携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忆婷
申请(专利权)人:陈忆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