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给水深度处理组合池
本技术专利属于给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给水深度处理组合池。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世界人口剧增、工农业与城市化进程的急速发展,对有限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水质的污染、需水量的迅速增加以及区域间竞争性开发所导致的不合理运用,使水资源进一步短缺。由于水源的污染以及饮用水标准的提高,使目前国内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难以达到要求,大多水厂有升级改造的需求。传统给水深度处理的方法一般有活性炭吸附、臭氧—生物活性炭、光化学氧化、膜分离、活性炭—硅藻土过滤、活性沸石过滤等。其中臭氧生物活性炭技术是将臭氧的强氧化性、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相结合为一体的工艺技术。目前工程应用中,深度处理的臭氧接触池与活性炭滤池均是单独布置,这样布置占地大,管线长,水头损失大,能耗高,而需要改造的已建水厂用地一般都很紧张。因此,有必要研究占地小、节省能耗的深度处理组合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给水深度处理组合池,用于解决现有水处理池占地大,管线长,水头损失大,能耗高等问题。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给水深度处理组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池包括第一进水渠(2)、臭氧接触池(4)、活性炭过滤池(7)和池体(9);所述池体(9)一侧设有进水管(1),另一侧设有出水管(13);所述进水管(1)与所述进水渠(2)连通,所述进水渠(2)的池底通过第一进水闸门(3)与所述臭氧接触池(4)相连通,所述臭氧接触池(4)与所述活性炭过滤池(7)之间设有连接渠(5);所述连接渠(5)与设置在所述活性炭过滤池(7)一侧的第二进水渠(6)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渠(6)与所述活性炭过滤池(7)通过设置在活性炭过滤池(7)两侧的第二进水闸门(8)相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池(7)与所述出水管(1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给水深度处理组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池包括第一进水渠(2)、臭氧接触池(4)、活性炭过滤池(7)和池体(9);所述池体(9)一侧设有进水管(1),另一侧设有出水管(13);所述进水管(1)与所述进水渠(2)连通,所述进水渠(2)的池底通过第一进水闸门(3)与所述臭氧接触池(4)相连通,所述臭氧接触池(4)与所述活性炭过滤池(7)之间设有连接渠(5);所述连接渠(5)与设置在所述活性炭过滤池(7)一侧的第二进水渠(6)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渠(6)与所述活性炭过滤池(7)通过设置在活性炭过滤池(7)两侧的第二进水闸门(8)相连通;所述活性炭过滤池(7)与所述出水管(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给水深度处理组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接触池(4)中设有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