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及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122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及净水器,淡水中心管位于中心的位置,净水从净水入口进入后沿淡水中心管的长度方向朝端部流动;过滤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反渗透膜、淡水导流网、浓水导流网;反渗透膜和淡水导流网围成淡水腔,淡水腔的上边沿、下边沿及外侧边沿设置防水胶条;反渗透膜和浓水导流网围成浓水腔,浓水腔的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防水胶条,且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的防水胶条上设置浓水排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使原水从侧壁进入,净水从淡水中心管中流出,浓水从过滤层的两端流出,在浓水从侧面流动的过程中,受到浓水腔中部设置防水胶条的导流,具有更快的流动速度,起到冲刷作用,减少反渗透膜表面污垢的附着,延长滤芯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侧流式反渗透滤芯,该净水器可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

A side flow reverse osmosis filter element and water purif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及净水器
本技术涉及净水设备
,更进一步涉及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此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净水器。
技术介绍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从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现有反渗透膜元件设有中心管和缠绕在中心管上的反渗透膜模片组组成,原水从反渗透膜元件的一端进入,从另一端流出,该方式不仅流通量小,也会降低原水或浓水的流动速度;由于目前反渗透膜内水的流动较为缓慢,而水内含有一定的污质与离子,故反渗透膜的表面会不断堆积污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如何减少反渗透膜的表面的污垢堆积,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通过侧方进水,两端出水的流动形式,加速水流速度,起到冲刷作用,减少反渗透膜表面污垢的附着,具体方案如下: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包括:淡水中心管,侧壁开设用于使过滤后的净水流入的净水入口,所述淡水中心管至少一端开通用于使净水流出;过滤层,缠绕在所述淡水中心管的外周,所述过滤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反渗透膜、淡水导流网、浓水导流网;所述反渗透膜和所述淡水导流网围成淡水腔,所述淡水腔的上边沿、下边沿及外侧边沿设置防水胶条;所述反渗透膜和所述浓水导流网围成浓水腔,所述浓水腔的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所述防水胶条,且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的所述防水胶条上设置浓水排出口;原水导流网,缠绕在所述过滤层的外周,所述原水导流网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设置所述防水胶条;所述原水导流网在所述过滤层与滤瓶之间导流。可选地,所述浓水腔的中部斜向设置至少一条所述防水胶条,导向从所述浓水腔外侧边进入的浓水;所述浓水腔设置的其中一个所述浓水排出口位于下侧边沿的中部,另一个设置于上边沿靠近所述中心管的端部。可选地,位于上边沿的所述浓水排出口的宽度大于位于下侧边沿的所述浓水排出口。可选地,所述淡水导流网和所述浓水导流网穿插在所述反渗透膜折叠形成的夹缝中。可选地,所述淡水导流网和所述浓水导流网分别独立设置两片;卷绕于外侧的所述浓水导流网通过所述防水胶条拼接所述原水导流网。可选地,所述原水导流网的外侧缠绕设置隔水膜,所述隔水膜上开设用于通水的开孔。可选地,所述淡水中心管上沿长度方向开设至少两排所述净水入口。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净水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淡水中心管位于中心的位置,其侧壁开设用于使过滤后的净水流入的净水入口,淡水中心管其至少一端开通用于使净水流出,净水从净水入口进入后沿淡水中心管的长度方向向端部流动;过滤层缠绕在淡水中心管的外周,过滤层包括层叠设置的反渗透膜、淡水导流网、浓水导流网;反渗透膜和淡水导流网围成淡水腔,淡水腔的上边沿、下边沿及外侧边沿设置防水胶条;反渗透膜和浓水导流网围成浓水腔,浓水腔的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防水胶条,且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的防水胶条上设置浓水排出口,浓水分别从过滤层的两端向外排出;原水导流网缠绕在过滤层的外周;原水导流网及其所包围的结构整体可插入滤瓶内,原水导流网将过滤层与滤瓶相对间隔,两者之间存在缝隙,可使原水在过滤层与滤瓶之间的缝隙中流动。本技术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使原水从侧壁进入,经过过滤层的过滤,使净水从淡水中心管中流出,浓水从过滤层的两端流出,在浓水从侧面流动的过程中,受到浓水腔中部设置防水胶条的导流,具有更快的流动速度,起到冲刷作用,减少反渗透膜表面污垢的附着,延长整个滤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A为本技术提供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的横截面示意图;图1B为原水进入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淡水腔展开平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浓水腔展开平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C为原水导流网展开平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3A为淡水导流网、浓水导流网和反渗透膜相互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浓水导流网与原水导流网的拼接示意图;图4A为隔水膜展开平整状态的结构图;图4B为隔水膜卷绕状态的结构图。图中包括:淡水中心管1、净水入口11、过滤层2、反渗透膜21、淡水导流网22、浓水导流网23、防水胶条24、浓水排出口25、原水导流网3、隔水膜4。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通过侧方进水,两端出水的流动形式,加速水流速度,起到冲刷作用,减少反渗透膜表面污垢的附着。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进行详细的介绍说明。本技术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包括淡水中心管1、过滤层2、原水导流网3、滤瓶4等结构,其中淡水中心管1为管状结构,至少一端开通,管内的水可从开通的端部流出,根据贯通情况的不同可从淡水中心管1的一端或两端出水;在淡水中心管1的侧壁开设用于使过滤后的净水流入的净水入口11,净水入口11的贯通方向垂直于中心管1的长度方向,净水入口11沿淡水中心管4的长度方向排列布置。如图1A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的横截面示意图;过滤层2缠绕在淡水中心管1的外周,过滤层2包括层叠设置的反渗透膜21、淡水导流网22、浓水导流网23;相邻的两层反渗透膜21夹装一层淡水导流网22,相邻的两层反渗透膜21夹装一层浓水导流网23,反渗透膜21、淡水导流网22、浓水导流网23交替层叠排列。反渗透膜21和淡水导流网22围成淡水腔,如图2A所示,为淡水腔展开平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淡水腔的上边沿、下边沿及外侧边沿设置防水胶条24,上边沿为靠近滤瓶盖的一侧,也即附图所示的方向,内侧边沿为与中心管1连接的一侧,外侧边沿为相对的另一侧。反渗透膜21、淡水导流网22分别压接三条侧边的防水胶条24围成淡水腔,淡水腔为相对封闭的空间,过滤后的净水进入淡水腔,并从与淡水腔内侧边沿相连的中心管1中流出。反渗透膜21和浓水导流网23围成浓水腔,如图2B所示,为浓水腔展开平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浓水腔的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防水胶条24,上边沿所设置的防水胶条24的长度短于上边沿的长度,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的防水胶条24上设置浓水排出口25,下边沿所设置的防水胶条24的长度短于下边沿的长度,形成缺口,分别在上边沿和下边沿形成浓水排出口25。由于浓水腔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n淡水中心管(1),侧壁开设用于使过滤后的净水流入的净水入口(11),所述淡水中心管(1)至少一端开通用于使净水流出;/n过滤层(2),缠绕在所述淡水中心管(1)的外周,所述过滤层(2)包括层叠设置的反渗透膜(21)、淡水导流网(22)、浓水导流网(23);所述反渗透膜(21)和所述淡水导流网(22)围成淡水腔,所述淡水腔的上边沿、下边沿及外侧边沿设置防水胶条(24);所述反渗透膜(21)和所述浓水导流网(23)围成浓水腔,所述浓水腔的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所述防水胶条(24),且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的所述防水胶条(24)上设置浓水排出口(25);/n原水导流网(3),缠绕在所述过滤层(2)的外周,所述原水导流网(3)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设置所述防水胶条(24);所述原水导流网(3)在所述过滤层(2)与滤瓶之间导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流式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包括:
淡水中心管(1),侧壁开设用于使过滤后的净水流入的净水入口(11),所述淡水中心管(1)至少一端开通用于使净水流出;
过滤层(2),缠绕在所述淡水中心管(1)的外周,所述过滤层(2)包括层叠设置的反渗透膜(21)、淡水导流网(22)、浓水导流网(23);所述反渗透膜(21)和所述淡水导流网(22)围成淡水腔,所述淡水腔的上边沿、下边沿及外侧边沿设置防水胶条(24);所述反渗透膜(21)和所述浓水导流网(23)围成浓水腔,所述浓水腔的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所述防水胶条(24),且上边沿和下边沿设置的所述防水胶条(24)上设置浓水排出口(25);
原水导流网(3),缠绕在所述过滤层(2)的外周,所述原水导流网(3)的上边沿和下边沿分别设置所述防水胶条(24);所述原水导流网(3)在所述过滤层(2)与滤瓶之间导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流式反渗透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浓水腔的中部斜向设置至少一条所述防水胶条(24),导向从所述浓水腔外侧边进入的浓水;
所述浓水腔设置的其中一个所述浓水排出口(25)位于下侧边沿的中部,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锦成董栋军罗承广黄佳伟于慎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朗诗德健康饮水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