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台东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高效溶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11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效溶气装置,包括溶气筒和与溶气筒两端分别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溶气筒靠近进水口的部位连通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进气软管与气控装置的出气端连通,溶气筒内分别固定有多组由增压筒和减压筒组成的溶气结构,增压筒和减压筒外直径等于溶气筒的内直径,且增压筒和减压筒的内外直径相同,减压筒两端开口且与增压筒其中一端开口连通,增压筒的另一端则为密闭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溶气水效果好、调试简单和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使气浮设备的气浮机能力提高、固液分离更彻底,处理能力在原先基础上提高了30%以上。

A new type of high efficiency gas dissolv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高效溶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说是一种新型高效溶气装置。
技术介绍
压力溶气气浮设备的核心部分,就是怎样把空气最大限度的溶解入水中,从而形成高效溶气水,一种溶气装置的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压力溶气气浮设备的使用效果。目前,国内所有的溶气气浮设备都是采用压力溶气罐进行高压溶气。当高压回流水由进水口进入压力罐中时,与进气口进入的由空压机产生的高压气体相遇,利用填料或格板的扰流或阻挡,使水和气最大限度的混合接触,由于水和气之间的压力差,将空气溶解于水中。溶汽水由出水口出来,再经过专用的释放器进行减压释放,从而形成微小气泡。这种技术虽然成熟,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使其操作变得复杂麻烦,如果气压、水压、水量稍微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水中溶不进气或者全是气没有水的现象发生,致使气浮设备效果不稳定,甚至无法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溶气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高效溶气装置,包括溶气筒和与溶气筒两端分别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溶气筒靠近进水口的部位连通有进气口,进气口通过进气软管与气控装置的出气端连通,溶气筒内分别固定有多组由增压筒和减压筒组成的溶气结构,增压筒和减压筒外直径等于溶气筒的内直径,且增压筒和减压筒的内外直径相同,减压筒两端开口且与增压筒其中一端开口连通,增压筒的另一端则为密闭端,增压筒的密闭端边缘设置有多个倾斜的分流斜面,增压筒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平行于增压筒弧面的增压面,使增压面与溶气筒内侧壁之间形成较窄的增压通道,分流斜面与增压面个数相同,增压面的进水端与分流斜面连通,增压面的出水端则通过增压筒和减压筒开口端留有的弧形进水口与增压筒和减压筒内连通,增压筒和减压筒内连通形成减压通道,最前端的分流斜面与进气口相对应。进一步地,每组溶气结构的增压筒密封端分别设置有镂空的方形穿孔,方形管贯穿每组溶气结构的方形穿孔将每组溶气结构串在固定在一起,方形管的一端与溶气筒内的固定板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出水口还连通有压力表。通过以上设置,本技术具有设备紧凑、占地面积小、溶气水效果好、调试简单和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可以替代传统的压力溶气罐,效果稳定,操作方便。更重要的是颠覆了传统压力罐对进水要求必须是气浮回流水的理念,利用污水溶气,使气浮设备的气浮机能力提高、固液分离更彻底,处理能力在原先基础上提高了30%以上。附图说明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溶气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溶气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溶气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4所示,一种新型高效溶气装置,包括溶气筒1和与溶气筒1两端分别连通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出水口3还连通有压力表14,用于及时观察内部压力,溶气筒1靠近进水口2的部位连通有进气口4,进气口4通过进气软管5与气控装置6的出气端连通,溶气筒1内分别固定有多组由增压筒7和减压筒8组成的溶气结构,增压筒7和减压筒8外直径等于溶气筒1的内直径,且增压筒7和减压筒8的内外直径相同,减压筒8两端开口且与增压筒7其中一端开口连通,增压筒7的另一端则为密闭端,增压筒7的密闭端边缘设置有多个倾斜的分流斜面9,增压筒7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平行于增压筒7弧面的增压面10,使增压面10与溶气筒1内侧壁之间形成较窄的增压通道,相邻溶气结构增压筒7的增压面10分别位于溶气筒1内的上下两侧,这样可以加长水汽流动的长度,从而确保有充足的时间使水与空气混合,分流斜面9与增压面10个数相同,增压面10的进水端与分流斜面9连通,增压面10的出水端则通过增压筒7和减压筒8开口端留有的弧形进水口11与增压筒7和减压筒8内连通,增压筒7和减压筒8内连通形成减压通道,最前端的分流斜面9与进气口4相对应。进气口4喷出空气推动水流冲击分流斜面9,会给分流斜面9一个推动转动的力,为了避免各组溶气结构在溶气筒1发生转动,每组溶气结构的增压筒7密封端分别设置有镂空的方形穿孔15,方形管12贯穿每组溶气结构的方形穿孔15将每组溶气结构串在固定在一起,方形管12的一端与溶气筒1内的固定板13固定连接。本技术工作原理:污水由高压泵进水口2进入溶气筒1的前端,进入溶气筒1迅速变得开阔进行第一次减压,高压空气经气控装置6通过进气软管5进入进气口4,在前端溶气结构的分流斜面9与第一次减压后的污水接触,经过分流斜面9后直接通过增压面10与溶气筒1内侧壁之间形成较窄的增压通道进行增压,然后再迅速通过前端溶气结构的弧形进水口11进入前端溶气结构增压筒7和减压筒8内连通形成的减压通道进行减压,然后再进入第二个溶气结构进行增压、减压,如此反复增压、减压、增压、减压后,使高压空气分解成微小的气泡,由于高压空气和污水两者压力不同,使微小气泡在溶气结构内迅速溶解入由高压泵进来的的污水中,经过溶气后的污水经出水口3排出,形成合格的溶气水,可直接用于气浮。本技术溶气装置结构新颖,不易堵塞,保证了溶气装置进水可以采用污水而不用气浮回流清水,达到了气浮机能力提高30%的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高效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气筒(1)和与溶气筒(1)两端分别连通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溶气筒(1)靠近进水口(2)的部位连通有进气口(4),进气口(4)通过进气软管(5)与气控装置(6)的出气端连通,溶气筒(1)内分别固定有多组由增压筒(7)和减压筒(8)组成的溶气结构,增压筒(7)和减压筒(8)外直径等于溶气筒(1)的内直径,且增压筒(7)和减压筒(8)的内外直径相同,减压筒(8)两端开口且与增压筒(7)其中一端开口连通,增压筒(7)的另一端则为密闭端,增压筒(7)的密闭端边缘设置有多个倾斜的分流斜面(9),增压筒(7)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平行于增压筒(7)弧面的增压面(10),使增压面(10)与溶气筒(1)内侧壁之间形成较窄的增压通道,分流斜面(9)与增压面(10)个数相同,增压面(10)的进水端与分流斜面(9)连通,增压面(10)的出水端则通过增压筒(7)和减压筒(8)开口端留有的弧形进水口(11)与增压筒(7)和减压筒(8)内连通,增压筒(7)和减压筒(8)内连通形成减压通道,最前端的分流斜面(9)与进气口(4)相对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高效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溶气筒(1)和与溶气筒(1)两端分别连通的进水口(2)和出水口(3),溶气筒(1)靠近进水口(2)的部位连通有进气口(4),进气口(4)通过进气软管(5)与气控装置(6)的出气端连通,溶气筒(1)内分别固定有多组由增压筒(7)和减压筒(8)组成的溶气结构,增压筒(7)和减压筒(8)外直径等于溶气筒(1)的内直径,且增压筒(7)和减压筒(8)的内外直径相同,减压筒(8)两端开口且与增压筒(7)其中一端开口连通,增压筒(7)的另一端则为密闭端,增压筒(7)的密闭端边缘设置有多个倾斜的分流斜面(9),增压筒(7)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平行于增压筒(7)弧面的增压面(10),使增压面(10)与溶气筒(1)内侧壁之间形成较窄的增压通道,分流斜面(9)与增压面(10)个数相同,增压面(10)的进水端与分流斜面(9)连通,增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台东蛟
申请(专利权)人:台东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