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式辊状行走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899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包括:滚轮、箱体和固定轴,利用滚轮间隔贯穿并转动设置在固定轴上形成辊轴组,将辊轴组再间隔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开口端,将箱体的顶部安装在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的底部,并利用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与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外箱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排式辊状行走轮安装在移动平台的底部,并通过驱动轮的驱动使得所述排式辊状行走轮在管廊施工基坑内来回活动,并实现管廊施工的目的。所述排式辊状行走轮对称设置有多组,并间隔通过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安装在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外箱上,实现了移动平台通过驱动轮驱动行走,利用所述排式辊状行走轮稳定行走的目的。

Row roller walking wh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式辊状行走轮
本技术涉及辊状行走轮
,特别涉及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
技术介绍
管廊施工过程中,传统往往需要较多工人进行管廊的浇筑模进行搭建和施工,现代化自动生产则是利用移动平台对模板进行运送和搭建,大大提高了管廊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效率,同时还节省了工人数量;但是移动平台在移动过程中需要利用行走轮进行行走,否则仅仅是利用一个驱动轮进行驱动和一个行走轮进行行走则不能保证移动平台的稳定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用以实现移动平台能够稳定行走的目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包括:滚轮、箱体和固定轴,所述滚轮设置为多个,并间隔贯穿且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形成辊轴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辊轴组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且所述辊轴组高出所述箱体底部的开口,所述辊轴组用于移动平台进行行走;所述固定轴的两端贯穿所述箱体的内壁,并延伸至所述箱体的外侧壁,所述固定轴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箱体上。优选的,所述固定轴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轴承,所述滚轮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轴承的内圈和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外壁过盈配合,所述滚轮的轴心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轴承的外圈和所述滚轮的轴心设置的贯穿孔过盈配合。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装配孔,所述箱体顶部的装配孔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移动平台的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上。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各所述隔板用于将所述辊轴组间隔设在所述箱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外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结构的第二凹槽;所述滚轮靠近所述固定轴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和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各所述第二凹槽用于所述卡块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滚轮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多组第二连杆,各所述连杆均分别贯穿所述滚轮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连杆贯穿至所述第一凹槽的一端设有顶球。优选的,所述卡块两端的周向边沿设有第三导向面,所述第三导向面为倒角;所述第三导向面靠近所述卡块的周向外侧壁的一侧依次设有第二导向面和第一导向面,所述第二导向面和所述第三导向面相接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面和第一导向面相切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面位于所述卡块的周向外侧壁向下凹陷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面和所述卡块的周向外壁相切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面位于所述卡块的周向外侧壁向上凸起设置;所述第一导向面和第二导向面均设置为弧形倒角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套杆和第二套杆,所述第一套杆设置为空腔,且一端设有开口,所述第二套杆由所述开口插入所述第一套杆的空腔内;所述第一套杆远离开口的一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套杆插入所述空腔的一端。优选的,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至少设置有四个,并相互对称设在所述移动平台的底部,供所述移动平台位于管廊基坑内前后移动;所述辊轴组的轴向中心线和所述移动平台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优选的,所述卡块远离所述第一连杆的一侧设置为弧形凹槽,并和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口相匹配设置;所述弧形凹槽内嵌设有多个滚珠,各所述滚珠用于所述卡块顺利在所述第二凹槽内活动。有益效果:利用滚轮间隔贯穿并转动设置在固定轴上形成辊轴组,将辊轴组再间隔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开口端,将箱体的顶部安装在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的底部,并利用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与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外箱相互配合,使得所述排式辊状行走轮安装在移动平台的底部,并通过驱动轮的驱动使得所述排式辊状行走轮在管廊施工基坑内来回活动,并实现管廊施工的目的。所述排式辊状行走轮对称设置有多组,并间隔通过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安装在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外箱上,实现了移动平台通过驱动轮驱动行走,利用所述排式辊状行走轮稳定行走的目的;同时,利用将所述排式辊状行走轮设置在所述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上,通过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和度、水平斜度调节外箱进行高度或水平斜度进行调节,实现移动平台上表面的高度或水平斜度进行调节的目的,使得在管廊施工过程中,很方便的对移动平台上方所承载的模板进行高度或水平斜度调节的目的,减少人工进行调节造成施工时间过长的情况。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的隔板和箱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的卡块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的第一连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的第一导向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的滚珠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和移动平台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轴,2-箱体,3-滚轮,4-螺栓,5-隔板,6-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7-第二连杆,8-第一凹槽,9-顶球,10-第一连杆,11-卡块,12-第二凹槽,13-第二套杆,14-弹簧,15-第一套杆,16-空腔,17-第一导向面,18-第二导向面,19-第三导向面,20-滚珠,21-移动平台,22-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外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根据图1-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包括:滚轮3、箱体2和固定轴1,所述滚轮3设置为多个,并间隔贯穿并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1上,形成辊轴组;所述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辊轴组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内部,且所述辊轴组高出所述箱体2底部的开口,所述辊轴组用于移动平台进行行走;所述固定轴1的两端贯穿所述箱体2的内壁,并延伸至所述箱体2的外侧壁,所述固定轴1通过螺栓4固定在所述箱体2上。所述排式棍状行走轮至少设置有四个,并相互对称设在所述移动平台的底部,供所述移动平台位于管廊基坑内前后移动;所述辊轴组的轴向中心线和所述移动平台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工作原理:根据图8所示,利用滚轮间隔贯穿并转动设置在固定轴上形成辊轴组,将辊轴组再间隔设置在箱体底部的开口端,将箱体的顶部安装在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3)、箱体(2)和固定轴(1),/n所述滚轮(3)设置为多个,并间隔贯穿且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1)上,形成辊轴组;/n所述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辊轴组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内部,且所述辊轴组高出所述箱体(2)底部的开口,所述辊轴组用于移动平台进行行走;/n所述固定轴(1)的两端贯穿所述箱体(2)的内壁,并延伸至所述箱体(2)的外侧壁,所述固定轴(1)通过螺栓(4)固定在所述箱体(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滚轮(3)、箱体(2)和固定轴(1),
所述滚轮(3)设置为多个,并间隔贯穿且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1)上,形成辊轴组;
所述箱体(2)的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辊轴组间隔设置在所述箱体(2)的内部,且所述辊轴组高出所述箱体(2)底部的开口,所述辊轴组用于移动平台进行行走;
所述固定轴(1)的两端贯穿所述箱体(2)的内壁,并延伸至所述箱体(2)的外侧壁,所述固定轴(1)通过螺栓(4)固定在所述箱体(2)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轴承,所述滚轮(3)通过所述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1)上;
所述轴承的内圈和所述固定轴(1)的周向外壁过盈配合,
所述滚轮(3)的轴心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轴承的外圈和所述滚轮(3)的轴心设置的贯穿孔过盈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顶部设置有装配孔,所述箱体(2)顶部的装配孔通过螺栓(4)固定安装在移动平台(21)的高度、水平斜度调节内箱(6)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内间隔设置有多个隔板(5),各所述隔板(5)用于将所述辊轴组间隔设在所述箱体(2)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排式辊状行走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1)的周向外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环形结构的第二凹槽(12);
所述滚轮(3)靠近所述固定轴(1)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凹槽(8),所述第一凹槽(8)内设置有卡块(11),所述卡块(11)和所述第一凹槽(8)的槽底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杆(10);
各所述第二凹槽(12)用于所述卡块(11)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轴(1)上;
所述滚轮(3)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多组第二连杆(7),各所述连杆均分别贯穿所述滚轮(3)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振家
申请(专利权)人:海门市帕源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