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791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包括:壳体、盖板、电芯以及内层;所述盖板设置于壳体的上端开口处并与所述壳体形成一个腔体;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电芯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穿过所述盖板并朝向所述腔体外延伸;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均为导电材料,且所述盖板和所述正极极柱导电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负极极柱绝缘连接;所述内层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芯之间,所述内层包括重叠设置的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朝向所述壳体设置,所述导电层朝向所述电芯设置,且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负极极柱导电连接;解决了现有锂离子电池在被刺穿时易发生热失控的技术问题。

Lithium ion battery with safety prot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本技术涉及到电池的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日益重视,电动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被人们广泛关注,同时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不断的增加。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电池的总称,其具有能量密度大,平均输出电压高,自放电小,没有记忆效应。一般来说,电池会造成内部短路大多是因为受到了外部的冲击力或者是应力使电池的正、负极导通而发生短路;比如受到外部物品刺穿电池,使电池的正负极导通形成短路;当电池的内部发生短路时,电池内部通过巨大的短路电流,随之产生焦耳热,进而这种热量引起可燃性有机电解液发生反应,产生高温气体,最终导致热失控;发生热失控时,出现冒烟、起火,严重时发生破裂,甚至危及使用者的人身安全。目前没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在被如刺针刺穿之后,刺针在电池内部行进一段距离后刺穿电芯正、负极之间的隔膜,使得电芯的正、负极导通发生短路,电池内部迅速产生大量的热,由于电池处于密封状态,产生热量无法及时导出,积聚在电池内部的热量易使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电芯以及内层;/n所述盖板设置于壳体的上端开口处并与所述壳体形成一个腔体;/n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电芯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穿过所述盖板并朝向所述腔体外延伸;/n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均为导电材料,且所述盖板和所述正极极柱导电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负极极柱绝缘连接;/n所述内层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芯之间,所述内层包括重叠设置的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朝向所述壳体设置,所述导电层朝向所述电芯设置,且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负极极柱导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电芯以及内层;
所述盖板设置于壳体的上端开口处并与所述壳体形成一个腔体;
所述电芯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电芯的正极极柱和负极极柱穿过所述盖板并朝向所述腔体外延伸;
所述盖板和所述壳体均为导电材料,且所述盖板和所述正极极柱导电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负极极柱绝缘连接;
所述内层设置于所述壳体和所述电芯之间,所述内层包括重叠设置的导电层和绝缘层,所述绝缘层朝向所述壳体设置,所述导电层朝向所述电芯设置,且所述导电层与所述负极极柱导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密封圈和负极密封圈;所述正极密封圈为导电材料,所述负极密封圈为绝缘材料;所述正极密封圈套设于所述正极极柱并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正极极柱之间,所述负极密封圈套设于所述负极极柱并设置于所述盖板和所述负极极柱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安全防护结构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正极连接片和负极连接片,所述正极连接片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辉勇范亚飞朱静
申请(专利权)人: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