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696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驱动转盘枢转设置在机构支架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之间,连杆机构与驱动转盘相连,左弹簧阻尼机构一端与机构支架相连,另一端通过左驱动轴与连杆机构相连,右弹簧阻尼机构一端与机构支架相连,另一端通过右驱动轴与连杆机构相连,左驱动轴和右驱动轴分别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组件驱动配合;所述左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左轨道孔内,右驱动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壁和后侧壁的右轨道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储能操作机构,能实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快速转换,而且结构装配可靠。

Energy storage operating mechanism of 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许多重要场合都采用自动转换开关电器进行供电,是将负载电路从一路电源自动转换接至到另一电路的开关电器,因此对供电的连续性,可靠性有十分重要的要求,所有在紧急供电系统中产品的可靠性尤为重要。现有三段位旋转插入式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多存在以下问题:大多数产品分闸与合闸速度完全取决于驱动电机的转换速度,此类产品不能使触头快速接通和分断,导致接通与分断能力不高。灭弧室安装和固定结构复杂,灭弧效果不好,灭弧产生的高温气体不能及时排出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接触系统的动触头组件结构复杂,动触头的安装不可靠,影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作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能实现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的快速转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储能操作机构A包括机构支架1,设置在机构支架1的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之间的驱动转盘3、连杆机构、左弹簧阻尼机构61、右弹簧阻尼机构60、左驱动轴71和右驱动轴70,驱动转盘3枢转设置在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之间,连杆机构与驱动转盘3相连,左弹簧阻尼机构61一端与机构支架1相连,另一端通过左驱动轴71与连杆机构相连,右弹簧阻尼机构60一端与机构支架1相连,另一端通过右驱动轴70与连杆机构相连,左驱动轴71和右驱动轴70分别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组件30a驱动配合;所述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上均设有相对设置的左轨道孔15和右轨道孔14,左驱动轴7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的左轨道孔15内,右驱动轴7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的右轨道孔14内;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双分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一电源导通的方向R1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储能,当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过第一临界点后,右弹簧阻尼机构60释能,右弹簧阻尼机构60驱动右驱动轴70加速移动,右驱动轴70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第一电源合闸状态;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双分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二电源导通的方向R2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储能,当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过第二临界点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释能,左弹簧阻尼机构61驱动左驱动轴71加速移动,左驱动轴71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第二电源合闸状态。优选的,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第一电源合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储能,当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过第一临界点后,右弹簧阻尼机构60释能,右弹簧阻尼机构60驱动右驱动轴70加速移动,右驱动轴70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分断第一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双分闸状态;所述储能操作机构处于第二电源合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储能,当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过第二临界点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释能,左弹簧阻尼机构61驱动左驱动轴71加速移动,左驱动轴71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分断第二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双分闸状态。优选的,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右驱动杆40、左驱动杆41、右连杆50和左连杆51;所述右驱动杆40一端与驱动转盘3相连,另一端通过右驱动轴70与右连杆50一端、右弹簧阻尼机构60一端铰接,右弹簧阻尼机构60另一端与机构支架1相连,左驱动杆41一端与驱动转盘3相连,另一端通过左驱动轴71与左连杆51一端、左弹簧阻尼机构61一端铰接,左弹簧阻尼机构61另一端与机构支架1相连,右连杆50另一端通过铰接轴52与左连杆51另一端铰接,铰接轴52的两端分别与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相连;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双分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右驱动杆40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储能,当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过第一临界点后,右弹簧阻尼机构60释能,右弹簧阻尼机构60驱动右驱动轴70加速移动,右驱动轴70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第一电源合闸状态;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双分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左驱动杆41驱动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储能,当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过第二临界点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释能,左弹簧阻尼机构61驱动左驱动轴71加速移动,左驱动轴71驱动动触头机构3a快速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第二电源合闸状态。优选的,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第一电源合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右驱动杆40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储能,当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过第一临界点后,右弹簧阻尼机构60驱动右驱动轴70加速移动,右驱动轴70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分断第一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双分闸状态;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第二电源合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左驱动杆41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储能,当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过第二临界点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释能,左弹簧阻尼机构61驱动左驱动轴71快速移动,左驱动轴71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分断第二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双分闸状态。优选的,所述右驱动杆40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右驱动杆前端和右驱动杆后端,右驱动杆前端设有右腰形孔400,右驱动杆后端通过右驱动轴70与右弹簧阻尼机构60一端铰接;所述左驱动杆4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左驱动杆前端和左驱动杆后端,左驱动杆前端设有左腰形孔410,左驱动杆后端通过左驱动轴71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铰接;所述驱动转盘3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右曲柄30和左曲柄31,右曲柄30插装在右腰形孔400内且右曲柄30能在右腰形孔400内往复移动,左曲柄31插装在左腰形孔410内且左曲柄31能在左腰形孔410内往复移动。优选的,所述右弹簧阻尼机构60、右驱动杆40、右连杆50、右驱动轴70均位于铰接轴52和驱动转盘3的旋转中心的连接线一侧,左弹簧阻尼机构61、左驱动杆41、左连杆51、左驱动轴71均位于铰接轴52和驱动转盘3的旋转中心的连接线另一侧。优选的,所述右弹簧阻尼机构60包括右弹簧602、右弹簧支架601和右枢轴604,右弹簧支架601包括设置在其一端沿右弹簧支架601轴向延伸的右支架腰形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储能操作机构(A)包括机构支架(1),设置在机构支架(1)的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之间的驱动转盘(3)、连杆机构、左弹簧阻尼机构(61)、右弹簧阻尼机构(60)、左驱动轴(71)和右驱动轴(70),驱动转盘(3)枢转设置在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之间,连杆机构与驱动转盘(3)相连,左弹簧阻尼机构(61)一端与机构支架(1)相连,另一端通过左驱动轴(71)与连杆机构相连,右弹簧阻尼机构(60)一端与机构支架(1)相连,另一端通过右驱动轴(70)与连杆机构相连,左驱动轴(71)和右驱动轴(70)分别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组件(30a)驱动配合;/n所述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上均设有相对设置的左轨道孔(15)和右轨道孔(14),左驱动轴(7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的左轨道孔(15)内,右驱动轴(7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的右轨道孔(14)内;/n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双分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一电源导通的方向R1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储能,当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过第一临界点后,右弹簧阻尼机构(60)释能,右弹簧阻尼机构(60)驱动右驱动轴(70)加速移动,右驱动轴(70)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第一电源合闸状态;/n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双分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二电源导通的方向R2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储能,当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过第二临界点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释能,左弹簧阻尼机构(61)驱动左驱动轴(71)加速移动,左驱动轴(71)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第二电源合闸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储能操作机构(A)包括机构支架(1),设置在机构支架(1)的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之间的驱动转盘(3)、连杆机构、左弹簧阻尼机构(61)、右弹簧阻尼机构(60)、左驱动轴(71)和右驱动轴(70),驱动转盘(3)枢转设置在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之间,连杆机构与驱动转盘(3)相连,左弹簧阻尼机构(61)一端与机构支架(1)相连,另一端通过左驱动轴(71)与连杆机构相连,右弹簧阻尼机构(60)一端与机构支架(1)相连,另一端通过右驱动轴(70)与连杆机构相连,左驱动轴(71)和右驱动轴(70)分别与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动触头组件(30a)驱动配合;
所述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上均设有相对设置的左轨道孔(15)和右轨道孔(14),左驱动轴(7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的左轨道孔(15)内,右驱动轴(7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的右轨道孔(14)内;
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双分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一电源导通的方向R1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储能,当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过第一临界点后,右弹簧阻尼机构(60)释能,右弹簧阻尼机构(60)驱动右驱动轴(70)加速移动,右驱动轴(70)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第一电源合闸状态;
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双分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二电源导通的方向R2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储能,当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过第二临界点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释能,左弹簧阻尼机构(61)驱动左驱动轴(71)加速移动,左驱动轴(71)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第二电源合闸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第一电源合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储能,当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过第一临界点后,右弹簧阻尼机构(60)释能,右弹簧阻尼机构(60)驱动右驱动轴(70)加速移动,右驱动轴(70)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分断第一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双分闸状态;
所述储能操作机构处于第二电源合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连杆机构驱动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储能,当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过第二临界点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释能,左弹簧阻尼机构(61)驱动左驱动轴(71)加速移动,左驱动轴(71)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分断第二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双分闸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右驱动杆(40)、左驱动杆(41)、右连杆(50)和左连杆(51);所述右驱动杆(40)一端与驱动转盘(3)相连,另一端通过右驱动轴(70)与右连杆(50)一端、右弹簧阻尼机构(60)一端铰接,右弹簧阻尼机构(60)另一端与机构支架(1)相连,左驱动杆(41)一端与驱动转盘(3)相连,另一端通过左驱动轴(71)与左连杆(51)一端、左弹簧阻尼机构(61)一端铰接,左弹簧阻尼机构(61)另一端与机构支架(1)相连,右连杆(50)另一端通过铰接轴(52)与左连杆(51)另一端铰接,铰接轴(52)的两端分别与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相连;
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双分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右驱动杆(40)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储能,当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过第一临界点后,右弹簧阻尼机构(60)释能,右弹簧阻尼机构(60)驱动右驱动轴(70)加速移动,右驱动轴(70)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导通第一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第一电源合闸状态;
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双分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左驱动杆(41)驱动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储能,当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过第二临界点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释能,左弹簧阻尼机构(61)驱动左驱动轴(71)加速移动,左驱动轴(71)驱动动触头机构(3a)快速导通第二电源和负载,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第二电源合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第一电源合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二电源导通方向R2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右驱动杆(40)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使右弹簧阻尼机构(60)储能,当右弹簧阻尼机构(60)摆动过第一临界点后,右弹簧阻尼机构(60)驱动右驱动轴(70)加速移动,右驱动轴(70)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分断第一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双分闸状态;
所述储能操作机构(A)处于第二电源合闸状态时,外力使驱动转盘(3)向第一电源导通方向R1转动,驱动转盘(3)通过左驱动杆(41)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使左弹簧阻尼机构(61)储能,当左弹簧阻尼机构(61)摆动过第二临界点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释能,左弹簧阻尼机构(61)驱动左驱动轴(71)快速移动,左驱动轴(71)驱动动触头组件(30a)快速分断第二电源和负载,使储能操作机构(A)进入双分闸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驱动杆(40)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右驱动杆前端和右驱动杆后端,右驱动杆前端设有右腰形孔(400),右驱动杆后端通过右驱动轴(70)与右弹簧阻尼机构(60)一端铰接;所述左驱动杆(4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左驱动杆前端和左驱动杆后端,左驱动杆前端设有左腰形孔(410),左驱动杆后端通过左驱动轴(71)与左弹簧阻尼机构(61)铰接;
所述驱动转盘(3)包括设置在其上的右曲柄(30)和左曲柄(31),右曲柄(30)插装在右腰形孔(400)内且右曲柄(30)能在右腰形孔(400)内往复移动,左曲柄(31)插装在左腰形孔(410)内且左曲柄(31)能在左腰形孔(410)内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弹簧阻尼机构(60)、右驱动杆(40)、右连杆(50)、右驱动轴(70)均位于铰接轴(52)和驱动转盘(3)的旋转中心的连接线一侧,左弹簧阻尼机构(61)、左驱动杆(41)、左连杆(51)、左驱动轴(71)均位于铰接轴(52)和驱动转盘(3)的旋转中心的连接线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弹簧阻尼机构(60)包括右弹簧(602)、右弹簧支架(601)和右枢轴(604),右弹簧支架(601)包括设置在其一端沿右弹簧支架(601)轴向延伸的右支架腰形孔(603),右枢轴(604)插装在右支架腰形孔(603)内且两端分别与前侧壁(10)、后侧壁(11)相连,右弹簧(602)套设在右弹簧支架(601)上,一端与右枢轴(604)相连,另一端与右弹簧支架(601)的与右驱动杆(40)铰接的一端相连;
所述左弹簧阻尼机构(61)包括左弹簧(612)、左弹簧支架(611)和左枢轴(614),左弹簧支架(611)包括设置在其一端沿左弹簧支架(611)轴向延伸的左支架腰形孔(613),左枢轴(614)插装在左支架腰形孔(613)内且两端分别与前侧壁(10)、后侧壁(11)相连,左弹簧(612)套设在左弹簧支架(611)上,一端与左枢轴(614)相连,另一端与左弹簧支架(611)的与左驱动杆(41)铰接的一端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储能操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壁(10)和后侧壁(11)的中部两端分别设有左安装臂(18)和右安装臂(17),前侧壁(10)的左安装臂(18)、右安装臂(17)分别与后侧壁(11)的左安装臂(18)、右安装臂(17)相对设置,左枢轴(6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左安装臂(18)相连,右枢轴(60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右安装臂(17)相连。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体洪诗长郭德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