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位式贴片电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652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位式贴片电位器,当转动芯轴以带动电刷转动后,第一弹簧可以对芯轴施加作用力,以使得芯轴回转复位,当轴向移动芯轴以带动电刷移动后,第二弹簧可以对芯轴施加作用力,以使得芯轴移动复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当转动或移动芯轴以带动电刷移动后,芯轴可以自动复位。

A reset type chip potentiome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位式贴片电位器
本技术涉及电位器
,具体是一种复位式贴片电位器。
技术介绍
电位器通常由电阻体和可移动的电刷组成,当电刷沿电阻体移动时,在输出端即获得与位移量成一定关系的电阻值或电压,目前的电位器,当通过转动或移动芯轴以带动电刷移动后,芯轴无法自动复位,这就需要手动将芯轴复位,从而使得芯轴复位后定位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复位式贴片电位器,其使得当转动或移动芯轴以带动电刷移动后,芯轴可以自动复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复位式贴片电位器,它包括一壳体,壳体上设置有一芯轴、一转盘、一电刷、一第一弹簧、一套管、一第二弹簧和一线路板;芯轴可活动的设置在壳体上,转盘与芯轴的一端固定连接,电刷与转盘相连接,线路板上设置有输入端、输出端和由贴片电阻组成的电阻区域,电刷上设置有导电触点,电刷的导电触点与线路板的电阻区域接触,电刷用于通过转动以调节线路板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电阻值;芯轴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一沿芯轴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安装孔,套管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安装孔内,套管的一端位于安装孔内,套管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孔外,套管的位于安装孔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端盖,第一弹簧位于安装孔和套管内,第一弹簧的一端安装孔的孔底部相抵,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端盖相抵,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弧形壁,弧形壁围绕芯轴设置,端盖与弧形壁相抵,弧形壁具有一与芯轴的轴线的垂直距离较远的第一定位点和至少一与芯轴的轴线的垂直距离较近的第二定位点;第二弹簧位于转盘与线路板之间,第二弹簧与芯轴同轴线设置,第二弹簧的一端与转盘相抵,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线路板相抵。作为优选,所述的弧形壁具有两个与芯轴的轴线的垂直距离较近的第二定位点,两个第二定位点分别位于弧形壁的两端,第一定位点位于弧形壁的中间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的端盖具有一平面和一球形面,端盖的平面与套管的端部相连接,端盖的球形面与弧形壁相抵。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多个卡扣,线路板上设置有多个扣槽,卡扣与扣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卡扣均与相对应的扣槽扣接配合。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多个铆接件,线路板上设置有多个铆接孔,铆接件与铆接孔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铆接件均铆压固定在相对应的铆接孔内。作为优选,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座,每个固定座内均设置有一螺母,每个固定座上设置有一用于穿过螺栓以使螺栓旋合在螺母上的通孔。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本技术的复位式贴片电位器使用时,当转动芯轴以带动电刷转动后,第一弹簧可以对芯轴施加作用力,以使得芯轴回转复位,当轴向移动芯轴以带动电刷移动后,第二弹簧可以对芯轴施加作用力,以使得芯轴移动复位,这样,本技术的复位式贴片电位器使得当转动或移动芯轴以带动电刷移动后,芯轴可以自动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3是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由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复位式贴片电位器,它包括一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一芯轴2、一转盘3、一电刷4、一第一弹簧5、一套管6、一第二弹簧7和一线路板8。芯轴2可活动的设置在壳体1上,使得芯轴2可以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和轴向移动,转盘3与芯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电刷4与转盘3通过铆接固定,以使得转盘3可以带动电刷4同步转动,线路板8上设置有输入端、输出端和由贴片电阻组成的电阻区域,电阻区域设置于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电刷4上设置有导电触点,电刷4的导电触点与线路板8的电阻区域接触,电刷4用于通过转动以调节线路板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电阻值,从而使得在电刷4转动一定角度后线路板8输出相应的电信号。芯轴2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安装座201,安装座201上设置有一沿芯轴2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安装孔202,安装孔202设置于安装座201的背离芯轴2的一表面上,套管6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安装孔202内,也就是说套管6可沿安装孔202的轴线方向来回移动,套管6的一端位于安装孔202内,套管6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孔202外,也就是说套管6的一部分伸出于安装孔202外,套管6的位于安装孔202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端盖601,第一弹簧5位于安装孔202和套管6内,也就是说套管6是套置在第一弹簧5上的,第一弹簧5的一端安装孔202的孔底部相抵,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端盖601相抵,从而使得第一弹簧5对端盖601施加推力,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弧形壁101,弧形壁101围绕芯轴2设置,端盖601与弧形壁101相抵,弧形壁101具有一与芯轴2的轴线的垂直距离较远的第一定位点102和至少一与芯轴2的轴线的垂直距离较近的第二定位点103,也就是说该弧形壁101并非圆弧形,弧形壁101的各个部分与芯轴2的轴线的垂直距离是不相同的,从而使得当芯轴2转动以带动安装座201同步转动时,端盖601沿着弧形壁101滑动,在端盖601沿弧形壁101滑动时,第一弹簧5进行伸缩运动以带动端盖601移动。第二弹簧7位于转盘3与线路板8之间,第二弹簧7与芯轴2同轴线设置,第二弹簧7的一端与转盘3相抵,第二弹簧7的另一端与线路板8相抵,电刷4为圆环状,电刷4套置在第二弹簧7上,电刷4不与第二弹簧7接触。所述的弧形壁101具有两个与芯轴2的轴线的垂直距离较近的第二定位点103,两个第二定位点103分别位于弧形壁101的两端,第一定位点102位于弧形壁101的中间位置,这样,当芯轴2复位时,套管6的端盖601是抵在第一定位点102上的,当需要转动芯轴2时,芯轴2可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芯轴2转动到最大角度后,套管6的端盖601抵在第二定位点103上,从而使得芯轴2两个方向都可以转动,便于该电位器的使用。所述的端盖601具有一平面和一球形面,端盖601的平面与套管6的端部相连接,端盖601的球形面与弧形壁101相抵,这样,芯轴2在转动时,端盖601的球形面与弧形壁101之间的摩擦力较小。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四个卡扣104,线路板8上设置有四个扣槽801,卡扣104与扣槽801一一对应设置,每个卡扣104均与相对应的扣槽801扣接配合,从而方便壳体1与线路板8的拆装。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两个铆接件105,线路板8上设置有两个铆接孔802,铆接件105与铆接孔80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铆接件105均铆压固定在相对应的铆接孔802内,铆接件105是通过热压的方式固定在铆接孔802内的,通过铆接固定使得壳体1与线路板8之间的连接强度较高。所述的壳体1上设置有两个固定座106,每个固定座106内均设置有一螺母108,每个固定座106上设置有一用于穿过螺栓以使螺栓旋合在螺母108上的通孔107,这样,在将该电位器安装到设备上时,可以将连接在设备上的螺栓穿过通孔107旋合在螺母108上,从而将该电位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位式贴片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一芯轴(2)、一转盘(3)、一电刷(4)、一第一弹簧(5)、一套管(6)、一第二弹簧(7)和一线路板(8);/n芯轴(2)可活动的设置在壳体(1)上,转盘(3)与芯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电刷(4)与转盘(3)相连接,线路板(8)上设置有输入端、输出端和由贴片电阻组成的电阻区域,电刷(4)上设置有导电触点,电刷(4)的导电触点与线路板(8)的电阻区域接触,电刷(4)用于通过转动以调节线路板(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电阻值;/n芯轴(2)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安装座(201),安装座(201)上设置有一沿芯轴(2)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安装孔(202),套管(6)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安装孔(202)内,套管(6)的一端位于安装孔(202)内,套管(6)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孔(202)外,套管(6)的位于安装孔(202)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端盖(601),第一弹簧(5)位于安装孔(202)和套管(6)内,第一弹簧(5)的一端安装孔(202)的孔底部相抵,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端盖(601)相抵,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弧形壁(101),弧形壁(101)围绕芯轴(2)设置,端盖(601)与弧形壁(101)相抵,弧形壁(101)具有一与芯轴(2)的轴线的垂直距离较远的第一定位点(102)和至少一与芯轴(2)的轴线的垂直距离较近的第二定位点(103);/n第二弹簧(7)位于转盘(3)与线路板(8)之间,第二弹簧(7)与芯轴(2)同轴线设置,第二弹簧(7)的一端与转盘(3)相抵,第二弹簧(7)的另一端与线路板(8)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位式贴片电位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一芯轴(2)、一转盘(3)、一电刷(4)、一第一弹簧(5)、一套管(6)、一第二弹簧(7)和一线路板(8);
芯轴(2)可活动的设置在壳体(1)上,转盘(3)与芯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电刷(4)与转盘(3)相连接,线路板(8)上设置有输入端、输出端和由贴片电阻组成的电阻区域,电刷(4)上设置有导电触点,电刷(4)的导电触点与线路板(8)的电阻区域接触,电刷(4)用于通过转动以调节线路板(8)的输入端和输出端之间电阻值;
芯轴(2)的外壁上设置有一安装座(201),安装座(201)上设置有一沿芯轴(2)的径向方向设置的安装孔(202),套管(6)可轴向移动的设置在安装孔(202)内,套管(6)的一端位于安装孔(202)内,套管(6)的另一端位于安装孔(202)外,套管(6)的位于安装孔(202)外的一端上固定设置有一端盖(601),第一弹簧(5)位于安装孔(202)和套管(6)内,第一弹簧(5)的一端安装孔(202)的孔底部相抵,第一弹簧(5)的另一端与端盖(601)相抵,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弧形壁(101),弧形壁(101)围绕芯轴(2)设置,端盖(601)与弧形壁(101)相抵,弧形壁(101)具有一与芯轴(2)的轴线的垂直距离较远的第一定位点(102)和至少一与芯轴(2)的轴线的垂直距离较近的第二定位点(103);
第二弹簧(7)位于转盘(3)与线路板(8)之间,第二弹簧(7)与芯轴(2)同轴线设置,第二弹簧(7)的一端与转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迪军刘家文江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永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