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振昌专利>正文

有氧电热快速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486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有氧电热的发热体新材料低膨胀,耐高温,不开裂,水电分离,杜绝二次污染,开水随开随热,超小型结构,超滤处理器(37)直接引用自来水的有氧电热快速开水器,可持续不断快速提供开水,其超小型加热器(10),超小型开水容器(5),这三个部件组成的贯通循环开水系统,组合后可使电热功率、效率翻一番,整机电路由控制箱(1),全自动控制的温度传感器(7),进水电磁阀(8),循环电磁阀(13),循环泵(17),上下限容器容量液位传感器(3),进水泵(4)等组成的水电温度显示同步联动,断水断电,自动循环复始,恒定温度95~97℃,无贮水箱预热,不会干烧,空化隔热保温。(*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氧电热的发热体新材料低膨胀,耐高温,不开裂,水电分离,杜绝二次污染,开水随开随热,超小型结构,超滤处理洁净自来水,省时省电,水电温度显示同步联动,断水断电,自动循环复始,恒定温度95~100℃,无贮水箱预热,不会干烧,空化隔热保温,节约能源,直接引用自来水的有氧电热快速开水器。其超小型加热器和超小型开水容器、超滤处理器等三个部件组成,贯通循环开水系统,可使电热功率提高效率翻一番,全自动控制,可持续不断快速提供开水。目前国内外颇多的电热开水器和电热饮水器,普遍是无氧贮水式结构,尽是贮水箱大小而异,功率0.6-30KW,均是传统方式,技术陈旧,却无优化的结构。许多年来,电热开水器实践证明,都存在着不可提升的电热棒在水中预热,安全性能差,由于水电不分,电热棒在水中压降为110℃,热效率降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但应该看到电热棒在水中加热结垢的一大难题,始终未见提升技术的方案,特别是水分子矿物质含量较高的水质,电热棒更容易结垢,降低了热效率,甚至许多厂家采用磁场消除垢的企业误区。另一方面贮水式内胆沉积污垢,滋生病毒细菌,红虫等孳生地,而持续不断加热,水的氢键分子成为硬度的水分子,这种水分子滋生亚硝酸盐还原为无影的“杀手”—亚硝胺,亚硝胺是一种致癌物质,有害的饮用水,给人们带来了健康的祸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弊端,优化电热开水器结构,无氧预热提升为有氧直热方式,而有氧直热务必优化电热的水电分离结构,象锅炉水一样,发热器匹配导热系数低的空化保温和新材料命名为高性能陶瓷(A1A11taQ5)发热体,组合超滤处理器,使自来水洁净煮沸,成为绝色饮用水。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取代了传统开关,采用了液位传感器和高灵敏度的温度传感器控制总电源,不尽数字联动容器容量的上下限液位控制,克服了连续多次加热煮沸水,从而,杜绝了饮用水二次污染,无沉积污垢滋生病毒细菌的隐患。本专利技术再一个目的,引用普通自来水,采用了超滤、液膜分离技术,活性层组成的处理器,从而,使自来水通过超滤处理器的洁净水,输入加热器快速加热煮沸的饮用水。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由全不锈钢或塑料外壳上下盖,超滤处理器,超小型加热器和超小型容器贯通出水系统,电路控制系统由温度显示器,容器容量上下限液位控制器,开水自动出水驱动系统等组成。上盖的下端连接螺母与下盖对中的螺孔,并用4只螺钉固定,在下盖的基板下端部位安装超小型加热器,加热器上端安装超小型开水容器,这二个部件之间,在左端焊接短接贯通,短接的下端安装循环电磁阀,循环电磁阀一端安装循环泵,泵的另一端安装进水管贯通,进水管左端贯通加热器,同在进水管另一端安装进水电磁阀一端的进水管安装超滤处理器,超滤处理器另一端安装软管,贯通自来水龙头。在超小型开水容器左侧焊接开水出水管,出水管一端安装出水泵,出水泵的另一端安装出水管出水,同在出水泵的一端同轴微型马达,马达引出低电平电源线焊接,低电平电源线引出的下端固定在开水容器正面外壳的轻触键,轻触键杯子触发下流水,开水容器的中间端底部设置的沉积物管,沉积物管的中间端设置密封盖,密封盖中间下端部位设置的拱顶杆,在拱顶杆作用下排放沉积物,拱顶杆一侧焊接蒸气排放管,贯通沉积物管排放积物,同在出水泵上端部位安装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部件分别由温度显示器、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开水容器的底端,液位传感器安装在开水容器的顶端,加热器和开水容器的部件全周面护套隔热保温盖。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超小型开水容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超小型加热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图4中的发热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超滤处理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电路控制原理图。附图中的编号名称为电路控制箱1、上盖2、液位传感器3、出水泵4、开水容器5、轻触键6、温度传感器7、进水电磁阀8、下盖9、加热器10、护套保温盖11、密封盖12、循环电磁阀13、显示屏贴面14、出水管15、滴水盒16、循环泵17、拱顶杆18、蒸气排放管19、短接20、沉积物管21、隔热复合盖22、加热器串接管23、压盖24、内循环套筒25、内螺栓管26、外套管27、外螺栓管28、发热体29、隔热保温盖30、绝缘片31、绝缘盖32、发热架双向螺栓33、电阻丝34、上引线柱35、下引线柱36、超滤处理器37、超滤处理器外壳38、分离纤维管39、液膜40、污物渗透管41、螺栓42、闷头43。根据图1组装顺序,基板下盖(9),(9)的基板上安装超小型加热器(10),加热器(10)的上端安装超小型开水容器(5),(5)的底端左侧与加热器(10)的出水贯通焊接短接(20),短接(20)的下端安装循环电磁阀(13),(13)的另一端安装循环泵(17),(17)的一端安装循环管贯通加热器(10),(10)的前端安装进水电磁阀(8),(8)的另一端安装进水管,进水管一端安装超滤处理器(37),(37)的另一端安装软管贯通自来水龙头。在开水容器(5)的左侧下端焊接开水出水管,另一端安装出水泵(4),(4)的另一端安装出水管出水端,同在出水泵(4)的一端同轴微型马达引出低电平电源线焊接,低电平电源线引出线下端固定在开水容器(5)的下端外壳(2)的轻触键(6),开水容器(5)的中间端底部设置的沉积物管,管中设置密封盖(12),(12)的中间下端设置的拱项杆(18),(18)的拱杆作用下排除沉积物,同在(18)的一侧焊接蒸气排放管(19)。在出水泵(4)的上端部位安装电路控制箱(1),控制箱(1)引出的温度显示屏和温度传感器(7),(7)的安装在开水容器(5)的底端,液位传感器(3),(3)的安装在开水容器(5)的顶端,加热器(10),开水容器(5)的全周面护套隔热保温盖(11),上盖(2),(2)的下端连接螺母与下盖(9)对中的螺孔,并用4只螺钉固定。根据图2组装顺序,正面上端显示屏贴面(14),(14)的材料PVC制成透明图字黑底嵌入孔穴内,显示屏贴面(14)的下方中间端设置出水管(15),(15)的定位用1只大螺母固定,在(15)的下方中间端设置外壳下面的轻触键(6),(6)的定位用1只螺母固定,在(6)的下方底端设置抽屉滴水盒(16),(16)的材料采用金属或塑料制成。根据图3组装顺序,开水容器(5)呈矩形或园锥体,(5)的顶上方左端焊接蒸气排放管(19),(19)的另一端焊接沉积物管(21),(21)的上端焊接开水容器(5)的底端,在(5)的左侧底端焊接短接(20),(20)的另一端贯通加热器(10)。根据图4加热器部件组装顺序,由内螺栓管(26),(26)的焊接内循环套筒(25),(25)的外圈焊接外螺栓管(28),(28)的焊接外套筒(27),发热体(29),(29)的组件安装内循环套筒(25)与外螺栓管(28)之间,内循环套筒(25)的顶端安装压盖(24),外套筒(27)的一侧焊接加热器串接管(23),压盖(24)的中间端安装隔热复合盖(22),在外套筒(27)的全周面护套隔热保温盖(30)。根据图5为图4中的发热体(29)的材料为高性能陶瓷(AIAIITAQ5),主要钛、铝、硅、镁---等8种分子成分组成的2个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氧电热的发热体新材料,低膨胀,耐高温,不开裂,水电分离,杜绝二次污染,开水随开随热,持续不断快速提供开水,可直接引用普通自来水的有氧电热快速开水器,其特征是超小型结构,超滤处理器(37),超小型加热器(10),超小型开水容器(5),这三个部件组成的贯通循环开水系统,电路控制箱(1),由全自动控制的温度传感(7),进水电磁阀(8),循环电磁阀(13),循环泵(17),上下限容器容量液位传感器(3),进水泵(4)等组成的水电温度显示同步联动,断水断电,自动循环复始,空化隔热保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振昌
申请(专利权)人:唐振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