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43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其中,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包括:底座,具有容置腔以及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敞口,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分隔结构,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成内腔与具有所述敞口的外腔,所述分隔结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外腔;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安装于所述内腔;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内腔设置加热片,与电源连接后加热片被加热,通过热传递,将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从而去除报警装置上的雾气、凝露,使周围环境变得干燥,进而避免报警器短路误报。

Heating and moisture-proof fire alarm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监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火灾报警器被运用到各种场所,但由于环境潮湿,造成报警器短路或者误报的情况时有发生,故而急需解决因潮湿而造成报警器短路或者误报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旨在解决因潮湿而造成报警器短路误报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包括:底座,具有容置腔以及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敞口,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分隔结构,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成内腔与具有所述敞口的外腔,所述分隔结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外腔;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安装于所述内腔;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内腔。可选地,所述分隔结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容置腔,所述侧板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抵接,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端相邻的两端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抵接,所述侧板、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以及容置腔的底壁围成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侧板背向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侧板设有所述通孔,所述内腔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导流槽底壁的一端形成有安装口;盖板,盖设所述安装口。可选地,所述分隔结构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容置腔的底壁以及位于两所述侧板之间的容置腔的侧壁围成所述内腔。可选地,所述导流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容置腔的深度。可选地,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容置腔的底壁的板面。可选地,所述盖板设有定位孔,所述底座还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面,所述定位柱穿设所述定位孔。可选地,所述底座还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位于所述内腔,所述加强筋连接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底座。可选地,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供所述加热片、所述报警器与电源电连接的导线穿过。可选地,所述接线孔内侧壁设有螺纹,所述螺纹用于连接穿线防水接头,所述穿线防水接头用于连接所述导线。可选地,所述接线孔连通所述导流槽。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具有容置腔的底座,设置分隔结构将容置腔分为内腔和外腔,在内腔设置加热片和报警器,与电源连接后加热片被加热,加热片被加热后通过热传递,将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从而去除报警装置上的雾气、凝露,使周围环境变得干燥,进而避免报警器短路误报;内腔具有通孔,外腔具有敞口,如若火灾发生时,烟雾从敞口经过通孔进入内腔,触发报警装置报警,从而警示人们发生火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盖板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该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包括:底座100,具有容置腔110以及连通所述容置腔110的敞口111,所述容置腔110内设有分隔结构120,以将所述容置腔110分隔成内腔122与具有所述敞口111的外腔123,所述分隔结构120设有通孔121,所述通孔121连通所述内腔122与所述外腔123;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安装于所述内腔122;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内腔122。具体地,底座100大体为圆柱形,中空形成容置腔110,底座100的一个端面形成容置腔110的敞口111,容置腔110内设置分隔结构120,分隔结构120将容置腔110分成内腔122和外腔123,外腔123具有敞口111,分隔结构120上设有通孔121,通孔121连通内腔122和外腔123,报警器和加热片设置在内腔122中,当周围环境发生火灾时,烟雾从敞口111进入外腔123,经过通孔121进入内腔122从而触发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加热片连通电源后被加热,加热片温度升高通过热传递可以将内腔122、外腔123以及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周围环境温度升高,使周围黄精空气变得干燥,而且还能去除报警器以及线路上的凝露、雾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00为圆柱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长方体形,本技术对底座100的形状不作限制。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设置具有容置腔110的底座100,设置分隔结构120将容置腔110分为内腔122和外腔123,在内腔122设置加热片和报警器,与电源连接后加热片被加热,加热片被加热后通过热传递,将周围环境的温度升高,从而去除报警装置上的雾气、凝露,使周围环境变得干燥,进而避免报警器短路误报;内腔122具有通孔121,外腔123具有敞口111,如若火灾发生时,烟雾从敞口111经过通孔121进入内腔122,触发报警装置报警,从而警示人们发生火灾。进一步,请结合参照图1、图2,在本实施中,所述分隔结构120包括:侧板124,所述侧板124位于所述容置腔110,所述侧板124具有第一端125,所述第一端125与所述容置腔110的底壁抵接,所述侧板124与所述第一端125相邻的两端与所述容置腔110的侧壁抵接,所述侧板124、所述容置腔110的侧壁以及容置腔110的底壁围成导流槽130,所述导流槽130位于所述侧板124背向所述内腔122的一侧,所述侧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具有容置腔以及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敞口,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分隔结构,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成内腔与具有所述敞口的外腔,所述分隔结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外腔;/n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安装于所述内腔;/n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具有容置腔以及连通所述容置腔的敞口,所述容置腔内设有分隔结构,以将所述容置腔分隔成内腔与具有所述敞口的外腔,所述分隔结构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内腔与所述外腔;
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安装于所述内腔;
报警器,所述报警器安装于所述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包括:
侧板,所述侧板位于所述容置腔,所述侧板具有第一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容置腔的底壁抵接,所述侧板与所述第一端相邻的两端与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抵接,所述侧板、所述容置腔的侧壁以及容置腔的底壁围成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位于所述侧板背向所述内腔的一侧,所述侧板设有所述通孔,所述内腔在所述侧板远离所述导流槽底壁的一端形成有安装口;
盖板,盖设所述安装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防潮火灾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结构包括两个相互间隔设置的所述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容置腔的底壁以及位于两所述侧板之间的容置腔的侧壁围成所述内腔。


4.如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腾源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