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滤光片切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25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摄像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新型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其内侧壁的固定框,所述壳体的底面几何中间心位置处开设有透光孔,所述固定框上水平对称嵌设固定有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所述壳体的内壁一侧长边具有限位条,所述壳体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在需要对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进行切换时,启动马达,马达转动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上的连接机构带动固定框进行滑动,实现对固定框上的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切换的目的,在切换完毕后,在螺杆上的螺纹作用下,连接机构不会发生滑动,有效防止人为抖动造成固定框晃动,位置较为稳固,可提高镜头取景的稳定性。

New filter switch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滤光片切换器
本技术属于摄像设备
,具体涉及新型滤光片切换器。
技术介绍
滤光片用来选取所需辐射波段的光学器件。滤光片的一个共性,就是没有任何滤光片能让天体的成像变得更明亮,因为所有的滤光片都会吸收某些波长,从而使物体变得更暗,通过滤光片切换器切换不同的滤光片,以达到不同的滤光效果。原有的摄像机内的滤光片切换器在切换滤光片时,均采用齿轮直接啮合传动的方式,由于齿轮啮合存在间隙,在人为剧烈抖动时,滤光片在切换完毕后容易发生晃动,稳定性较差,导致取景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新型滤光片切换器,具有移动稳定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型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其内侧壁的固定框,所述壳体的底面几何中间心位置处开设有透光孔,所述固定框上水平对称嵌设固定有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所述壳体的内壁一侧长边具有限位条,所述壳体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壳体的内壁还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短边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转动连接,且所述螺杆位于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限位条的一侧长边,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所述螺杆靠近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板,且固定连接有伞齿轮,所述伞齿轮与所述直齿轮啮合,且所述直齿轮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螺杆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螺杆上传动连接有连接机构,所述固定框的一侧滑动在所述限位条上,所述固定框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马达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传动块,所述传动块与所述螺杆螺接,且在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滑动,所述连接机构上开设有第二阶梯槽,所述第二阶梯槽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直线等距分布的定位柱。优选的,所述固定框靠近所述连接机构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阶梯槽相对应的第一阶梯槽,所述第一阶梯槽的顶面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对应的若干个定位孔。优选的,所述传动块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对所述固定框进行限位的转动压板。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内壁均粘接固定有橡胶层。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长边外壁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需要对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进行切换时,启动马达,马达转动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螺杆上的连接机构带动固定框进行滑动,实现对固定框上的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切换的目的,在切换完毕后,在螺杆上的螺纹作用下,连接机构不会发生滑动,有效防止人为抖动造成固定框晃动,位置较为稳固,提高镜头取景的稳定性。2、可通过将转动压板转动至与固定框脱离接触,并将固定框向上提拉,使得定位孔与定位柱脱离接触,实现快速更换固定框的目的,便于第一滤光片和第二滤光片的后期维修更换。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透光孔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马达传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101、透光孔;11、限位条;12、限位板;13、连接板;2、固定框;201、第一阶梯槽;202、定位孔;21、第一滤光片;22、第二滤光片;23、橡胶层;3、螺杆;31、伞齿轮;4、马达;41、直齿轮;5、连接机构;51、传动块;511、第二阶梯槽;52、转动压板;53、定位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新型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其内侧壁的固定框2,壳体1的底面几何中间心位置处开设有透光孔101,固定框2上水平对称嵌设固定有第一滤光片21和第二滤光片22,壳体1的内壁一侧长边具有限位条11,壳体1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壳体1的内壁还转动连接有螺杆3,螺杆3的一端与壳体1的短边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限位板12转动连接,且螺杆3位于壳体1远离限位条11的一侧长边,限位板12与壳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马达4,马达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41,螺杆3靠近限位板12的一端贯穿限位板12,且固定连接有伞齿轮31,伞齿轮31与直齿轮41啮合,且直齿轮41的转动轴线与螺杆3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螺杆3上传动连接有连接机构5,固定框2的一侧滑动在限位条11上,固定框2的另一侧与连接机构5可拆卸连接,马达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对第一滤光片21和第二滤光片22进行切换时,启动马达4,由于螺杆3上的伞齿轮31与马达4直齿轮41啮合,马达4转动带动螺杆3进行转动,螺杆3上的连接机构5带动固定框2在限位条11上进行滑动,实现对固定框2上的第一滤光片21和第二滤光片22切换的目的,在切换完毕后,在螺杆3上的螺纹作用下,连接机构5不会发生滑动,有效防止人为抖动造成固定框2晃动,位置较为稳固,提高镜头取景的稳定性,同时,由于直齿轮41的转动轴线与螺杆3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可使的马达4得长度方向与壳体1的短边重合,减小马达4的占用空间,从而使得壳体1的体积减小,马达4的型号为ZWPD012012-216。具体的,连接机构5包括传动块51,传动块51与螺杆3螺接,螺杆3在转动时,在螺纹的作用下,传动块51沿螺杆3长度方向进行移动,且在壳体1的内侧壁上滑动,壳体1可对其进行限位,防止其跟随螺杆3同步转动,连接机构5上开设有第二阶梯槽511,第二阶梯槽511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直线等距分布的定位柱53,用于连接固定框2。具体的,固定框2靠近连接机构5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二阶梯槽511相对应的第一阶梯槽201,第一阶梯槽201的顶面开设有与定位柱53相对应的若干个定位孔202,将固定框2的第一阶梯槽201与传动块51的第二阶梯槽511对其卡合,同时,将定位柱53与定位孔202插接定位,实现固定框2与连接机构5的连接。具体的,传动块51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对固定框2进行限位的转动压板52,通过将转动压板52转动至固定框2上方,可对固定框2进行压接,防止其向上滑动,安装较为便捷,同时,可通过将转动压板52转动至与固定框2脱离接触,并将固定框2向上提拉,使得定位孔202与定位柱53脱离接触,实现快速更换固定框2的目的,便于第一滤光片21和第二滤光片22的后期维修更换。具体的,定位孔202的内壁均粘接固定有橡胶层23,橡胶层23与定位柱53的摩擦力较大,在固定框2与传动块51连接后,固定框2不会发生滑动。具体的,壳体1的两长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新型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其内侧壁的固定框(2),所述壳体(1)的底面几何中间心位置处开设有透光孔(101),所述固定框(2)上水平对称嵌设固定有第一滤光片(21)和第二滤光片(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一侧长边具有限位条(11),所述壳体(1)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壳体(1)的内壁还转动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短边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12)转动连接,且所述螺杆(3)位于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限位条(11)的一侧长边,所述限位板(12)与所述壳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马达(4),所述马达(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41),所述螺杆(3)靠近所述限位板(12)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板(12),且固定连接有伞齿轮(31),所述伞齿轮(31)与所述直齿轮(41)啮合,且所述直齿轮(4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螺杆(3)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螺杆(3)上传动连接有连接机构(5),所述固定框(2)的一侧滑动在所述限位条(11)上,所述固定框(2)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机构(5)可拆卸连接,所述马达(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滤光片切换器,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其内侧壁的固定框(2),所述壳体(1)的底面几何中间心位置处开设有透光孔(101),所述固定框(2)上水平对称嵌设固定有第一滤光片(21)和第二滤光片(2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一侧长边具有限位条(11),所述壳体(1)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2),所述壳体(1)的内壁还转动连接有螺杆(3),所述螺杆(3)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短边内壁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12)转动连接,且所述螺杆(3)位于所述壳体(1)远离所述限位条(11)的一侧长边,所述限位板(12)与所述壳体(1)之间固定连接有马达(4),所述马达(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直齿轮(41),所述螺杆(3)靠近所述限位板(12)的一端贯穿所述限位板(12),且固定连接有伞齿轮(31),所述伞齿轮(31)与所述直齿轮(41)啮合,且所述直齿轮(41)的转动轴线与所述螺杆(3)的转动轴线相互垂直,所述螺杆(3)上传动连接有连接机构(5),所述固定框(2)的一侧滑动在所述限位条(11)上,所述固定框(2)的另一侧与所述连接机构(5)可拆卸连接,所述马达(4)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树琦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善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