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2334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柔性屏3D贴合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包括固定座以及用于迫使液晶模组与曲面屏3D贴合的硅胶压块,硅胶压块固定在固定座上;硅胶压块具有朝前的前端面以及朝后的后端面,硅胶压块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朝内凹陷;硅胶压块挤压液晶模组使其与曲面屏3D贴合时,硅胶压块从中部逐渐向前后两端变形;硅胶压块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朝内凹陷,硅胶压块挤压液晶模组使其与屏幕盖板3D贴合时,硅胶压块的中部先弯曲变形,将液晶模组的中部先压合在屏幕盖板上,硅胶压块的前后两端再向两侧延伸变形,使液晶模组的两端压合在屏幕盖板呈立体弯曲的两端,从而避免3D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提高曲面屏3D贴合的质量。

Bending fixture for 3D fit of flexible scre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
本技术专利涉及柔性屏3D贴合的
,具体而言,涉及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
技术介绍
随着网络和技术朝着越来越宽带化的方向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将走向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手机、笔记本以及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具有强大的处理能力,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显示屏作为移动终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显示以及触控等功能。显示屏包括有屏幕盖板以及液晶模组,液晶模组贴合在屏幕盖板上,当然,屏幕盖板可以是玻璃也可以是其他材料制成,具体根据显示屏的要求而定。目前,随着市场的需求以及技术的发展,曲面屏的概念也随之出现,曲面屏使得屏幕更加美观,使得移动终端的美观程度有着显著的提升。由于曲面屏的屏幕盖板的两端呈立体弯曲布置,需要通过硅胶压块将液晶模组与屏幕盖板进行3D贴合,现有的硅胶压块压合液晶模组与屏幕盖板时,屏幕盖板两端的3D面容易产生气泡,导致3D贴合质量差,甚至贴合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曲面屏3D贴合容易产生气泡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包括固定座以及用于迫使液晶模组与屏幕盖板3D贴合的硅胶压块,所述硅胶压块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硅胶压块具有朝前的前端面以及朝后的后端面,所述硅胶压块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朝内凹陷;所述硅胶压块挤压液晶模组使其与屏幕盖板3D贴合时,所述硅胶压块从中部逐渐向前后两端变形。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压块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呈弧形凹陷。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压块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相对于所述硅胶压块的中部对称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压块的前端面具有朝上的上边沿,所述前端面的上边沿呈圆弧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压块的后端面具有朝上的上边沿,所述后端面的上边沿呈圆弧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压块具有朝上的上端面,所述硅胶压块的上端面呈平整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压块的上端面呈光滑布置。进一步地,所述硅胶压块具有朝下的下端面,所述硅胶压块的下端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硅胶压块的上端面的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朝上延伸形成凸块,所述硅胶压块置于两个所述凸块之间,且分别抵接两个所述凸块。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挡板,所述固定座置于两个所述挡板之间,且分别抵接两个所述挡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硅胶压块固定在固定座上,保持硅胶压块的稳固;硅胶压块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朝内凹陷,当硅胶压块挤压液晶模组使其与屏幕盖板3D贴合时,硅胶压块的中部首先弯曲变形,将液晶模组的中部先压合在屏幕盖板上,硅胶压块的前后两端再向两侧延伸变形,使液晶模组的两端压合在屏幕盖板呈立体弯曲的两端,从而避免3D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提高曲面屏3D贴合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2所示,为本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可以运用在曲面屏3D贴合过程中,当然,其也可以运用在其他产品的3D贴合中,不仅限制于本实施例中的运用。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包括固定座11以及用于迫使液晶模组与曲面屏3D贴合的硅胶压块12,硅胶压块12固定在固定座11上;硅胶压块12具有朝前的前端面以及朝后的后端面,硅胶压块12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朝内凹陷;硅胶压块12挤压液晶模组使其与曲面屏3D贴合时,硅胶压块12从中部逐渐向前后两端变形。上述的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硅胶压块12固定在固定座11上,保持硅胶压块12的稳固;硅胶压块12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朝内凹陷,当硅胶压块12挤压液晶模组使其与屏幕盖板3D贴合时,硅胶压块12的中部首先弯曲变形,将液晶模组的中部先压合在屏幕盖板上,硅胶压块12的前后两端再向两侧延伸变形,使液晶模组的两端压合在屏幕盖板呈立体弯曲的两端,从而避免3D贴合过程中产生气泡,提高曲面屏3D贴合的质量。硅胶压块12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呈弧形凹陷,保证硅胶压块12挤压液晶模组时受力均匀,防止硅胶压块12损坏,提高硅胶压块12的耐用性。硅胶压块12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相对于硅胶压块12的中部对称布置,使得硅胶压块12的前后两端朝两侧延伸变形时,变形速度保持一致,使液晶模组与屏幕盖板的3D贴合效果更佳。硅胶压块12的前端面具有朝上的上边沿,前端面的上边沿呈圆弧布置,硅胶压块12的前端面的上边沿朝前延伸变形,挤压液晶模组,使液晶模组与屏幕盖板的立体弯曲处3D贴合,圆弧状的上边沿避免对液晶模组造成刮痕,破坏液晶模组。硅胶压块12的后端面具有朝上的上边沿,后端面的上边沿呈圆弧布置,硅胶压块12的后端面的上边沿朝后延伸变形,挤压液晶模组,使液晶模组与屏幕盖板的立体弯曲处3D贴合,圆弧状的上边沿避免对液晶模组造成刮痕,破坏液晶模组。硅胶压块12具有朝上的上端面,硅胶压块12的上端面呈平整布置,使得硅胶压块12的挤压液晶模组时,硅胶压块12的上端面与液晶模组完全贴合。硅胶压块12的上端面呈光滑布置,避免硅胶压块12的上端面挤压液晶模组时刮伤液晶模组的表面,影响产品质量。硅胶压块12具有朝下的下端面,硅胶压块12的下端面的宽度小于硅胶压块12的上端面的宽度,使得硅胶压块12的上端面挤压液晶模组时,上端面的中部更容易朝上凸起,使硅胶压块12发生弯曲变形,实现与屏幕盖板的3D贴合。固定座11的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分别朝上延伸形成凸块13,硅胶压块12置于两个凸块13之间,且分别抵接两个凸块13。通过两个凸块13抵接硅胶压块12,实现将硅胶压块12固定在固定座11上,确保在3D贴合过程中硅胶压块12的稳定性。固定座11的下端设有底座14,底座14的顶面的前后两侧分别固定有挡板15,固定座11置于两个挡板15之间,且分别抵接两个挡板15。通过两个挡板15抵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以及用于迫使液晶模组与屏幕盖板3D贴合的硅胶压块,所述硅胶压块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硅胶压块具有朝前的前端面以及朝后的后端面,所述硅胶压块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朝内凹陷;所述硅胶压块挤压液晶模组使其与屏幕盖板3D贴合时,所述硅胶压块从中部逐渐向前后两端变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以及用于迫使液晶模组与屏幕盖板3D贴合的硅胶压块,所述硅胶压块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硅胶压块具有朝前的前端面以及朝后的后端面,所述硅胶压块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朝内凹陷;所述硅胶压块挤压液晶模组使其与屏幕盖板3D贴合时,所述硅胶压块从中部逐渐向前后两端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压块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呈弧形凹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压块的前端面以及后端面相对于所述硅胶压块的中部对称布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压块的前端面具有朝上的上边沿,所述前端面的上边沿呈圆弧布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屏3D贴合的折弯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压块的后端面具有朝上的上边沿,所述后端面的上边沿呈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奕宏刘驰秦超刘瑶林方明登韩宁宁曹术陈锦杰杨杰庄庆波林锋黄露徐星明程思念谢少华廖碧峰温业锋陈浩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科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