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8489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沿风洞气流方向,该保护装置位于风洞试验段弯刀支架的后方,包括内层保护机构和外层保护机构,内层保护机构整体置于外层保护机构中;外层保护机构由后保护罩、安装底座、前保护罩和盖板组成,内部具有联通的腔室,用以容纳内层保护机构。从十字测压排架引出的测压软管集束后,经保护装置穿出,进入风洞驻室与风洞测压系统连接。该保护装置采用金属波纹管保护测压软管,金属波纹管随丝杠前后运动,与外层保护机构共同作用,避免了超音速气流对测压软管的影响和破坏,有效保护了流校机构测压软管,解决了超音速风洞内流道多测压管走线问题,保证了超音速风洞试验压力测量数据的可靠获得。

A hose protection device for flow calibration an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supersonic wind tunn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风洞试验
,具体涉及一种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超音速风洞流场校测时,为测量试验段压力分布,采用移测机构进行测量。移测机构由伺服电机、横向传动轴、锥齿轮副、丝杠螺母副组成,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化为丝杠的前后运动。试验过程中,移测机构采用零位启动和关车运行方式,当超音速风洞顺利建立超音速流场时,移测机构运行至最前位,再阶梯回退,测量各给定位置的压力分布。移测机构丝杠为中空结构,测压管穿过丝杠,并与安装在驻室内的扫描阀连接,实现探头压力的测量。测压管不可能承受超音速风洞吹风时的气动载荷,超音速风洞吹风过程中测压管随风摆动,会造成测压管损坏。为了解决超音速风洞吹风过程中,移测机构的测压管穿过丝杠后直接暴露在风洞内流道的问题,有必要发展一种专用的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本技术的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其特点是,沿风洞气流方向,所述的测压软管保护装置位于风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风洞气流方向,所述的测压软管保护装置位于风洞试验段弯刀支架(2)的后方,包括内层保护机构和外层保护机构,内层保护机构整体置于外层保护机构中;内层保护机构由中空转接头(6)和金属波纹管(7)组成,中空转接头(6)的前端连接移测机构(3)的中空丝杠(305),中空转接头(6)的后端连接金属波纹管(7);外层保护机构由后保护罩(4)、安装底座(9)、前保护罩(11)和盖板(13)组成,安装底座(9)的下部通过连接螺钉(10)固定在风洞驻室内壳体(17)上,安装底座(9)的上部从前至后依次固定有盖板(13)、前保护罩(11)和后保护罩(4);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音速风洞流校测压软管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沿风洞气流方向,所述的测压软管保护装置位于风洞试验段弯刀支架(2)的后方,包括内层保护机构和外层保护机构,内层保护机构整体置于外层保护机构中;内层保护机构由中空转接头(6)和金属波纹管(7)组成,中空转接头(6)的前端连接移测机构(3)的中空丝杠(305),中空转接头(6)的后端连接金属波纹管(7);外层保护机构由后保护罩(4)、安装底座(9)、前保护罩(11)和盖板(13)组成,安装底座(9)的下部通过连接螺钉(10)固定在风洞驻室内壳体(17)上,安装底座(9)的上部从前至后依次固定有盖板(13)、前保护罩(11)和后保护罩(4);所述的盖板(13)有两片,通过连接沉头螺钉(12)对称安装在安装底座(9)的左右两侧;前保护罩(11)为U型;后保护罩(4)也为U型,后保护罩(4)将中空丝杠(305)、中空转接头(6)和金属波纹管(7)包覆在内,后保护罩(4)的长度大于中空丝杠(305)、中空转接头(6)和金属波纹管(7)的前后移动距离;前保护罩(11)和后保护罩(4)均通过各自的连接螺栓组(8)固定在安装底座(9)上;后保护罩(4)、前保护罩(11)、盖板(13)和安装底座(9)固定安装后,内部具有联通的腔室,用以容纳中空丝杠(305)、中空转接头(6)、金属波纹管(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淋伟洪兴福任国柱黄攀宇马东平丁寿和熊波王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