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雅旻专利>正文

一种可更换式钻孔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841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更换式钻孔刀片,包括钻尖后角面、容屑槽、排屑槽和螺纹盲孔,所述钻尖后角面在钻尖中心处形成一个由两个空间曲面所组成的中心横刃,所述容屑槽位于钻尖后角面的侧面,所述钻尖后角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条刃带,所述钻尖后角面的底部连接有底面定位面,所述螺纹盲孔开设在钻尖后角面的内部,所述钻尖后角面的侧面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周向夹持面和周向定位面,所述螺纹盲孔的中心线为轴线Ⅰ,所述钻尖后角面的中线为轴线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保证了中心横刃的强度的同时,提高了钻头的定心效果;并通过对排屑槽前角的特殊设计,使铁屑可以迅速可靠的排出加工区域,明显提高了钻头的使用寿命,及被加工孔的表面质量。

A replaceable drilling bla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更换式钻孔刀片
本技术涉及切削设备
,具体为一种可更换式钻孔刀片。
技术介绍
现有锰钢、铬钼钢、不锈钢等材质的回转支撑类零件及散热板类零件需要大量采用这种切削方式加工。由于这种加工对于刀具的切削效率,及被加工孔的质量都有着很高的要求。现在我国在这一领域主要依靠进口刀具。这种钻孔刀片的进口成本极高,且还具有以下缺点:(一)刃带在切削过程中,被孔壁挤压过程中易崩碎;(二)刀槽前刀面在排屑过程中磨损快,且不顺畅;(三)横刃偏薄,无法长时间承受钻尖定心时与工件产生的挤压力。这三点导致了传统进口的钻孔刀片工艺寿命较低,单孔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更换式钻孔刀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传统进口的钻孔刀片工艺寿命较低,单孔成本极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式钻孔刀片,包括钻尖后角面、容屑槽、排屑槽和螺纹盲孔,所述钻尖后角面在钻尖中心处形成一个由两个空间曲面所组成的中心横刃,所述容屑槽位于钻尖后角面的侧面,且容屑槽与钻尖后角面相交处形成刃口Ⅰ,所述排屑槽位于钻尖后角面的侧面,且排屑槽与钻尖后角面相交处形成刃口Ⅱ,所述钻尖后角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条刃带,所述钻尖后角面的底部连接有底面定位面,所述螺纹盲孔开设在钻尖后角面的内部,所述钻尖后角面的侧面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周向夹持面和周向定位面,所述螺纹盲孔的中心线为轴线Ⅰ,所述钻尖后角面的中线为轴线Ⅱ。优选的,所述钻尖后角面所在平面为A面,且A面上所有的直线均与轴线Ⅱ相互垂直,而且钻尖后角面相邻的侧面为B面,并且B面上所有的直线均与轴线Ⅱ相平行,同时A面在B面上的投影角度(γ)为7°。优选的,所述容屑槽与钻尖后角面相交所形成的刃口Ⅰ,与排屑槽(3)与钻尖后角面相交所形成的刃口Ⅱ之间的夹角(β)介于170°~175°之间。优选的,所述排屑槽(3)与钻尖后角面相交处的前角(α1)为0°,且沿着轴向前角逐渐增大α1<α2<α3。优选的,所述螺纹盲孔的轴线Ⅰ与钻尖后角面的轴线Ⅱ重合,且其与底面定位面保持垂直,并且刃带相对于轴线Ⅰ保持对称。优选的,所述周向夹持面与周向定位面之间夹角为155°,且周向夹持面和周向定位面都与底面定位面保持垂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可更换式钻孔刀片:弧线型中心横刃具有良好的定心能力的前提下,同时具有高强度;主切削刃所形成的夹角(β)分散了切削力在周向上的施加方向,使切削更为稳定;刀槽前角延轴线方向渐变,即保证了主切刃为零度前角均匀受力,又保证了排屑空间及排屑方向,使排屑顺畅可靠。该钻孔刀片一方面增加了使用寿命,降低了刀具成本;另一方面改善了被加工孔的质量,包括表面质量和形位公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钻尖后角面的钻尖和被加工零件预加工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钻尖后角面的β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钻尖后角面的前角α1、α2和α3递增结构示意图。图中:1、钻尖后角面,2、容屑槽,3、排屑槽,4、刃带,5、底面定位面,6、螺纹盲孔,7、周向夹持面,8、周向定位面,9、中心横刃,10、刃口Ⅰ,11、刃口Ⅱ,12、轴线Ⅰ,13、轴线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更换式钻孔刀片,包括钻尖后角面1、容屑槽2、排屑槽3、刃带4、底面定位面5、螺纹盲孔6、周向夹持面7、周向定位面8、中心横刃9、刃口Ⅰ10、刃口Ⅱ11、轴线Ⅰ12和轴线Ⅱ13,所述钻尖后角面1在钻尖中心处形成一个由两个空间曲面所组成的中心横刃9,所述钻尖后角面1所在平面为A面,且A面上所有的直线均与轴线Ⅱ13相互垂直,而且钻尖后角面1相邻的侧面为B面,并且B面上所有的直线均与轴线Ⅱ13相平行,同时A面在B面上的投影角度(γ)为7°,所述容屑槽2位于钻尖后角面1的侧面,且容屑槽2与钻尖后角面1相交处形成刃口Ⅰ10,所述容屑槽2与钻尖后角面1相交所形成的刃口Ⅰ10,与排屑槽(3)与钻尖后角面1相交所形成的刃口Ⅱ11之间的夹角(β)介于170°~175°之间,所述排屑槽3位于钻尖后角面1的侧面,且排屑槽3与钻尖后角面1相交处形成刃口Ⅱ11,所述排屑槽3与钻尖后角面1相交处的前角(α1)为0°,且沿着轴向前角逐渐增大α1<α2<α3,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条刃带4,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底部连接有底面定位面5,所述螺纹盲孔6开设在钻尖后角面1的内部,所述螺纹盲孔6的轴线Ⅰ12与钻尖后角面1的轴线Ⅱ13重合,且其与底面定位面5保持垂直,并且刃带4相对于轴线Ⅰ12保持对称,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侧面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周向夹持面7和周向定位面8,所述周向夹持面7与周向定位面8之间夹角为155°,且周向夹持面7和周向定位面8都与底面定位面5保持垂直,所述螺纹盲孔6的中心线为轴线Ⅰ12,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中线为轴线Ⅱ13。工作原理:钻尖的中心会由两个相切的空间曲面形成弧形中心轴线上的中心横刃9,该中心横刃9在钻削过程中会首先在被加工零件表面形成一半球形定位面,与传统的直线型或点型横刃不同,该弧形中心横刃9使工件对钻片中心横刃9处的挤压力均匀分布在整条中心横刃9上,且受力方向延球面方向指向球面中心,保证了定心的稳定性,避免了应力集中,在确保了钻孔刀片定心的功能的同时,使中心横刃9的强度大幅增加。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刃口Ⅰ10和刃口Ⅱ11所形成的夹角(β)使钻削过程中切削力在轴向上被分散到两个方向,避免了切削力集中在钻尖主切削刃的某一段所导致的崩刃情况。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排屑槽3与钻尖后角面1所形成的刃口Ⅱ11的径向前角为0°,使这条刃口上的切削力得以均匀分布,避免了应力集中,同时排屑槽3的径向前角沿着轴线方向远离钻尖的过程中逐渐加大,不仅加大了排屑槽3的排屑空间,也矫正了铁屑的排出方向,引导铁屑迅速排出加工区域。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更换式钻孔刀片,包括钻尖后角面(1)、容屑槽(2)、排屑槽(3)和螺纹盲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尖后角面(1)在钻尖中心处形成一个由两个空间曲面所组成的中心横刃(9),所述容屑槽(2)位于钻尖后角面(1)的侧面,且容屑槽(2)与钻尖后角面(1)相交处形成刃口Ⅰ(10),所述排屑槽(3)位于钻尖后角面(1)的侧面,且排屑槽(3)与钻尖后角面(1)相交处形成刃口Ⅱ(11),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条刃带(4),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底部连接有底面定位面(5),所述螺纹盲孔(6)开设在钻尖后角面(1)的内部,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侧面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周向夹持面(7)和周向定位面(8),所述螺纹盲孔(6)的中心线为轴线Ⅰ(12),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中线为轴线Ⅱ(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更换式钻孔刀片,包括钻尖后角面(1)、容屑槽(2)、排屑槽(3)和螺纹盲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尖后角面(1)在钻尖中心处形成一个由两个空间曲面所组成的中心横刃(9),所述容屑槽(2)位于钻尖后角面(1)的侧面,且容屑槽(2)与钻尖后角面(1)相交处形成刃口Ⅰ(10),所述排屑槽(3)位于钻尖后角面(1)的侧面,且排屑槽(3)与钻尖后角面(1)相交处形成刃口Ⅱ(11),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条刃带(4),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底部连接有底面定位面(5),所述螺纹盲孔(6)开设在钻尖后角面(1)的内部,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侧面设置有相互连接的周向夹持面(7)和周向定位面(8),所述螺纹盲孔(6)的中心线为轴线Ⅰ(12),所述钻尖后角面(1)的中线为轴线Ⅱ(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更换式钻孔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钻尖后角面(1)所在平面为A面,且A面上所有的直线均与轴线Ⅱ(13)相互垂直,而且钻尖后角面(1)相邻的侧面为B面,并且B面上所有的直线均与轴线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雅旻韩飞
申请(专利权)人:侯雅旻韩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