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试管架,包括横板一、横板二、立板一、立板二和底座,还包括导轨一、导轨二、试管夹板、螺母、梅花旋钮和旋钮固定板,导轨一和导轨二均安装在立板一和立板二之间,导轨一和导轨二均位于横板一和横板二之间,导轨一和导轨二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凹槽一和凹槽二,试管夹板通过立板二上的矩形孔一插装于凹槽一和凹槽二之间,试管夹板朝向矩形孔一一端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矩形孔二以及轴向沿试管夹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三,通孔三与矩形孔二连通,螺母位于腰型孔内,旋钮固定板安装在立板二的侧壁上,梅花旋钮依次穿过旋钮固定板和通孔三与螺母螺纹连接,人手旋转梅花旋钮可驱动螺母带动试管夹板沿其长度方向运动。
A test tube 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管架
本技术涉及试管架领域,具体是一种可防止试管晃动的试管架。
技术介绍
试管架是用于存放试管的装置,为了方便取放试管,试管架上供试管插装的通孔直径大于试管的外径,在对装有试管的试管架进行搬运的过程中,试管容易左右晃动与试管架相互碰撞,试管的破损率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管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试管架,包括横板一、横板二、立板一、立板二和底座,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分别垂直安装在底座长度方向两端上,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相对设置,所述横板一和横板二均安装在立板一和立板二之间,所述横板二位于横板一和底座之间,所述横板一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通孔一,所述横板一和横板二的结构相同,还包括导轨一、导轨二、试管夹板、螺母、梅花旋钮和旋钮固定板,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均安装在立板一和立板二之间,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相对设置并均位于横板一和横板二之间,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立板二上开设有矩形孔一,所述试管夹板通过矩形孔一插装于凹槽一和凹槽二之间,所述试管夹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与凹槽一和凹槽二滑动连接,所述试管夹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通孔二,多个所述通孔二分别与多个通孔一相对应,相邻所述通孔二的中心距与相邻通孔一的中心距相同,所述试管夹板朝向矩形孔一一端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矩形孔二以及轴向沿试管夹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三,所述通孔三与矩形孔二连通,所述矩形孔二与螺母外围适配,所述螺母位于矩形孔二内,所述旋钮固定板安装在立板二的侧壁上并与矩形孔一相对设置,所述旋钮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四,所述梅花旋钮依次穿过通孔四和通孔三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梅花旋钮与通孔四可转动连接,人手旋转所述梅花旋钮可驱动螺母带动试管夹板沿其长度方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开设有斜面一和斜面二,所述斜面一和斜面二均位于立板一和立板二之间,所述斜面一和斜面二相交,所述斜面一和斜面二的相交线均为斜面一和斜面二的上边线。进一步地,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均高于横板一,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上部分别开设有腰型孔一和腰型孔二,所述腰型孔一和腰型孔二均高于横板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多个试管分别开口朝上地依次穿过上下对应的横板一的通孔一、试管夹板的通孔二和横板二的通孔一实现插装在本技术中,这时多个试管的底部均贴合在相交线上,多个试管底部与相交线的接触面积极小,如果多个试管底部残留有液体可以通过斜面一或斜面二导出,有效防止试管底部潮湿造成细菌滋生,对本技术进行搬运前,人手旋转梅花旋钮驱动螺母带动试管夹板通过其通孔四传动多个试管外壁上局部和下局部分别与通孔一和通孔二局部贴合实现夹住多个试管,能有效防止将本技术进行搬运的过程中,多个试管左右晃动与本技术相互碰撞,最终杜绝了试管因为碰撞出现破损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一种试管架的分解示意图。图2:一种试管架的俯视示意图。图3:一种试管架的A-A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3,一种试管架,包括横板一1、横板二2、立板一3、立板二4和底座5,立板一3和立板二4分别垂直安装在底座5长度方向两端上,立板一3和立板二4相对设置,横板一1和横板二2均安装在立板一3和立板二4之间,横板二2位于横板一1和底座5之间,横板一1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通孔一,横板一1和横板二2的结构相同即横板二2上沿其长度方向同样阵列有多个通孔一,还包括导轨一6、导轨二7、试管夹板8、螺母9、梅花旋钮10和旋钮固定板11,导轨一6和导轨二7均安装在立板一3和立板二4之间,导轨一6和导轨二7相对设置并均位于横板一1和横板二2之间,导轨一6和导轨二7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凹槽一和凹槽二,立板二4上开设有矩形孔一401,试管夹板8通过矩形孔一401插装于凹槽一和凹槽二之间,试管夹板8宽度方向两侧分别与凹槽一和凹槽二滑动连接,试管夹板8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通孔二801,多个通孔二801分别与多个通孔一相对应,相邻通孔二801的中心距与相邻通孔一的中心距相同,通孔二801的直径等于或大于通孔一的直径,试管夹板8朝向矩形孔一401一端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矩形孔二802以及轴向沿试管夹板8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三803,通孔三803与矩形孔二802连通,螺母9位六角螺母,矩形孔二802与螺母9外围适配即矩形孔二802的宽度与螺母9的厚度适配,矩形孔二802的长度与螺母9外围相对侧之间的距离适配,螺母9可从矩形孔二802内取出方便更换,螺母9位于矩形孔二802内,旋钮固定板11安装在立板二4的侧壁上并与矩形孔一401相对设置,旋钮固定板11上开设有通孔四1101,梅花旋钮10的驱动杆依次穿过通孔四1101和通孔三803最后与螺母9进行螺纹连接,梅花旋钮10与通孔四1101可转动连接,人手旋转梅花旋钮10可驱动螺母9带动试管夹板8沿其长度方向运动。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梅花旋钮10包括均同轴线设置的旋钮部1001和驱动杆1002,驱动杆1002包括一体加工成型结构的光滑杆部一、光滑杆部二和螺杆部,光滑杆部二位于光滑杆部一和螺纹杆部之间,光滑杆部二的直径大于螺杆部的直径且小于光滑杆部二的直径,旋钮部1001套设在光滑杆部一的自由端外围,光滑杆部一和旋钮部1001之间通过顶丝实现两者固定连接,光滑杆部二套设于通孔四1101内可转动,螺杆部与螺母9螺纹连接,光滑杆部二的外围开设有环形凹槽,卡簧12套装在环形凹槽外围,通孔四1101位于卡簧12和光滑杆部一之间,卡簧12和光滑杆部一的直径均大于通孔四的直径,通过设置卡簧12以及光滑杆部一实现限制驱动杆1002的轴向位移。进一步的,请参照图1,还包括均为塑胶材质的圆环垫片一13和圆环垫片二14,圆环垫片一13和圆环垫片二14均套设在光滑杆部二外围,圆环垫片一13位于光滑杆部一和通孔四1101一侧之间,圆环垫片二14位于卡簧12与通孔四1101另一侧之间。圆环垫片一13用于防止当光滑杆部一旋转时与旋钮固定板11相对面摩擦造成磨损以起到保护光滑杆部一和旋钮固定板11的作用,圆环垫片二14用于防止卡簧12旋转时与旋钮固定板11相对面摩擦造成磨损以起到保护卡簧12与旋钮固定板11的作用,圆环垫片一13和圆环垫片二14成本低,当圆环垫片一13和圆环垫片二14使用很长一段时间导致磨损殆尽时将两者进行更换即可。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矩形孔一401内开设有用于避让卡簧12和塑胶垫片二的避让孔402。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底座5上开设有斜面一501和斜面二502,斜面一501和斜面二502均位于立板一3和立板二4之间,斜面一501和斜面二502相交,斜面一501和斜面二502的相交线503均为斜面一501和斜面二502的上边线。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立板一3和立板二4均高于横板一1,立板一3和立板二4上部分别开设有腰型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试管架,包括横板一、横板二、立板一、立板二和底座,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分别垂直安装在底座长度方向两端上,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相对设置,所述横板一和横板二均安装在立板一和立板二之间,所述横板二位于横板一和底座之间,所述横板一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通孔一,所述横板一和横板二的结构相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一、导轨二、试管夹板、螺母、梅花旋钮和旋钮固定板,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均安装在立板一和立板二之间,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相对设置并均位于横板一和横板二之间,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立板二上开设有矩形孔一,所述试管夹板通过矩形孔一插装于凹槽一和凹槽二之间,所述试管夹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与凹槽一和凹槽二滑动连接,所述试管夹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通孔二,多个所述通孔二分别与多个通孔一相对应,相邻所述通孔二的中心距与相邻通孔一的中心距相同,所述试管夹板朝向矩形孔一一端开设有沿上下方向贯通的矩形孔二以及轴向沿试管夹板长度方向设置的通孔三,所述通孔三与矩形孔二连通,所述矩形孔二与螺母外围适配,所述螺母位于矩形孔二内,所述旋钮固定板安装在立板二的侧壁上并与矩形孔一相对设置,所述旋钮固定板上开设有通孔四,所述梅花旋钮依次穿过通孔四和通孔三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梅花旋钮与通孔四可转动连接,人手旋转所述梅花旋钮可驱动螺母带动试管夹板沿其长度方向运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管架,包括横板一、横板二、立板一、立板二和底座,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分别垂直安装在底座长度方向两端上,所述立板一和立板二相对设置,所述横板一和横板二均安装在立板一和立板二之间,所述横板二位于横板一和底座之间,所述横板一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通孔一,所述横板一和横板二的结构相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一、导轨二、试管夹板、螺母、梅花旋钮和旋钮固定板,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均安装在立板一和立板二之间,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相对设置并均位于横板一和横板二之间,所述导轨一和导轨二的相对面上分别开设有相对设置的凹槽一和凹槽二,所述立板二上开设有矩形孔一,所述试管夹板通过矩形孔一插装于凹槽一和凹槽二之间,所述试管夹板的宽度方向两侧分别与凹槽一和凹槽二滑动连接,所述试管夹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有多个通孔二,多个所述通孔二分别与多个通孔一相对应,相邻所述通孔二的中心距与相邻通孔一的中心距相同,所述试管夹板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丽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兰卫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