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恒温低湿机组,包括控制系统、排风系统、新风系统和送风系统,其中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智能控制柜、电控箱一和电控箱二组成;所述计算机与智能控制柜相连,在送风系统中设置了两个冷回收盘管分别将排风系统中的冷量和经过0℃液态冷源盘管后的新风中的冷量进行收集对室外新风进行预降温处理,两次降温过程中可实现新风持续降温14℃左右,节能环保;克服了转轮除湿机组及制冷机法除湿机组除湿的固有弊端,实现了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25%左右、室内温度为24℃的恒温超低湿的工艺环境。
Constant temperature and low humidity un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恒温低湿机组
本技术涉及建筑室内环境控制领域,具体是恒温低湿机组。
技术介绍
目前比较成熟的除湿机组产品主要有转轮除湿机组及制冷机法除湿机组两大类,但是转轮除湿机组耗能巨大并且使用寿命短,无法大规模应用于食品、药品及电子半导体材料等工艺生产车间使用。制冷机法除湿机组符合上述生产工艺卫生要求和能耗要求,但其蒸发温度较高,空气中的水蒸气碰到蒸发器表面会凝结成液态水,因此该类除湿机组只能将空气中的相对湿度降到40%-60%左右,无法满足25%-30%的超低湿环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恒温低湿机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恒温低湿机组,包括控制系统、排风系统、新风系统和送风系统,其中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智能控制柜、电控箱一和电控箱二组成;所述计算机与智能控制柜相连,智能控制柜分别与新风系统的温度传感器一、湿度传感器一、电动多叶调节阀一、电动多叶调节阀二、电动三通调节阀;排风系统中的电控箱二、排风机、电动多叶调节阀三和压差传感器一;以及送风系统中的电控箱一、压差传感器二、送风机连接,实现对恒温低湿机组的精准控制;进一步的,所述排风系统包括中效过滤网、排风机、冷回收盘管一,其中,中效过滤网安装在排风口处,对室内排风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处理,排风机安装在中效过滤网后;冷回收盘管一安装在排风系统的中部,利用冷回收盘管一吸收室内排风中的冷量通过铜管与新风系统的冷回收盘管二相连,通过载冷剂将冷量传输给冷回收盘管二,实现对室外新风降温;进一步的,所述送风系统包括中效过滤网、0℃液态冷源盘管、热回收盘管、热源盘管、送风机,其中中效过滤网安装在送风系统出口处,利用中效过滤网过滤掉室外新风的大颗粒物质;新风系统中的冷回收盘管二安装在中效过滤网后,利用从排风系统中传输过来的冷量对室外新风进行初步降温;冷回收盘管三安装在冷回收盘管二后,通过铜管连接热回收盘管,利用热回收盘管中收集到的冷量对新风进行二次降温;0℃液体冷源盘管安装在冷回收盘管二与热回收盘管之间,利用外部供给的液态冷源对新风进行最终降温;热源盘管安装在热回收盘管后,通过热源盘管对新风进行加热处理,除去新风中的水蒸气,降低新风中的相对湿度;送风机安装在送风系统的末端,利用送风机为送风系统提供动力。进一步的,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一、湿度传感器一、电动多叶调节阀一安装在新风系统入口处。进一步的,所述的电动多叶调节阀二安装在新风系统与排风系统交界处,目的是补充新风,降低能耗。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差传感器一安装在新风系统进风口中效过滤网与冷回收盘管二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差传感器二安装在送风系统中效过滤网与送风口之间,所述的压差传感器三安装在排风系统的进风口中效过滤网与排风机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电控器箱一与送风机相连,主要用作状态显示、故障报警、设备启停控制、变频控制、送风控制。所述的电控箱二与排风机相连,主要用作状态显示、故障报警、设备启停控制、变频控制、排风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的冷回收盘管一与冷回收盘管二的铜管上加装一个电动三通调节阀,以实现精准调节温度湿度,所述的连接冷回收盘管二与冷回收盘管三之间的铜管上加装一个电动三通调节阀以实现精准调节温度湿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送风系统中设置了两个冷回收盘管分别将排风系统中的冷量和经过0℃液态冷源盘管后的新风中的冷量进行收集对室外新风进行预降温处理,两次降温过程中可实现新风持续降温14℃左右,节能环保;克服了转轮除湿机组及制冷机法除湿机组除湿的固有弊端,实现了空气相对湿度维持在25%左右、室内温度为24℃的恒温超低湿的工艺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际应用原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计算机,2、智能控制柜,3、电动多叶调节阀一,4、温度传感器一,5、湿度传感器一,6、电动多叶调节阀三,7、电动多叶调节阀二,8、压差传感器一,9、冷回收盘管一,10、排风机,11、压差传感器三,12、中效过滤网,13、送风机,14、压差传感器二,15、湿度传感器二,16、温度传感器二,17、电控箱一,18、热源盘管,19、热回收盘管,20、电控器箱二,21、0℃液体冷源盘管,22、冷回收盘管三,23、冷回收盘管二;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恒温低湿机组,包括控制系统、排风系统、新风系统和送风系统,其中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智能控制柜、电控箱一和电控箱二组成;所述计算机与智能控制柜相连,智能控制柜分别与新风系统的温度传感器一4、湿度传感器一5、电动多叶调节阀一3、电动多叶调节阀二7、电动三通调节阀;排风系统中的电控箱二20、排风机10、电动多叶调节阀三和压差传感器一8;以及送风系统中的电控箱一、压差传感器二14、送风机13连接,实现对恒温低湿机组的精准控制;更具体的,所述排风系统包括中效过滤网12、排风机10、冷回收盘管一9,其中,中效过滤网安装在排风口处,对室内排风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处理,维护机组的正常运行;排风机安装在中效过滤网后,利用排风机给排风系统提供动力;冷回收盘管一安装在排风系统的中部,利用冷回收盘管一吸收室内排风中的冷量通过铜管与新风系统的冷回收盘管二23相连,通过载冷剂将冷量传输给冷回收盘管二23,实现对室外新风降温。送风系统包括中效过滤网、0℃液态冷源盘管、热回收盘管、热源盘管、送风机,其中中效过滤网安装在送风系统出口处,利用中效过滤网过滤掉室外新风的大颗粒物质,起到保护机组的作用;如图2所示,新风系统中的冷回收盘管二23安装在中效过滤网12后,利用从排风系统中传输过来的冷量对室外新风进行初步降温;冷回收盘管三22安装在冷回收盘管二23后,通过铜管连接热回收盘管,利用热回收盘管中收集到的冷量对新风进行二次降温;0℃液体冷源盘管21安装在冷回收盘管二23与热回收盘管19之间,利用外部供给的液态冷源对新风进行最终降温;热源盘管18安装在热回收盘管19后,通过热源盘管18对新风进行加热处理,除去新风中的水蒸气,降低新风中的相对湿度;送风机13安装在送风系统的末端,利用送风机为送风系统提供动力。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一4、湿度传感器一5、电动多叶调节阀一3安装在新风系统入口处。更具体的,所述的电动多叶调节阀二7安装在新风系统与排风系统交界处,目的是补充新风,降低能耗。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压差传感器一8安装在新风系统进风口中效过滤网12与冷回收盘管二23之间。具体的,所述的压差传感器二14安装在送风系统中效过滤网12与送风口之间,所述的压差传感器三11安装在排风系统的进风口中效过滤网12与排风机10之间。具体实施时,所述的电控器箱一17与送风机13相连,主要用作状态显示、故障报警、设备启停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恒温低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排风系统、新风系统和送风系统,其中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智能控制柜、电控箱一和电控箱二组成;所述计算机与智能控制柜相连,智能控制柜分别与新风系统的温度传感器一、湿度传感器一、电动多叶调节阀一、电动多叶调节阀二、电动三通调节阀;排风系统中的电控箱二、排风机、电动多叶调节阀三和压差传感器一;以及送风系统中的电控箱一、压差传感器二、送风机连接,实现对恒温低湿机组的精准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恒温低湿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系统、排风系统、新风系统和送风系统,其中控制系统由计算机、智能控制柜、电控箱一和电控箱二组成;所述计算机与智能控制柜相连,智能控制柜分别与新风系统的温度传感器一、湿度传感器一、电动多叶调节阀一、电动多叶调节阀二、电动三通调节阀;排风系统中的电控箱二、排风机、电动多叶调节阀三和压差传感器一;以及送风系统中的电控箱一、压差传感器二、送风机连接,实现对恒温低湿机组的精准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低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系统包括中效过滤网、排风机、冷回收盘管一,其中,中效过滤网安装在排风口处,对室内排风大颗粒物质进行过滤处理,排风机安装在中效过滤网后;冷回收盘管一安装在排风系统的中部,利用冷回收盘管一吸收室内排风中的冷量通过铜管与新风系统的冷回收盘管二相连,通过载冷剂将冷量传输给冷回收盘管二,实现对室外新风降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低湿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系统包括中效过滤网、0℃液态冷源盘管、热回收盘管、热源盘管、送风机,其中中效过滤网安装在送风系统出口处,利用中效过滤网过滤掉室外新风的大颗粒物质;新风系统中的冷回收盘管二安装在中效过滤网后,利用从排风系统中传输过来的冷量对室外新风进行初步降温;冷回收盘管三安装在冷回收盘管二后,通过铜管连接热回收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云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