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3727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油烟机,包括壳体及容置于壳体内的吸附装置、导电装置及引风装置,导电装置与吸附装置电性连接并为吸附装置提供电力支持,引风装置包括能够转动的风轮,风轮转动所产生的气流将油烟引入壳体内,吸附装置包括若干吸附单元,相邻吸附单元的电压不同且相邻吸附单元的电压能够以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以使相邻吸附单元之间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不断变化。进入壳体的油烟粒子在相邻吸附单元之间电场的作用下,被吸附至吸附单元表面;并且油烟粒子跟随电场方向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运动方向,从而增加油烟粒子之间的碰撞次数以及碰撞强度,使更多的油烟粒子吸附与吸附单元上,提高油烟机对油烟的吸附效果及净化效果。

Lampblack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烟机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尤其涉及一种油烟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油烟机已经普遍应用于家庭、餐厅的厨房环境中,传统油烟机一般是将室内油烟引入油烟机体内,再排放至室外,或者对油烟进行简单净化再进行排放,由于油烟机对油烟的净化能力及吸附能力有限,不能被净化或吸附的油烟将排放至室外或又分散于厨房内,对室外环境造成污染,并影响厨房的烹饪环境,导致油烟机的使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烟机,以克服油烟机油烟吸附效果差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烟机,包括壳体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吸附装置、导电装置及引风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与所述吸附装置电性连接并为所述吸附装置提供电力支持,所述引风装置包括能够转动的风轮,所述风轮转动所产生的气流将油烟引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若干吸附单元,相邻所述吸附单元的电压不同且相邻所述吸附单元的电压能够以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以使相邻所述吸附单元之间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不断变化。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导电装置电性连接,间隔排列的所述吸附单元连接于同一所述连接单元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装置包括不少于两个的所述连接单元,连接于不同所述连接单元上的所述吸附单元呈交错式排列。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组件还包括安装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置于所述安装单元内,所述吸附单元插入所述安装单元内并与所述连接单元电性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引风装置包括不少于两个的所述风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风轮连接并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导电装置与所述风轮电性连接并为所述风轮供电。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元件,每一所述风轮均与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驱动相邻的所述风轮同向或反向转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所述风轮连接并驱动所述风轮同步转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两个所述风轮连接于同一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上,所述第二驱动元件内还设有转换元件,两个所述风轮均与所述转换元件连接,所述转换元件带动两个所述风轮反向转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相邻所述风轮的电压不同且相邻所述风轮的电压能够以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以使相邻所述风轮之间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不断变化。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风轮设有若干扇叶,相邻所述风轮的扇叶弯曲方向相反。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风轮连接,所述风轮跟随所述驱动轴的转动而转动,所述导电装置包括固定体以及与所述固定体电性连接的转动体,所述转动体与所述驱动轴连接并在所述驱动轴的带动下相对所述固定体转动,所述固定体与所述转动体之间嵌设有滚珠,所述滚珠跟随所述转动体的转动在所述固定体与所述转动体之间滚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装置还包括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所述驱动轴的内部中空,所述第一导线的一端与所述转动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导线的另一端从所述驱动轴的内部穿出并与所述吸附单元和/或所述风轮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体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的另一端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刮油装置,所述刮油装置包括刮油件,所述刮油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接触,所述刮油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输送通道,所述壳体的一端与所述输送通道连通,所述壳体的另一端形成进风口,所述输送通道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方并对准所述进风口。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因引风装置的风轮转动部产生气流,将外部油烟吸入壳体内,进入壳体的油烟粒子在相邻吸附单元之间电场的作用下,被吸附至吸附单元表面,实现对油烟的净化;并且相邻吸附单元的电压不同且按照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因此相邻吸附单元之间的电场方向不断变换,油烟粒子跟随电场方向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运动方向,从而增加油烟粒子之间的碰撞次数以及碰撞强度,通过动态静电吸附的方式使更多的油烟粒子吸附与吸附单元上,提高油烟机对油烟的吸附效果及净化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油烟机(隐藏壳体)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油烟机第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导电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安装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吸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吸附单元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第二驱动元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壳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刮油组件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A处的放大图;图11是刮油组件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传动组件一个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13是输送通道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图2,油烟机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部中空并容置有吸附装置20、导电装置30及引风装置40,导电装置30与吸附装置20电性连接并为吸附装置20提供电力支持;引风装置40包括能够转动的风轮41,风轮41转动时所产生的气流将油烟引入壳体10内部;吸附装置20包括若干个吸附单元21,因相邻吸附单元21带有不同的电压,因此在相邻吸附单元21之间形成电势差,并在二者之间形成静电场,被引风装置40引入壳体10的油烟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分别显示不同电性,并被吸附至带异性电的吸附单元21上;并且由于相邻吸附单元21的电压能够以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使得相邻吸附单元21之间的电场方向不断变换,油烟粒子跟随电场方向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运动方向,从而增加油烟粒子之间的相互碰撞次数及碰撞强度;通过动态的静电吸附方式,提高吸附装置20对油烟的吸附效果以及油烟机对油烟的净化程度,改善油烟机排出的气体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吸附装置、导电装置及引风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与所述吸附装置电性连接并为所述吸附装置提供电力支持,所述引风装置包括能够转动的风轮,所述风轮转动所产生的气流将油烟引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若干吸附单元,相邻所述吸附单元的电压不同且相邻所述吸附单元的电压能够以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以使相邻所述吸附单元之间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不断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容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吸附装置、导电装置及引风装置,所述导电装置与所述吸附装置电性连接并为所述吸附装置提供电力支持,所述引风装置包括能够转动的风轮,所述风轮转动所产生的气流将油烟引入所述壳体内,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若干吸附单元,相邻所述吸附单元的电压不同且相邻所述吸附单元的电压能够以预定的频率相互交换,以使相邻所述吸附单元之间所形成的电场方向不断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与所述导电装置电性连接,间隔排列的所述吸附单元连接于同一所述连接单元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包括不少于两个的所述连接单元,连接于不同所述连接单元上的所述吸附单元呈交错式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装置还包括安装单元,所述连接单元置于所述安装单元内,所述吸附单元插入所述安装单元内并与所述连接单元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组件,所述引风装置包括不少于两个的所述风轮,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风轮连接并驱动所述风轮转动,所述导电装置与所述风轮电性连接并为所述风轮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元件,每一所述风轮均与一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驱动相邻的所述风轮同向或反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元件,所述第二驱动元件与所述风轮连接并驱动所述风轮同步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每两个所述风轮连接于同一所述第二驱动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平周慧珠孙兴林孙叶琳骆兰英
申请(专利权)人:续客商城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