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628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包括第一集聚风管,所述第一集聚风管底部设置有引风机构;所述引风机构包括引风壳体、固定杆、电机、电机轴、涡轮叶片和第二集聚风管;所述第一集聚风管底部连通有引风壳体的一端,所述引风壳体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集聚风管;所述引风壳体内部左右两侧中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的一端,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引风壳体上的电机和涡轮叶片,在排风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电机带动涡轮叶片旋转,产生向上的吸力,将一部分风力和短绒抽向顶部,避免了采用单管道,异物量过多,堵塞过滤网,有利于更为实用的使用一种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

An exhaust air filtration system of compact spi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
本技术涉及集聚纺排风
,具体为一种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
技术介绍
专利号CN201020155068.4,公开了一种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其包括高压风机和集聚管,集聚管内部形成有集聚通道,集聚管壁上开设有集聚槽,空气经由集聚槽进入集聚通道内;集聚管上对应于集聚槽的位置处套有网格圈;所述集聚通道与高压风机的进风口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风机的排风口处设置有后滤网,后滤网采用细滤网。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优点在于:各种异物通过网格圈、前滤网、后滤网分级过滤,既能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又能在不停车情况下方便去除,降低工人劳动量,提高生产效率。前滤网不容易堵塞,负压压力可以方便地通过提高高压风机的转速来恢复,实现自动稳定风压。目前,现有的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例如;现有的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无法将风分流引向上方,降低管道内的异物量,而且集聚管的角度无法调节,不能连接不同方向的外部管道,不仅如此集聚管内的过滤网无法便捷的取出清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聚纺排风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包括第一集聚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聚风管(1)底部设置有引风机构;/n所述引风机构包括引风壳体(2)、固定杆(9)、电机(10)、电机轴(11)、涡轮叶片(12)和第二集聚风管(3);所述第一集聚风管(1)底部连通有引风壳体(2)的一端,所述引风壳体(2)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集聚风管(3);/n所述引风壳体(2)内部左右两侧中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的一端,所述固定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底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11)的一端,所述电机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涡轮叶片(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包括第一集聚风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聚风管(1)底部设置有引风机构;
所述引风机构包括引风壳体(2)、固定杆(9)、电机(10)、电机轴(11)、涡轮叶片(12)和第二集聚风管(3);所述第一集聚风管(1)底部连通有引风壳体(2)的一端,所述引风壳体(2)的另一端连通有第二集聚风管(3);
所述引风壳体(2)内部左右两侧中间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的一端,所述固定杆(9)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10),所述电机(10)底部转动连接有电机轴(11)的一端,所述电机轴(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涡轮叶片(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聚纺排风过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集聚风管(3)左侧连通第三集聚风管(4),所述第三集聚风管(4)底部左侧连通有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莱富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