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弹性固定条,弹性固定条环绕支架本体设置;弹性固定条包括固定条本体,固定条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固定端,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调节端;固定条本体与支架本体之间形成用于线材穿过的线材收纳空间;固定条固定端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固定条调节端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支架本体上设有调节孔固定件,调节孔固定件可拆卸连接调节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器支架在弹性固定条和支架本体之间形成线材收纳空间,便于整理收纳线材以避免线材凌乱摆放于桌面的问题,并且通过将调节孔固定件与不同的调节孔连接,可调整线材收纳空间的大小,弹性固定条具有弹性可紧固线材。
A display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器支架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器支架。
技术介绍
现有的显示器支架大多没有配备线扣功能,导致电脑系统所需的的线材如电源线、HDMI线、DVI线、AVG线、USB线和配件连接线等凌乱的摆放在工作台面,导致桌面不整洁、线材占用过多的用户工作空间和走线不规则等问题。虽然现在也有部分配备线扣功能的显示器支架,但其线扣均为刚性结构,无法根据需求调整线材的收纳空间。例如专利CN207098489U公开了一种理线结构件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理线结构包括理线部,所述理线部包括第一卡脚和第二卡脚,所述第一卡脚与所述第二卡脚共同形成供所述线缆穿过并卡持所述线缆的卡口。该专利中用于卡持线缆的卡口的大小无法调节,因此在线材过少时容易出现对线材卡持不牢固的问题,在线材过多时会有线材无法被卡持。因此,亟需一种具备空间可调节的线扣功能的显示器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器支架,来解决现有显示器支架的线扣的线材收纳空间无法调节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显示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弹性固定条,所述弹性固定条环绕所述支架本体设置;所述弹性固定条包括固定条本体,所述固定条本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固定端,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调节端;所述固定条本体与所述支架本体之间形成用于线材穿过的线材收纳空间;所述固定条固定端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调节端开设有多个调节孔,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调节孔固定件,所述调节孔固定件远离所述支架本体的一端从所述调节孔中穿过。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的第一侧面开设有支架本体槽,所述支架本体槽的槽口设有用于遮盖所述支架本体槽的支架盖板。可选的,所述弹性固定条为U形弹性固定条,所述U形弹性固定条的开口方向为所述支架盖板的方向;所述支架本体背离所述支架盖板的一面和所述固定条本体之间形成所述线材收纳空间。可选的,所述调节孔固定件包括固定连接的调节孔固定扣和调节孔固定杆,所述调节孔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本体,所述调节孔固定扣从所述调节孔中穿过。可选的,所述调节孔为贯通所述固定条调节端的通孔;所述调节孔包括用于所述调节孔固定扣穿过的第一调节子孔,所述第一调节子孔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调节子孔的第二调节子孔;所述第二调节子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一调节子孔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调节子孔的横截面积小于所述调节孔固定扣的横截面积。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朝向所述固定条调节端的一面开设有连通所述支架本体槽的调节端通孔;所述调节孔固定杆远离所述调节孔固定扣的一端从所述调节端通孔伸入所述支架本体槽内。可选的,所述调节孔固定杆远离所述调节孔固定扣的一端切削形成固定杆调节面,所述支架本体槽内螺纹连接有用于抵接所述固定杆调节面的调节螺栓。可选的,所述支架本体朝向所述固定条固定端的一面开设有连通所述支架本体槽的固定端通孔;所述固定条固定端从所述固定端通孔伸入所述支架本体槽内,固定连接有固定端固定块;所述固定端固定块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固定端通孔的面积。可选的,所述支架盖板上固定设有用于抵接所述固定端固定块的盖板抵接件;所述支架盖板上固定设有盖板卡钩,所述支架本体上开设有支架卡口,所述盖板卡钩卡合连接所述支架卡口。可选的,所述显示器支架还包括支架底座,所述支架本体设于所述支架底座上;所述支架底座上开设有底座容置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显示器支架,通过在支架本体上环绕设置弹性固定条,从而在弹性固定条和支架本体之间形成线材收纳空间,便于整理收纳线材以避免线材凌乱摆放于桌面的问题。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将调节孔固定件与不同的调节孔连接,可调整线材收纳空间的大小,满足不同用户的收纳需求,且弹性固定条具有弹性可紧固线材,从而避免常规刚性线扣无法根据实际线材收纳需求调节线材收纳空间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支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弹性固定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架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节孔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器支架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示说明:1、支架本体;11、支架本体槽;12、支架盖板;121、盖板卡钩;122、盖板抵接件;13、调节孔固定件;131、调节孔固定扣;132、调节孔固定杆;1321、固定杆调节面;14、调节螺栓;2、弹性固定条;21、固定条本体;22、固定条固定端;221、固定端弯折部;23、固定条调节端;231、调节孔;2311、第一调节子孔;2312、第二调节子孔;24、固定端固定块;3、支架底座;31、底座容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技术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请参考图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器支架,所述显示器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弹性固定条2,弹性固定条2环绕支架本体1设置。请参考图2-4,弹性固定条2包括固定条本体21。固定条本体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固定端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和弹性固定条(2),所述弹性固定条(2)环绕所述支架本体(1)设置;/n所述弹性固定条(2)包括固定条本体(21),所述固定条本体(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固定端(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调节端(23);所述固定条本体(21)与所述支架本体(1)之间形成用于线材穿过的线材收纳空间;/n所述固定条固定端(22)与所述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调节端(23)开设有多个调节孔(231),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调节孔固定件(13),所述调节孔固定件(13)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端从所述调节孔(231)中穿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1)和弹性固定条(2),所述弹性固定条(2)环绕所述支架本体(1)设置;
所述弹性固定条(2)包括固定条本体(21),所述固定条本体(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固定端(22),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条调节端(23);所述固定条本体(21)与所述支架本体(1)之间形成用于线材穿过的线材收纳空间;
所述固定条固定端(22)与所述支架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条调节端(23)开设有多个调节孔(231),所述支架本体(1)上设有调节孔固定件(13),所述调节孔固定件(13)远离所述支架本体(1)的一端从所述调节孔(231)中穿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1)的第一侧面开设有支架本体槽(11),所述支架本体槽(11)的槽口设有用于遮盖所述支架本体槽(11)的支架盖板(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固定条(2)为U形弹性固定条,所述U形弹性固定条的开口方向为所述支架盖板(12)的方向;所述支架本体(1)背离所述支架盖板(12)的一面和所述固定条本体(21)之间形成所述线材收纳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固定件(13)包括固定连接的调节孔固定扣(131)和调节孔固定杆(132),所述调节孔固定杆(132)固定连接所述支架本体(1),所述调节孔固定扣(131)从所述调节孔(231)中穿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231)为贯通所述固定条调节端(23)的通孔;所述调节孔(231)包括用于所述调节孔固定扣(131)穿过的第一调节子孔(2311),所述第一调节子孔(2311)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志勇,张秀金,王柏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宏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