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但诗睿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烫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1128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烫杯器,包括外壳、热水储存仓、提手、进水口、电源座、挂钩、开关按钮、电源凹型对接口、发热烧水器、杯碗筷托盘架、杯碗筷置入口、第一小型水泵、第二小型水泵、第三小型水泵、上端进水管、下端进水管、出水管、电源插头、正反转减速电机和吸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烫杯器的外壳可设计为透明板材构成,便于消费者亲眼看到餐具的烫洗过程,同时能够避免烫伤消费者,减少安全隐患,能够帮助消费者在餐桌上快速烫洗餐具,并取代手工烫洗,加快烫杯碗筷的速度,挂钩在外壳的侧壁上水平设置有两个,且挂钩表面设有防滑纹,能够便于悬挂垃圾袋,避免拆杯后的废物乱扔,并能够节约占地面积。

An intelligent cuphol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烫杯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烫杯器,具体为一种智能烫杯器,属于烫杯器

技术介绍
水杯是我们日常用来盛装的液体的容器,通常都采用高度大于宽度的圆柱体造型,以便于手拿取并保留液体的温度,也有方形等形状的水杯。有的水杯还会带有握柄、把手,或带有额外的防烫、保温等功能结构。水杯一般体积较小,人们可以很方便的单手拿起,杯底较宽大,可以稳定放在桌子上。水杯体采用玻璃、陶瓷、塑料、金属等坚固、不溶于水的材料制作,并可以安全容纳多种可食用液体(如饮料、酒水等),因此,水杯的安全问题则显得尤为的重要。因此,则需要一种智能烫杯器来进行杀菌处理,虽然目前市面上已经生产出来了多种智能烫杯器,但总的来看,却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通病,其一、现有的智能烫杯器的内部没有设置隔热层,导致在加热时整个装置都会发烫,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其二、现有的智能烫杯器上没有设置提手,导致在将该装置进行搬运时没有一个很好地发力点,容易脱落从而造成损坏,其三、现有的智能烫杯器的加热器紧紧为一般的加热器,导致加热的速度不够快,影响使用效率。技术内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烫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热水储存仓(2)、提手(3)、进水口(4)、电源座(5)、挂钩(6)、开关按钮(7)、电源凹型对接口(8)、发热烧水器(9)、杯碗筷托盘架(10)、杯碗筷置入口(11)、第一小型水泵(12)、第二小型水泵(13)、第三小型水泵(14)、上端进水管(15)、下端进水管(16)、出水管(17)、电源插头(18)、正反转减速电机(19)和吸水管(20);/n所述外壳(1)构成该智能烫杯器的主体结构,所述热水储存仓(2)位于外壳(1)的上方,所述提手(3)焊接设置在外壳(1)顶上两侧,所述进水口(4)设置在外壳(1)的顶部;/n所述电源座(5)位于外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烫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热水储存仓(2)、提手(3)、进水口(4)、电源座(5)、挂钩(6)、开关按钮(7)、电源凹型对接口(8)、发热烧水器(9)、杯碗筷托盘架(10)、杯碗筷置入口(11)、第一小型水泵(12)、第二小型水泵(13)、第三小型水泵(14)、上端进水管(15)、下端进水管(16)、出水管(17)、电源插头(18)、正反转减速电机(19)和吸水管(20);
所述外壳(1)构成该智能烫杯器的主体结构,所述热水储存仓(2)位于外壳(1)的上方,所述提手(3)焊接设置在外壳(1)顶上两侧,所述进水口(4)设置在外壳(1)的顶部;
所述电源座(5)位于外壳(1)的下方并通过导线与电源插头(18)连接,所述挂钩(6)与外壳(1)的侧板壁固定连接,所述开关按钮(7)设置在外壳(1)上,所述电源凹型对接口(8)设置在外壳(1)的底部,且电源凹型对接口(8)与电源座(5)凹凸对接,所述发热烧水器(9)位于热水存储仓的底部;
所述杯碗筷托盘架(10)位于外壳(1)的内部,所述杯碗筷托盘架(10)一侧的外壳(1)上设置有杯碗筷置入口(11);
所述第一小型水泵(12)、第二小型水泵(13)焊接设置在外壳(1)内部的后侧面板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但诗睿
申请(专利权)人:但诗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