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温针灸器
本技术涉及中医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中医温针灸器。
技术介绍
温针灸是一种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疗法,适用于既需留针又须施灸的疾病。目前教材讲授和临床使用的温针灸的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留针期间,将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段穿置在针柄上点燃施灸,待艾绒或艾段烧完后除去灰烬将针起出。目前这种操作方法在临床使用时有其不便之处:一是燃烧中或燃烧后的艾灰及火星容易脱落而烫伤患者的皮肤或烧灼其衣物,或对治疗环境的卫生造成影响,二是艾绒或艾条段会很快燃尽,同时艾灸热量有很大一部分会散失,故热力不能持久和深透,三是艾绒或艾条段与皮肤的距离无法调节,使温针的疗效降低,或者固定距离持续的熏灼,会使患者局部皮肤产生烧灼感,甚至皮肤被烫伤,治疗舒适度得不到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中医温针灸器,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中医温针灸器,包括温针灸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医温针灸器,包括温针灸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针灸器外壳(1)下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平衡杆(2),所述支撑平衡杆(2)远离温针灸器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圆球(3),所述温针灸器外壳(1)下表面的中心处贯穿有银针夹持装置(4),所述温针灸器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环(5),所述连接固定环(5)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6),所述连接固定环(5)远离温针灸器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通槽(7),所述通槽(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远离活动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子(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温针灸器,包括温针灸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温针灸器外壳(1)下表面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支撑平衡杆(2),所述支撑平衡杆(2)远离温针灸器外壳(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圆球(3),所述温针灸器外壳(1)下表面的中心处贯穿有银针夹持装置(4),所述温针灸器外壳(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固定环(5),所述连接固定环(5)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6),所述连接固定环(5)远离温针灸器外壳(1)的一侧开设有通槽(7),所述通槽(7)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活动杆(8),所述活动杆(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远离活动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盖子(10),所述盖子(10)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层(11),所述隔热层(11)的边缘处固定连接有密封橡胶圈(12),所述盖子(10)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提手(13),所述温针灸器外壳(1)的内侧壁开设有横纵移动滑槽(14),所述横纵移动滑槽(14)的内部卡接有滑轮(15),所述滑轮(15)远离横纵移动滑槽(14)一侧的中心处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6),所述活动轴(16)远离滑轮(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艾绒放置装置(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温针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衡杆(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平衡杆(2)呈矩形阵列的形式固定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