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肇良专利>正文

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08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沿上下方向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延伸出壳体的内腔且焊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凹槽的内腔卡接有硅胶垫,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焊接有底座一,所述底座一的底端卡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壳体的内壁相卡接,所述支撑杆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卡接有第一卡块,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均卡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卡接有连接座。该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该装置可有效的代替麻醉师对患者的下颌起到支撑作用,降低麻醉师的劳动强度,避免给医护人员带来负担和麻烦,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A mandibular support device for anesthesi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麻醉学科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多学科的知识,现在的范围更广,不单单是满足手术的要求,还参入各科室的抢救工作,妇科的无痛分娩,无痛流产等等,对于现代麻醉来说,术中镇静催眠是必不可少的,全麻也已成为各医院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但在病人入睡或全麻期间,因病人神智逐渐消失,口腔内肌肉松弛,软组织张力下降,产生舌后坠,而引起呼吸道梗阻,导致呼吸困难,严重的会引起窒息死亡,为保证呼吸道通畅,通常会采用口咽通气管,但是会刺激咽部,常常引起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或者麻醉医师将患者头后仰,并手托下颌,使其舌根离开喉腔后壁,保持呼吸道通畅,此方法在操作时,麻醉医师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给医护人员增加了很多负担和麻烦,不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焊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沿上下方向插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端延伸出壳体的内腔且焊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凹槽的内腔卡接有硅胶垫,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焊接有底座一,所述底座一的底端卡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与壳体的内壁相卡接,所述支撑杆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卡接有第一卡块,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均卡接有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卡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卡接有与第一卡块相匹配的第二卡块,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卡接有拉杆,所述支撑杆的外壁左右两侧底端从上至下均卡接有第三卡块,所述壳体的内腔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均卡接有第三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卡接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外侧焊接有连接杆的一端,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的内腔。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间隙排列在支撑杆的外壁,且相邻第一卡块之间的间距为0.5cm。优选的,所述拉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拉杆相对支撑杆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三卡块间隙排列在支撑杆的外壁,且相邻第三卡块之间的间距为0.7cm。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顶端凹槽的形状呈弧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通过使用者向壳体的内腔捏动连接杆,促使连接杆带动支撑杆和第一卡块向上移动,第一卡块向上移动挤压第二卡块、连接座和拉杆向外侧移动挤压第二弹簧,撤掉施加给连接杆的外力,通过第二弹簧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座、拉杆和第二卡块卡入进相对应的第一卡块的内侧,对支撑杆进行固定,该装置可有效的代替麻醉师对患者的下颌起到支撑作用,已保持呼吸道通畅,省时省力,降低麻醉师的劳动强度,避免给医护人员带来负担和麻烦,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底座右视图。图中:1、底座,2、壳体,3、支撑杆,4、支撑座,5、硅胶垫,6、底座一,7、第一弹簧,8、第一卡块,9、第二弹簧,10、连接座,11、第二卡块,12、拉杆,13、第三卡块,14、第三弹簧,15、矩形块,16、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焊接有壳体2,壳体2的内腔沿上下方向插接有支撑杆3,支撑杆3的顶端延伸出壳体2的内腔且焊接有支撑座4,支撑座4的顶端凹槽的内腔卡接有硅胶垫5,通过将患者的下颌搭在硅胶垫5上,通过硅胶垫5对患者的下颌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患者的下颌与支撑座4直接接触造成皮肤磨损,支撑杆3的底端焊接有底座一6,底座一6的底端卡接有第一弹簧7,第一弹簧7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第一弹簧7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一弹簧7的顶端与壳体2的内壁相卡接,支撑杆3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卡接有第一卡块8,通过使用者向壳体2的内腔捏动连接杆16,促使连接杆16带动支撑杆3和第一卡块8向上移动,第一卡块8向上移动挤压第二卡块11、连接座10和拉杆12向外侧移动挤压第二弹簧9,撤掉施加给连接杆16的外力,通过第二弹簧9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座10、拉杆12和第二卡块11卡入进相对应的第一卡块8的内侧,对支撑杆3进行固定,壳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均卡接有第二弹簧9的一端,第二弹簧9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第二弹簧9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卡接有连接座10,连接座10的内侧卡接有与第一卡块8相匹配的第二卡块11,连接座10的顶端卡接有拉杆12,通过将拉杆12向外侧拉动,促使拉杆12带动连接座10和第二卡块11向外侧移动挤压第二弹簧9,当第二卡块11与第一卡块8分离后,通过第一弹簧7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支撑杆3、支撑座4和硅胶垫5复位,支撑杆3的外壁左右两侧底端从上至下均卡接有第三卡块13,通过使用者向壳体2的内腔捏动连接杆16,促使连接杆16带动矩形块15向壳体2的内腔移动拉伸第三弹簧14,矩形块15向内侧移动的同时与第三卡块13接触,并挤压第三卡块13带动支撑杆3、第一卡块8、支撑座4、硅胶垫5以及患者的下颌向上移动,避免患者产生舌后坠,而引起呼吸道梗阻,导致呼吸困难,壳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均卡接有第三弹簧14的一端,第三弹簧14为螺旋弹簧,弹性系数为20N/CM,第三弹簧14受到拉伸或挤压后产生弹性形变,去除外力后恢复至初始状态,第三弹簧14的另一端卡接有矩形块15,矩形块15的外侧焊接有连接杆16的一端,连接杆16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2的内腔。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一卡块8间隙排列在支撑杆3的外壁,且相邻第一卡块8之间的间距为0.5cm,通过使用者向壳体2的内腔捏动连接杆16,促使连接杆16带动支撑杆3和第一卡块8向上移动,第一卡块8向上移动挤压第二卡块11、连接座10和拉杆12向外侧移动挤压第二弹簧9,撤掉施加给连接杆16的外力,通过第二弹簧9恢复形变的弹力,推动连接座10、拉杆12和第二卡块11卡入进相对应的第一卡块8的内侧,对支撑杆3进行固定。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拉杆12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拉杆12相对支撑杆3对称设置,通过将拉杆12向外侧拉动,促使拉杆12带动连接座10和第二卡块11向外侧移动挤压第二弹簧9,当第二卡块11与第一卡块8分离后,通过第一弹簧7恢复形变的弹力,拉动支撑杆3、支撑座4和硅胶垫5复位。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第三卡块13间隙排列在支撑杆3的外壁,且相邻第三卡块13之间的间距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焊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腔沿上下方向插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顶端延伸出壳体(2)的内腔且焊接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的顶端凹槽的内腔卡接有硅胶垫(5),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焊接有底座一(6),所述底座一(6)的底端卡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顶端与壳体(2)的内壁相卡接,所述支撑杆(3)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卡接有第一卡块(8),所述壳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均卡接有第二弹簧(9)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卡接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的内侧卡接有与第一卡块(8)相匹配的第二卡块(11),所述连接座(10)的顶端卡接有拉杆(12),所述支撑杆(3)的外壁左右两侧底端从上至下均卡接有第三卡块(13),所述壳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均卡接有第三弹簧(14)的一端,所述第三弹簧(14)的另一端卡接有矩形块(15),所述矩形块(15)的外侧焊接有连接杆(16)的一端,所述连接杆(16)的另一端延伸出壳体(2)的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麻醉科用下颌支撑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焊接有壳体(2),所述壳体(2)的内腔沿上下方向插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的顶端延伸出壳体(2)的内腔且焊接有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的顶端凹槽的内腔卡接有硅胶垫(5),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焊接有底座一(6),所述底座一(6)的底端卡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的顶端与壳体(2)的内壁相卡接,所述支撑杆(3)的外壁顶端左右两侧从上至下均卡接有第一卡块(8),所述壳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顶端均卡接有第二弹簧(9)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9)的另一端卡接有连接座(10),所述连接座(10)的内侧卡接有与第一卡块(8)相匹配的第二卡块(11),所述连接座(10)的顶端卡接有拉杆(12),所述支撑杆(3)的外壁左右两侧底端从上至下均卡接有第三卡块(13),所述壳体(2)的内腔左右两侧中心位置均卡接有第三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肇良李玉琴潘绍堂余福
申请(专利权)人:陈肇良李玉琴潘绍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