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肢抬高及制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肢抬高及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造影的患者术后需伤口局部加压并保持压迫6小时,之后保持穿刺的腕部制动24小时,以利于伤口的愈合,防止出血渗血,患者术后6小时内桡动脉穿刺处受压,血液回流受限,远端肢体肿胀,青紫,并且主诉手臂麻涨不适明显,同时由于患者不由自主的弯曲腕部,造成伤口压迫点发生变化,造成出血渗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桡动脉手术后患者腕部无法固定,影响治疗效果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肢抬高及制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肢抬高及制动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沿上表面开设出倾斜的坡面,坡面的上半部开设出凹槽,所述凹槽内放置有胶垫,所述底座的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计时器,所述底座沿坡面的两侧设置有相对分布的束紧机构,所述束紧机构上下依次设置有两组,且位于两侧的束紧机构关于坡面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肢抬高及制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沿上表面开设出倾斜的坡面(11),坡面(11)的上半部开设出凹槽(2),所述凹槽(2)内放置有胶垫(3),所述底座(1)的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计时器(4),所述底座(1)沿坡面(11)的两侧设置有相对分布的束紧机构,所述束紧机构上下依次设置有两组,且位于两侧的束紧机构关于坡面(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束紧机构将患者的腕部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肢抬高及制动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沿上表面开设出倾斜的坡面(11),坡面(11)的上半部开设出凹槽(2),所述凹槽(2)内放置有胶垫(3),所述底座(1)的其中一侧的侧壁上设置有计时器(4),所述底座(1)沿坡面(11)的两侧设置有相对分布的束紧机构,所述束紧机构上下依次设置有两组,且位于两侧的束紧机构关于坡面(11)的中轴线对称设置,通过束紧机构将患者的腕部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肢抬高及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坡面(11)的坡度范围在15°-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桡动脉介入术后患肢抬高及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垫(3)嵌放在凹槽(2)的内侧,胶垫(3)的材质选择软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玲玲,于杨洋,严蕊,李菲,孙梦妍,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