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门双软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00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阀门双软密封结构,包括阀盖、阀体、阀杆、阀瓣和手轮,所述阀瓣通过阀杆与手轮固定连接,阀杆穿过螺孔,并且与螺孔螺纹连接,所述阀体内部通过一号挡板、二号挡板分割成为入水腔和出水腔,所述阀瓣上设有一号软密封、二号软密封,一号软密封铰接至阀瓣一侧,二号软密封铰接至阀瓣另一侧,阀瓣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号凹槽、二号凹槽,一号凹槽通过一号弹簧与一号软密封固定连接,二号凹槽通过二号弹簧与二号软密封固定连接,一号凹槽上方设有一号水路,二号凹槽上方设有二号水路,所述一号挡板上设有三号水路,所述二号挡板上设有四号水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平衡阀瓣两端的压力,避免出现漏水现象。

Double soft sealing structure of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阀门双软密封结构
本技术属于阀门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阀门双软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用户希望获得更高质量的阀门,同时也要求提高阀门的使用、维修水平。这就对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精心设计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阀门,合理选用和正确操作之外,还要方便维修人员的维修和拆卸,方便快捷,使各类事故及维修时间降到最低限度。于是,对于调节阀来说,就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新型软密封结构设计。在这种结构设计中,用金属挡环和软密封环代替了传统结构中用螺钉固定嵌入式软密封环的设计,用套筒和阀座密封垫直压式结构设计代替了传统结构中阀座采用螺纹连接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排除了软密封环因过载而损坏,而且金属挡环还提供了一定的辅助密封作用。但是,这样的设计也存在一些缺点,软密封在受到水流冲击的时候,常常会因为一侧压力过大导致软密封失去密封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阀门双软密封结构,以解决软密封在水的冲击下容易出现漏水的现象。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阀门双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阀门双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盖(1)、阀体(2)、阀杆(3)、阀瓣(4)和手轮(5),/n所述阀盖(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阀体(2),所述阀盖(1)上设有螺孔(11),阀体(2)内部设有阀瓣(4),所述阀瓣(4)通过阀杆(3)与手轮(5)固定连接,阀杆(3)穿过螺孔(11),并且与螺孔(11)螺纹连接,/n所述阀瓣(4)上设有一号软密封(41)、二号软密封(42),一号软密封(41)铰接至阀瓣(4)一侧,二号软密封(42)铰接至阀瓣(4)另一侧,/n阀瓣(4)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号凹槽(43)、二号凹槽(44),一号凹槽(43)通过一号弹簧(45)与一号软密封(41)固定连接,二号凹...

【技术特征摘要】
1.阀门双软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阀盖(1)、阀体(2)、阀杆(3)、阀瓣(4)和手轮(5),
所述阀盖(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至阀体(2),所述阀盖(1)上设有螺孔(11),阀体(2)内部设有阀瓣(4),所述阀瓣(4)通过阀杆(3)与手轮(5)固定连接,阀杆(3)穿过螺孔(11),并且与螺孔(11)螺纹连接,
所述阀瓣(4)上设有一号软密封(41)、二号软密封(42),一号软密封(41)铰接至阀瓣(4)一侧,二号软密封(42)铰接至阀瓣(4)另一侧,
阀瓣(4)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一号凹槽(43)、二号凹槽(44),一号凹槽(43)通过一号弹簧(45)与一号软密封(41)固定连接,二号凹槽(44)通过二号弹簧(46)与二号软密封(42)固定连接,
一号凹槽(43)上方设有一号水路(47),二号凹槽(44)上方设有二号水路(48),一号挡板(21)上设有三号水路(211),二号挡板(22)上设有四号水路(2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卡尔斯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