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手术器械手持组件及电动手术器械
本技术涉及医用外科手术器械,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手术器械手持组件,以及使用该手持组件的电动手术器械。
技术介绍
外科手术中通常使用吻合器实现对组织的切除和创面的封闭。吻合器包括直线切割吻合器、管型吻合器、腔镜下直线切割吻合器等。这些吻合器可以用于切除肺、肠、胃的病变组织,同时对创面进行封闭。在手术过程中,吻合器的末端执行器对组织进行夹持和挤压,然后利用切割刀切割组织,对于产生的创面,则利用吻合钉进行快速的缝合。吻合器的使用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而且术后恢复快。目前使用的吻合器主要通过有手动操作和电动操作两种。手术过程中,须用吻合器前端夹持住待切割组织,做好击发前的准备。对于手动操作的吻合器,在击发吻合器的过程中,医生须在悬空握持住吻合器的同时按动手柄,完成击发。整个击发过程中,手部提供支撑和按压两种力量,容易出现手部的抖动导致的吻合器抖动。同时,手动击发施力不够稳定和均匀,尤其是对于直线切割吻合器,击发时需要多次按压手柄才能完成整个击发过程,在每次按压手柄动作后,须要松开手柄再进行下一次手柄的按压,这个松开手柄的过程使得切割刀停止前进,而且推钉片也停止运动,对于吻合钉的推力也迅速下降至零。导致在吻合钉成型存在缺陷,且切割刀的切割创面不平顺,尤其是放松手柄的位置上述问题更加明显。而对于电动吻合器来说,医生只需稳定握持住吻合器,通过按钮使切割刀和吻合钉运动,能够实现切割刀的平稳运动以及吻合钉的平稳连续缝合,从而有效保证了切割效果。有对比研究表明:相对于使用手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手术器械手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组件包括:/n电源组件;/n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第一电机;/n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能够与所述驱动组件啮合获得动力输入;所述切换组件包括轴、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第三齿轮组件和输出切换部;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轴上;所述第一齿轮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的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输出切换部包括第二电机、传动杆和啮合件;所述输出切换部能够使所述切换组件处于第一输出模式或第二输出模式;所述传动杆包括丝杆,所述啮合件为切换拨叉,所述切换拨叉包括通孔,所述丝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丝杆,使所述切换组件处于第一输出模式或第二输出模式;所述通孔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啮合件在所述通孔的轴向方向的长度相同;/n第一动力输出组件,包括第一动力齿轮、第一旋转驱动杆、第一传动件和第一传动杆组件;所述第一动力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杆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动力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杆能够同步旋转;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杆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杆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沿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杆运动;所述第一传动件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手术器械手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组件包括:
电源组件;
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和第一电机;
切换组件,所述切换组件能够与所述驱动组件啮合获得动力输入;所述切换组件包括轴、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第三齿轮组件和输出切换部;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和第三齿轮组件设置在所述轴上;所述第一齿轮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的所述驱动齿轮啮合;所述输出切换部包括第二电机、传动杆和啮合件;所述输出切换部能够使所述切换组件处于第一输出模式或第二输出模式;所述传动杆包括丝杆,所述啮合件为切换拨叉,所述切换拨叉包括通孔,所述丝杆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丝杆,使所述切换组件处于第一输出模式或第二输出模式;所述通孔的轴向长度与所述啮合件在所述通孔的轴向方向的长度相同;
第一动力输出组件,包括第一动力齿轮、第一旋转驱动杆、第一传动件和第一传动杆组件;所述第一动力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杆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动力齿轮与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杆能够同步旋转;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杆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杆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传动件沿所述第一旋转驱动杆运动;所述第一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杆连接;
第二动力输出组件,包括第二动力齿轮、第二旋转驱动杆、第二传动件和第二传动杆组件;所述第二动力齿轮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杆固定连接,使得所述第二动力齿轮与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杆能够同步旋转;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件相互配合,使得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杆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沿所述第二旋转驱动杆运动;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传动杆固定连接;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和所述切换组件;以及
外壳部;
其中,当所述切换组件处于第一输出模式时,所述切换组件的所述第二齿轮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一动力齿轮啮合;当所述切换组件处于第二输出模式时,所述切换组件的所述第三齿轮组件能够与所述第二动力齿轮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组件的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一啮合部和第二啮合部;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组件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三啮合部;所述第三齿轮组件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啮合部;
在所述第一输出模式下,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一啮合部与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第三啮合部相互啮合,使得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和所述第二齿轮组件能够同步旋转;所述第二齿轮组件的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组件的第一动力齿轮啮合;
在所述第二输出模式下,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的第二啮合部与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第四啮合部相互啮合,使得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和所述第三齿轮组件能够同步旋转;所述第三齿轮组件的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组件的第二动力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组件的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军,赵博,张晋辉,王洪权,夏磊磊,赵延瑞,代立军,蒋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博辉瑞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