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脉采血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99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脉采血支架,一种动脉采血支架,动脉采血支架至少包括支撑部一和支撑部二,所述支撑部一的上表面为斜面一,所述支撑部二的上表面为斜面二,所述斜面一用于手腕的放置,所述斜面二用于手掌背面的放置,所述斜面一与所述斜面二相连接且所述斜面一与所述斜面二的夹角为150°~160°,所述斜面一与所述斜面二的相连接处设置有手腕承接部,所述手腕承接部为弧形槽,所述支撑部一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二的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支撑部一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二的下表面相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脉采血使用方便,操作性加。

A stent for arterial blood coll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脉采血支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脉采血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在医院针对呼吸科病人的治疗检查,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动脉采血。该项目的治疗目的是可直接判断病情的严重性及血液内含氧情况及人体的酸碱度,为医生的病情判断提供可靠的帮助。在进行动脉采血时,需要将动脉采血涉及到的用物准备齐全,再进行具体操作。动脉采血首先桡动脉,但是通过临床上大量的实践操作后,单纯摆放位置采血后发现一个问题:如若病人配合程度欠佳,都会影响到采血的结果;有时会采集到静脉血,有时会动静脉混合,有时甚至抽不出,反复抽取导致病人疼痛剧烈。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的动脉采血过度依赖操作人员的娴熟程度上的不足和现有的动脉采血初步定位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的动脉采血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初步定位且定位准确的动脉采血支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动脉采血支架,动脉采血支架至少包括支撑部一和支撑部二,所述支撑部一的上表面为斜面一,所述支撑部二的上表面为斜面二,所述斜面一用于手腕的放置,所述斜面二用于手掌背面的放置,所述斜面一与所述斜面二相连接且所述斜面一与所述斜面二的夹角为150°~160°,所述斜面一与所述斜面二的相连接处设置有手腕承接部,所述手腕承接部为弧形槽,所述支撑部一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二的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支撑部一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二的下表面相交。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斜面一与所述斜面二的夹角为153°。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斜面二的端部设有手部容纳槽。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撑部二的侧臂上对称设有垂直于下表面的凹槽且所述凹槽从斜面一延伸至下表面,该凹槽用于手部的固定。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动脉采血支架为中空的塑料材质。本技术动脉采血支架跟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病人方面:在动脉采血时,手部放置在动脉采血支架上后,舒适度增加,缓解紧张感,易摆放正确的姿势采集,成功率高,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降低治疗费用,不易干扰病情;2)护士方面:手部支撑部的上表面与胳膊支撑部的上表面的夹角为150°~160°,只要把手部、手腕部和胳膊按照采血支架放置好,再将弹力带放到手部两侧对称设置凹槽内,固定住手部,整个采血过程操作方便,成功率高,能够及时采集到标本,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治疗效果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动脉采血支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动脉采血支架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动脉采血支架前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动脉采血支架,11-支撑部一,111-斜面一,12-支撑部二,121-斜面二,2-手腕承接部,3-手部容纳槽,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3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动脉采血支架,动脉采血支架1至少包括支撑部一11和支撑部二12,所述支撑部一11的上表面为斜面一111,所述支撑部二12的上表面为斜面二121,所述斜面一111用于手腕的放置,所述斜面二用于手掌背面的放置,所述斜面一111与所述斜面二121相连接且所述斜面一111与所述斜面二121的夹角为150°~160°,所述斜面一111与所述斜面二121的相连接处设置有手腕承接部3,所述手腕承接部3为弧形槽,所述支撑部一1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二12的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支撑部一1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二12的下表面相交。现有技术中,在医院针对呼吸科病人的治疗检查,必不可少的项目就是动脉采血。动脉采血存在下述问题:如若病人只是简单的将手部摆放平甚至搁置在平面上,医护人员很难顺利采集血液,而且如若病人配合程度欠佳,都会影响到采血的结果,例如:在抽取前或者过程中,患者手部摆动,就会导致抽取位置难以定位,设置抽取不出,反复抽取导致病人疼痛剧烈,而且有时会采集到静脉血,有时会动静脉混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脉采血支架,在进行动脉采血时,病人将手部放置在动脉采血支架上,具体为:第一步初步定位手掌的背面放置于斜面二121上,胳膊放置且贴靠在斜面一111上;第二步准确定位手腕部放置于斜面一111和斜面二121上,手腕部放置于手腕承接部3的弧形槽内,实现进一步的准确定位。上述操作,能够实现动脉采血过程中,患者的手部的定位,舒适度增加,缓解紧张感,易摆放正确的姿势采集,成功率高,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疼痛,降低治疗费用,不易干扰病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斜面一111与所述斜面二121的夹角为153°。在多次尝试后,发现斜面一111和斜面二121的相交处夹角为153°时,更易于护士的采集动脉血定位穿刺的位置。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斜面二121的端部设有手部容纳槽3。所述支撑部二12的侧臂上对称设有垂直于下表面的凹槽5且所述凹槽从斜面一延伸至下表面,该凹槽5用于手部的固定。手部容纳槽3用于手指的放置,有利于进一步的定位。在医护人员操作的时候,可以将弹力带放到动脉采血架的两侧对称设置凹槽5内,捆扎固定住手指部,这么设置,在采血过程中,手指部不会收到外部情况,而出现病人手部移动或者翘起的情况,进一步的使得整个采血过程操作方便,成功率高,能够及时采集到标本。优选的,所述动脉采血支架1为中空的塑料材质。中空的塑料材质材质轻便,制造成本低廉,适合推广运用。经临床试验,让经过培训后的医护人员在抽取动脉血的时候使用本技术的动脉采血架进行血液的抽取作为观察组,抽取人群数量为30。直接进行抽取,不借助动脉采血架进行初步定位,作为对照组,试验数据如下:表1对照组和观察组的采集结果对比综上所述,使用了动脉采血支架1后,能够实现初步的定位,而且一次性采集成功率有效提升。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脉采血支架,其特征在于:动脉采血支架(1)至少包括支撑部一(11)和支撑部二(12),所述支撑部一(11)的上表面为斜面一(111),所述支撑部二(12)的上表面为斜面二(121),所述斜面一(111)用于手腕的放置,所述斜面二用于手掌背面的放置,所述斜面一(111)与所述斜面二(121)相连接且所述斜面一(111)与所述斜面二(121)的夹角为150°~160°,所述斜面一(111)与所述斜面二(121)的相连接处设置有手腕承接部(2),所述手腕承接部(2)为弧形槽,所述支撑部一(1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二(12)的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支撑部一(1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二(12)的下表面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脉采血支架,其特征在于:动脉采血支架(1)至少包括支撑部一(11)和支撑部二(12),所述支撑部一(11)的上表面为斜面一(111),所述支撑部二(12)的上表面为斜面二(121),所述斜面一(111)用于手腕的放置,所述斜面二用于手掌背面的放置,所述斜面一(111)与所述斜面二(121)相连接且所述斜面一(111)与所述斜面二(121)的夹角为150°~160°,所述斜面一(111)与所述斜面二(121)的相连接处设置有手腕承接部(2),所述手腕承接部(2)为弧形槽,所述支撑部一(1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部二(12)的下表面均为平面,所述支撑部一(11)的下表面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中医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