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重症护理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962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儿科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儿科重症护理用保护装置,包括内壳、安装盒、轴承、转杆、发条、隔离带、挂钩、挂环、外壳、保温棉、基础板、排水管、密封盖、插筒、不锈钢软管、手持杆和喷淋头,所述内壳内壁左侧的顶部与安装盒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的一侧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离带为阻尼布料纵横交错编制而成,纵横交错的编织形式能够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因此在儿童处于隔离带上时,整体处于下凹,因此能够避免儿童爬出以及倾斜掉落现象的发生,同时还提高了整体的舒适性,并且在隔离带不使用时能够自动收缩至安装盒的内部,因此提高了对于浴桶的合理利用。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pediatric critical c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科重症护理用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儿科护理
,具体为一种儿科重症护理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医疗的发展以及对新生儿的护理增强,儿科护理得到快速的发展,儿科护理是运用现代护理理论和技术对儿童进行整体护理,以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由于儿童处在不断的生长发育中,无论在躯体、社会心理等方面都具有儿童护理的自身特点,现代医疗的发展促使更多的儿科护理设备得到专利技术和应用。在幼儿的护理工作过程中,对于幼儿的洗澡属于日常护理工作之一,现在护理人员普遍采用的是普通浴桶,普通浴桶主要由整型桶身和蓄水槽组成,但是,护理人员在给幼儿洗浴时,由于对于物品的好奇心,因此幼儿会故意拨弄浴桶内部的水,因此给医护人员的洗浴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同时浴桶内部装有大量的水,若是医护人员稍不留神,则儿童比较容易出现溺于水中现象的发生,因此导致儿童出现呛水的现象,因此目前的洗浴护理装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儿科重症护理用保护装置,达到了避免幼儿浸泡于水中的目的,同时避免了幼儿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儿科重症护理用保护装置,包括内壳(1)、安装盒(2)、轴承(3)、转杆(4)、发条(5)、隔离带(6)、挂钩(8)、挂环(10)、外壳(11)、保温棉(12)、基础板(13)、排水管(14)、密封盖(15)、插筒(16)、不锈钢软管(17)、手持杆(18)和喷淋头(19),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内壁左侧的顶部与安装盒(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2)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3)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转杆(4)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的外表面与发条(5)相套接,所述发条(5)的一端与转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发条(5)的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儿科重症护理用保护装置,包括内壳(1)、安装盒(2)、轴承(3)、转杆(4)、发条(5)、隔离带(6)、挂钩(8)、挂环(10)、外壳(11)、保温棉(12)、基础板(13)、排水管(14)、密封盖(15)、插筒(16)、不锈钢软管(17)、手持杆(18)和喷淋头(19),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内壁左侧的顶部与安装盒(2)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2)内壁顶部和底部的中间位置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3)的一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轴承(3)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转杆(4)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转杆(4)的外表面与发条(5)相套接,所述发条(5)的一端与转杆(4)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发条(5)的另一端与隔离带(6)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2)的右侧开设有配合隔离带(6)活动的通槽(7),所述隔离带(6)的另一侧与挂钩(8)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内壳(1)内壁右侧的顶部开设有凹槽(9),所述挂环(10)位于凹槽(9)的内部,且挂钩(8)与挂环(10)相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重症护理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1)位于外壳(11)的内部,所述内壳(1)和外壳(11)之间为一体成型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贵俊何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襄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