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浴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961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助浴床,具有床架、支撑件、洗浴床垫、电动推杆、蓄电池、控制器和遥控器;所述洗浴床垫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四周并可向上翻折形成盛水容腔的侧边部;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配设有排水塞;所述底板设置在床架的上表面;床架的下底面与支撑件的上端转动连接;电动推杆的电机部转动连接在支撑件上,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的伸出端转动连接在床架的头端或者脚端;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床架上;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床架上;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电动推杆电连接其受控制器控制运动;控制器与遥控器电连接;蓄电池用于给控制器和电动推杆供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病人的转移和后期的清理。

Auxiliary bath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浴床
本技术涉及护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助浴床。
技术介绍
助浴床一般为了满足截瘫患者,腿脚不便等肢体功能障碍者,以及半失能和失能老人、自理老人等在医院、养老院和家庭中的洗浴需求。由于上述人群的行动不便(甚至无法行动),因此洗澡是一个极其不便且危险的事情。通过助浴床能够保证在洗浴过程中,上述人群的安全性(因为通常是采用卧躺的方式)。但是现有的护理床是将洗浴容器设置在一个可以移动的床体上,虽然病人躺在上面可以安全的进行洗澡,但是由于洗浴容器具有高度,将病人转移到洗浴容器内是一个十分不便的过程。特别是对于截瘫患者等长期卧床病人来说,由于其不能行动,因此在移动病人至助浴床上时尤其不便。同时,某些病人在洗澡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体液和粪便,需要及时清理,而传统助浴床的结构在进行清理时对于积水的排出是存在一定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病人转移方便的助浴床。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具有床架、支撑件、洗浴床垫、电动推杆、蓄电池、控制器和遥控器;所述洗浴床垫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四周并可向上翻折形成盛水容腔的侧边部;所述底板上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上配设有排水塞;所述底板设置在床架的上表面;床架的下底面与支撑件的上端转动连接;电动推杆的电机部转动连接在支撑件上,电动推杆的伸缩杆的伸出端转动连接在床架的头端或者脚端;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床架上;所述控制器设置在床架上;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电动推杆电连接其受控制器控制运动;控制器与遥控器电连接;蓄电池用于给控制器和电动推杆供电;遥控器用于向控制器输入控制电动推杆进行伸长的伸长信号、控制电动推杆进行收缩的收缩信号以及控制电动推杆复位的复位信号;电动推杆处于复位的状态时,床架处于水平。支撑件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滚动脚轮组;所述支撑件的上端靠近床架的一侧。作为优化设计,上述支撑件为电动升降柱;所述电动升降柱与控制器电连接,且受控制器控制运动;所述遥控器还用于向控制器输入控制电动升降柱上升的上升信号,以及控制电动升降柱下降的下降信号;所述蓄电池还用于给电动升降柱供电。上述床架的上表面还围设有头部护栏、脚部护栏、床边侧护栏和护理侧护栏;洗浴床垫的四周的侧边部分别受头部护栏、脚部护栏、床边侧护栏和护理侧护栏的限制保持向上翻折的状态;所述电动升降柱靠近床架的护理侧护栏。床边侧护栏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转动结构与床架转动连接,或与对应的头部护栏、脚部护栏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第一基板、第一转动支架、第一轴体、第二轴体;第一基板固定连接在床架位于床边侧护栏的一侧的两端,或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头部护栏、脚部护栏上;第一转动支架固定连接床边侧护栏上;第一基板上设有第一调节滑槽;第一转动支架上设有第一长槽;所述第一调节滑槽包括第一弧形槽、第二弧形槽和第一连接通槽;第一连接通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槽的一端、第二弧形槽的一端连接相通;第一轴体穿过第一长槽后固定连接在第一基板上;第一轴体与第一长槽可发生相对滑动;第二轴体穿过第一调节滑槽后固定连接在第一转动支架上;第二轴体可在第一调节槽内滑动;当第二轴体位于第一弧形槽不与第一连接通槽连接的一端时,床边侧护栏处于向上翻折的状态;当第二轴体位于第二弧形槽不与第一连接通槽连接的一端时,床边侧护栏形成床架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体。上述第一弧形槽和第二弧形槽同轴设置,第二弧形槽位于第一弧形槽的上方;第一弧形槽不与第一连接通槽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一轴体的下方,第二弧形槽不与第一连接通槽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一轴体的上方。护理侧护栏的两端均通过第二转动结构与床架转动连接,或与对应的头部护栏、脚部护栏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结构包括第二基板、第二转动支架、第三轴体、第四轴体;第二基板固定连接在床架位于护理侧护栏的一侧的两端,或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头部护栏、脚部护栏上;第二转动支架固定连接护理侧护栏上;第二基板上设有第二调节滑槽;第二转动支架上设有第二长槽;所述第二调节滑槽包括第三弧形槽、第四弧形槽和第二连接通槽;第二连接通槽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弧形槽的一端、第四弧形槽的一端连接相通;第三轴体穿过第二长槽后固定连接在第二基板上;第三轴体与第二长槽可发生相对滑动;第四轴体穿过第二调节滑槽后固定连接在第二转动支架上;第四轴体可在第二调节槽内滑动;当第四轴体位于第三弧形槽不与第二连接通槽连接的一端时,护理侧护栏处于向上翻折的状态;当第四轴体位于第四弧形槽不与第二连接通槽连接的一端时,护理侧护栏处于向床架的下方翻折且垂直于底面的状态。上述第三弧形槽和第四弧形槽同轴设置,第四弧形槽位于第三弧形槽的上方;第三弧形槽不与第二连接通槽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三轴体的下方,第四弧形槽不与第二连接通槽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三轴体的上方。上所述第四弧形槽不与第二连接通槽连接的一端位于第三轴体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长槽沿护理侧护栏的高度方向延伸。上述底板上还设有头枕。从而保证病人头部的高度,提升洗浴感受。上述排水口上还设有排水管。利用上述助浴床进行洗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复位:通过遥控器输入复位信号,电动推杆进行复位,电动推杆复位后床架处于水平;S2、高度调节:通过遥控器输入上升信号和/或下降信号调节床架到适当高度;S3、转移病人至助浴床:通过第一转动结构翻折床边侧护栏,并使得床边侧护栏形成床架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体;接着将病人从床边侧护栏的一侧转移至洗浴床垫上;然后通过第一转动结构将床边侧护栏向上翻折,使得洗浴床垫位于床边侧护栏的侧边部也向上翻折,并让洗浴床垫形成盛水容腔;S4、洗浴:将助浴床推至洗浴处,对病人进行洗浴;洗浴中可根据舒适需求通过遥控器输入伸长信号和/或收缩信号,调整床架的头端向上翘起角度;S5、从助浴床上将病人转移下来:通过第一转动结构翻折床边侧护栏,并使得床边侧护栏形成床架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体;接着将病人从床边侧护栏的一侧转移下来;S6、清理:对助浴床进行冲洗,并根据排水需要,通过遥控器输入伸长信号和/或收缩信号,调整床架的头端向下倾斜。当需要转移病床上病人时,所述步骤S2为通过遥控器输入上升信号和/或下降信号调节床架高于病床的床面;所述步骤S3包括如下步骤:A、将病人转到一侧,且面向远离助浴床的方向;B、将床边侧护栏和护理侧护栏往下转动,且床边侧护栏形成床架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体。C、将助浴床移向病床,底座伸入病床的床底,床架部分位于病床的床面的正上方,接着使用遥控器输入下降信号,将床架降低到病床的床面上;当床架撞击到病床的床面时,停止下降;D、将病人向回翻转,并转移到助浴床的洗浴床垫上,再通过人工调整后,病人完全处于助浴床的洗浴床垫上;E、将床边侧护栏和护理侧护栏向上翻折,使得洗浴床垫位于床边侧护栏和护理侧护栏的侧边部也向上翻折,并让洗浴床垫形成盛水容腔。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助浴床,其特征在于:具有床架(1)、支撑件(2)、洗浴床垫(3)、电动推杆(4)、蓄电池(5)、控制器(6)和遥控器(7);所述洗浴床垫(3)包括底板(31)和围设在底板(31)四周并可向上翻折形成盛水容腔的侧边部(32);所述底板(31)上设有排水口(33);所述排水口(33)上配设有排水塞;所述底板(31)设置在床架(1)的上表面;床架(1)的下底面与支撑件(2)的上端转动连接;电动推杆(4)的电机部转动连接在支撑件(2)上,电动推杆(4)的伸缩杆的伸出端转动连接在床架(1)的头端或者脚端;所述蓄电池(5)设置在床架(1)上;所述控制器(6)设置在床架(1)上;所述蓄电池(5)与控制器(6)电连接;控制器(6)与电动推杆(4)电连接其受控制器(6)控制运动;控制器(6)与遥控器(7)电连接;蓄电池(5)用于给控制器(6)和电动推杆(4)供电;遥控器(7)用于向控制器(6)输入控制电动推杆(4)进行伸长的伸长信号、控制电动推杆(4)进行收缩的收缩信号以及控制电动推杆(4)复位的复位信号;电动推杆(4)处于复位的状态时,床架(1)处于水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助浴床,其特征在于:具有床架(1)、支撑件(2)、洗浴床垫(3)、电动推杆(4)、蓄电池(5)、控制器(6)和遥控器(7);所述洗浴床垫(3)包括底板(31)和围设在底板(31)四周并可向上翻折形成盛水容腔的侧边部(32);所述底板(31)上设有排水口(33);所述排水口(33)上配设有排水塞;所述底板(31)设置在床架(1)的上表面;床架(1)的下底面与支撑件(2)的上端转动连接;电动推杆(4)的电机部转动连接在支撑件(2)上,电动推杆(4)的伸缩杆的伸出端转动连接在床架(1)的头端或者脚端;所述蓄电池(5)设置在床架(1)上;所述控制器(6)设置在床架(1)上;所述蓄电池(5)与控制器(6)电连接;控制器(6)与电动推杆(4)电连接其受控制器(6)控制运动;控制器(6)与遥控器(7)电连接;蓄电池(5)用于给控制器(6)和电动推杆(4)供电;遥控器(7)用于向控制器(6)输入控制电动推杆(4)进行伸长的伸长信号、控制电动推杆(4)进行收缩的收缩信号以及控制电动推杆(4)复位的复位信号;电动推杆(4)处于复位的状态时,床架(1)处于水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浴床,其特征在于:支撑件(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滚动脚轮组;所述支撑件(2)的上端靠近床架(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为电动升降柱;所述电动升降柱与控制器(6)电连接,且受控制器(6)控制运动;所述遥控器(7)还用于向控制器(6)输入控制电动升降柱上升的上升信号,以及控制电动升降柱下降的下降信号;所述蓄电池(5)还用于给电动升降柱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浴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的上表面还围设有头部护栏(11)、脚部护栏(12)、床边侧护栏(13)和护理侧护栏(14);洗浴床垫(3)的四周的侧边部(32)分别受头部护栏(11)、脚部护栏(12)、床边侧护栏(13)和护理侧护栏(14)的限制保持向上翻折的状态;所述电动升降柱靠近床架(1)的护理侧护栏(14)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助浴床,其特征在于:床边侧护栏(13)的两端均通过第一转动结构(8)与床架(1)转动连接,或与对应的头部护栏(11)、脚部护栏(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结构(8)包括第一基板(81)、第一转动支架(82)、第一轴体(83)、第二轴体(84);
第一基板(81)固定连接在床架(1)位于床边侧护栏(13)的一侧的两端,或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头部护栏(11)、脚部护栏(12)上;第一转动支架(82)固定连接床边侧护栏(13)上;
第一基板(81)上设有第一调节滑槽(811);第一转动支架(82)上设有第一长槽(821);
所述第一调节滑槽(811)包括第一弧形槽(811-1)、第二弧形槽(811-2)和第一连接通槽(811-3);第一连接通槽(811-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槽(811-1)的一端、第二弧形槽(811-2)的一端连接相通;
第一轴体(83)穿过第一长槽(821)后固定连接在第一基板(81)上;第一轴体(83)与第一长槽(821)可发生相对滑动;第二轴体(8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仁海樊天润何雷吴强吕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钱璟康复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