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扣,包括扣本体,所述扣本体呈环形且具有两个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呈可拆卸连接,所述扣本体中心形成通过口;所述扣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自然状态下,两个所述连接端位于同一平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无需进行折叠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的一种连接扣。
A connecting buck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扣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扣。
技术介绍
生活用品包括平时使用的被子,被子一般又包括被套和被芯,为了使被芯不会在被套内随意移动,往往会将被套和被芯的四角进行连接,而普通的连接方式利用绳来连接则会相对麻烦。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840395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对折连接扣,包括扣本体,扣本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卡接部和卡扣部,扣本体能够对折使得卡接部与卡扣部可拆卸连接。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需要将扣本体进行折叠从而实现连接,但是长期对此进行折叠则容易使扣本体发生断裂而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扣,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连接扣,包括扣本体,所述扣本体呈环形且具有两个连接端,两个所述连接端呈可拆卸连接,所述扣本体中心形成通过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扣本体的两个连接端在自然状态下相靠近,则在需要连接时能够更加方便,并且无需对扣本体进行对折就能完成拆卸或安装,则在使用时能够尽可能保持扣本体的形状不变,避免扣本体被反复折叠而使其容易断裂,能够延长其使用过程中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本体由弹性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扣本体本身的弹性性能下能够便于将两个连接端进行连接,从而提升使用的便利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自然状态下,两个所述连接端位于同一平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连接端往相对的方向拉动,使扣本体的两端被拉长从而能够将两个连接端相互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自然状态下,两个所述连接端在竖直投影下呈部分重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扣本体的两端进行连接时,只需将其中一端进行按压则能使两个连接端相互扣合,无需将扣本体进行整体折叠,则不会对扣本体产生过大的形变,相应能够延长其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端开设有贯穿设置的连接孔,另一个所述连接端一体成型有能够变形且卡接于连接孔内的连接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时,将连接凸块进行挤压变形,并将连接凸块伸入于连接孔内,从而可使两个连接端相互连接而不会发生脱离。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端一体成型有弯钩,另一个所述连接端一体成型有勾接于弯钩的卡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两个连接端进行连接时,利用弯钩和卡钩的配合实现扣本体围成一整个环,从而完成整体连接。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扣本体开设有变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变形槽能够在连接时便于使扣本体产生变形,而进一步延长扣本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端端部呈弧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端的端部更圆滑,便于进行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扣本体整体设置成环形,则在将扣本体的两个连接端进行相互连接时,则无需对扣本体进行整体折叠,可避免扣本体在反复使用时发生断裂,延长扣本体的整体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扣本体;2、连接端;3、通过口;4、连接孔;5、连接凸块;6、弯钩;7、卡钩;8、变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连接扣,参照图1所示,包括扣本体1,扣本体1由弹性的硅胶材料制成,并将扣本体1设置成接近环形,则扣本体1具有两个自由的连接端2并且两个连接端2之间形成一个开口,两个自由端之间呈可拆卸连接。在自然状态下,两个连接端2处于同一平面,在其中一个连接端2的表面一体成型有一个连接凸块5,连接凸块5呈蘑菇状,并在另一个连接端2的表面贯穿开设有一个连接孔4,当需要将两个连接端2进行连接时,把连接凸块5挤压变形穿过连接孔4,则在连接凸块5回复原状后能够避免脱出于连接孔4,实现两个连接端2的安装连接。将连接端2的端部设置成弧形。因为扣本体1大致呈环形,在连接两个连接端2时,对其中一个连接端2施加一个拉力,使连接凸块5能够嵌设于连接孔4内,从而无需对扣本体1进行折叠连接。实施例二:一种连接扣,参照图2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与在于,在自然状态下,两个连接端2在竖直投影下部分重叠,则扣本体1呈螺旋上升,使两个连接端2呈上下设置,则在连接时,按压两个连接端2,从而完成两个连接端2的连接。实施例三:一种连接扣,参照图3所示,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个连接端2一体成型有呈U形的弯钩6,在另一个连接端2一体成型有勾接于弯钩6的U形卡钩7,则在拉长一个连接端2,实现卡钩7和弯钩6的连接后则能实现扣本体1的连接。实施例四:一种连接扣,参照图4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扣本体1开设有变形槽8。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扣,包括扣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扣本体(1)呈环形且具有两个连接端(2),两个所述连接端(2)呈可拆卸连接,所述扣本体(1)中心形成通过口(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扣,包括扣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扣本体(1)呈环形且具有两个连接端(2),两个所述连接端(2)呈可拆卸连接,所述扣本体(1)中心形成通过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接扣,其特征是:所述扣本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扣,其特征是:自然状态下,两个所述连接端(2)位于同一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接扣,其特征是:自然状态下,两个所述连接端(2)在竖直投影下呈部分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3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霁彦,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瑞帛汇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