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架一组中置式放顶煤端头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745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架一组中置式放顶煤端头支架,包括顶梁组件、底座组件、导向架、电缆挂架和侧挑梁,顶梁组件通过立柱连接底座组件,电缆挂架连接顶梁组件,导向架和侧挑梁分别设于顶梁组件的两侧;顶梁组件由均为左、右架结构的前梁、前顶梁、中顶梁和后顶梁组合而成,底座组件由与顶梁组件的左右架结构相适配的前托座、前底座、中底座和后底座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放顶煤端头支架,解决了老矿井升级改造的巷道支护效率和配套问题,支架适应性强,可与矿方旧有的基本支架、过渡支架、刮板运输机等设备配套使用,使采煤作业能安全、高效的实施。

A kind of two frame and one group of middle type top coal caving end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架一组中置式放顶煤端头支架
本技术属于采煤支护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两架一组中置式放顶煤端头支架。
技术介绍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综采设备成熟,采煤工艺日趋完善,随着能源的紧缺,煤炭开采步伐的日益加快,这样对巷道的支撑的移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支架能够自动移架,以加快移架速度,对巷道进行有效的支撑,采用以前的支护措施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开采的速度,且安全性能不稳定。为了降低成本,只对支护巷道的设备进行升级,使之能和原有设备配套使用,同时可以适应老矿井较宽的巷道。随着采煤技术的发展,工作面中电缆的种类和数量越来越多,采煤工作面的推进使工作面顺槽电缆冗余,如何安全处置这部分多出的电缆成为影响采煤效率的一个问题,国内大部分矿井在运输顺槽安装单轨吊来存留电缆,但其成本较高,并且对地质条件要求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两架一组中置式放顶煤端头支架,解决老矿井升级改造的巷道支护效率和配套问题,支架适应性强,可与矿方旧有的基本支架、过渡支架、刮板运输机等设备配套使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架一组中置式放顶煤端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梁组件、底座组件、导向架(22)、电缆挂架(5)和侧挑梁(25),所述顶梁组件通过立柱(3)连接底座组件,所述电缆挂架(5)连接顶梁组件,所述导向架(22)和侧挑梁(25)分别设于顶梁组件的两侧;/n所述顶梁组件由均为左、右架结构的前梁(1)、前顶梁(4)、中顶梁(6)和后顶梁(7)组合而成,所述前梁(1)通过前梁千斤顶(2)连接前顶梁(4),所述电缆挂架(5)设于前顶梁(4)和中顶梁(6)之间的左右架结构中间;/n所述底座组件由与顶梁组件的左右架结构相适配的前托座(14)、前底座(16)、中底座(18)和后底座(20)组合而成,所述前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架一组中置式放顶煤端头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梁组件、底座组件、导向架(22)、电缆挂架(5)和侧挑梁(25),所述顶梁组件通过立柱(3)连接底座组件,所述电缆挂架(5)连接顶梁组件,所述导向架(22)和侧挑梁(25)分别设于顶梁组件的两侧;
所述顶梁组件由均为左、右架结构的前梁(1)、前顶梁(4)、中顶梁(6)和后顶梁(7)组合而成,所述前梁(1)通过前梁千斤顶(2)连接前顶梁(4),所述电缆挂架(5)设于前顶梁(4)和中顶梁(6)之间的左右架结构中间;
所述底座组件由与顶梁组件的左右架结构相适配的前托座(14)、前底座(16)、中底座(18)和后底座(20)组合而成,所述前托座(14)通过推移千斤顶(15)连接前底座(16),所述底座组件的左右架结构通过下连架千斤顶(2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架一组中置式放顶煤端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梁组件的左右架通过上连架千斤顶(23)连接,所述后顶梁(7)的尾端通过掩护梁(8)连接后挡矸板(9),所述掩护梁(8)通过后挡矸千斤顶(10)连接后挡矸板(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架一组中置式放顶煤端头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托座(14)通过推移千斤顶(15)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永强崔永亮史磊李成圆陈素芳王易玮梁凯辉侯腾宇刘晓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四维新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