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6501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包括诱虫灯本体,所述诱虫灯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与诱虫灯本体接触,所述收集箱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固定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内腔贯穿设置有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转动杆,转动杆带动齿轮转动,最终带动齿板脱离凹槽一的内腔,进而对收集箱解锁,该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方便使用者对捕杀的昆虫进行收集,提高了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诱虫灯因没有对捕杀的昆虫进行收集,使用者需将袋子等物件挂在诱虫灯的底部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

A kind of insect trap lamp used for greenhouse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
本技术涉及大棚种植
,具体为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
技术介绍
大棚种植是一种种植技术,该技术是一种科学的种植方式,立冬以后气温降低,特别是十二月份后时有霜冻甚至结冰,要预防植株受冻,方法是在大棚内再加盖一层无滴膜,无滴膜的四周要垂到地面压死,白天开通风口排雾,傍晚封死四周的风口,使其冷空气不会进入,可确保植株不受冻害。在大棚种植过程中需要用到诱虫灯,诱虫灯是夜晚用来引诱和捕杀有趋光性昆虫的灯,现有的诱虫灯因无法对捕杀的昆虫进行收集,使用者需将袋子等物件挂在诱虫灯的底部进行收集处理,由于袋子等物件固定效果不好,导致收集的昆虫容易洒落,不方便使用者使用,进而降低了用于大棚种植诱虫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诱虫灯因没有对捕杀的昆虫进行收集,使用者需将袋子等物件挂在诱虫灯的底部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包括诱虫灯本体,所述诱虫灯本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的顶部与诱虫灯本体接触,所述收集箱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一,所述固定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的内腔贯穿设置有齿板,所述齿板的一端延伸至凹槽一的内腔,所述齿板的另一端贯穿至固定箱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凹槽二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三,所述凹槽三内腔的后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板相啮合,所述转动杆一端贯穿至固定箱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齿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挡板,所述凹槽二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收集箱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机构。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含有开设于凹槽二底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远离限位槽的一侧与橡胶挡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含有位于收集箱底部两侧的滚轮架,所述滚轮架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滚轮。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滚轮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滚轮的底部与滑槽接触。优选的,所述收集箱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转动转动杆,转动杆带动齿轮转动,最终带动齿板脱离凹槽一的内腔,进而对收集箱解锁,该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方便使用者对捕杀的昆虫进行收集,提高了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诱虫灯因没有对捕杀的昆虫进行收集,使用者需将袋子等物件挂在诱虫灯的底部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块的配合使用,可以对齿板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齿板的稳定性,通过滚轮架和滚轮的配合使用,减小了收集箱底部与固定箱的摩擦力,提高了收集箱的灵活性,方便了使用者将收集箱取出,通过滑槽的设置,可以对移动机构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了收集箱移动时的稳定性,通过把手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将收集箱取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点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转动杆和齿轮机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B点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固定箱和收集箱机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诱虫灯本体;2、固定箱;3、收集箱;4、凹槽一;5、凹槽二;6、齿板;7、挡板;8、凹槽三;9、转动杆;10、齿轮;11、旋钮;12、橡胶挡板;13、限位机构;1301、限位槽;1302、限位块;14、移动机构;1401、滚轮架;1402、滚轮;15、滑槽;1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包括诱虫灯本体1,诱虫灯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固定箱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收集箱3,收集箱3的正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6,把手16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通过把手16设置,方便了使用者将收集箱3取出,收集箱3的顶部与诱虫灯本体1接触,收集箱3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一4,固定箱2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二5,凹槽二5的内腔贯穿设置有齿板6,齿板6的一端延伸至凹槽一4的内腔,齿板6的另一端贯穿至固定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挡板7,凹槽二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三8,凹槽三8内腔的后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9,转动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0,齿轮10与齿板6相啮合,转动杆9一端贯穿至固定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1,齿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挡板12,凹槽二5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3,限位机构13包含有开设于凹槽二5底部的限位槽1301,限位槽130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限位块1302,限位块1302远离限位槽1301的一侧与橡胶挡板12固定连接,通过限位槽1301和限位块1302的配合使用,可以对齿板6起到限位作用,提高了齿板6的稳定性,收集箱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机构14,移动机构14包含有位于收集箱3底部两侧的滚轮架1401,滚轮架140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滚轮1402,通过滚轮架1401和滚轮1402的配合使用,减小了收集箱3底部与固定箱2的摩擦力,提高了收集箱3的灵活性,方便了使用者将收集箱3取出,固定箱2内腔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滚轮1402相适配的滑槽15,滚轮1402的底部与滑槽15接触,通过滑槽15的设置,可以对移动机构14起到导向作用,提高了收集箱3移动时的稳定性。工作原理:本技术使用时,使用者通过朝收集箱3的方向转动旋钮11,旋钮11带动转动杆9转动,转动杆9带动齿轮10转动,通过齿轮10与齿板6相啮合,使得齿轮10带动齿板6移动,再通过橡胶挡板12与限位机构13的配合使用,可以对齿板6起到限位作用,使得齿轮10带动齿板6向挡板7的方向移动,齿板6移出凹槽一4的内腔进而对收集箱3解锁,使用者拉动把手16,把手16带动收集箱3移动,通过移动机构14和滑槽15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收集箱3拉出固定箱2的内腔,方便了使用者后期处理,相反,将收集箱3放置固定箱2的内腔,反向转动旋钮11,最终使得齿板6对收集箱3固定,即达到了便于使用的目的。综上所述:该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通过转动转动杆9,转动杆9带动齿轮10转动,最终带动齿板6脱离凹槽一4的内腔,进而对收集箱3解锁,该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具备便于使用的优点,方便使用者对捕杀的昆虫进行收集,提高了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的实用性,解决了现有的诱虫灯因没有对捕杀的昆虫进行收集,使用者需将袋子等物件挂在诱虫灯的底部进行收集处理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包括诱虫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的顶部与诱虫灯本体(1)接触,所述收集箱(3)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一(4),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二(5),所述凹槽二(5)的内腔贯穿设置有齿板(6),所述齿板(6)的一端延伸至凹槽一(4)的内腔,所述齿板(6)的另一端贯穿至固定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挡板(7),所述凹槽二(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三(8),所述凹槽三(8)内腔的后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与齿板(6)相啮合,所述转动杆(9)一端贯穿至固定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1),所述齿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挡板(12),所述凹槽二(5)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3),所述收集箱(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机构(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棚种植的诱虫灯,包括诱虫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诱虫灯本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收集箱(3),所述收集箱(3)的顶部与诱虫灯本体(1)接触,所述收集箱(3)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一(4),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二(5),所述凹槽二(5)的内腔贯穿设置有齿板(6),所述齿板(6)的一端延伸至凹槽一(4)的内腔,所述齿板(6)的另一端贯穿至固定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挡板(7),所述凹槽二(5)的顶部开设有凹槽三(8),所述凹槽三(8)内腔的后侧活动连接有转动杆(9),所述转动杆(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轮(10),所述齿轮(10)与齿板(6)相啮合,所述转动杆(9)一端贯穿至固定箱(2)的外侧并固定连接有旋钮(11),所述齿板(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橡胶挡板(12),所述凹槽二(5)内腔的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3),所述收集箱(3)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机构(14)。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伟红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兴农蔬菜配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