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尾及智能鱼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6466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漂尾及智能鱼漂,涉及钓具技术领域。其中,漂尾包括:柔性主体、发光部件及RF线缆;所述柔性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发光部件通过电气元件实现电性连通,所述发光部件、所述电气元件及所述RF线缆均适配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本申请直接在漂尾中设置发光部件,使得漂尾能够直接发光,而不是如现有技术中发光部件设置于漂身上、漂身发的光再通过中空的光纤漂尾导出的方式,因此漂尾的亮度更好,而且,本申请的柔性主体不需要导出光线,因此无需设置成体积较大的中空形式,通过在柔性主体设置安装槽的形式来安装发光部件及RF线缆,在实现传送鱼讯号的前提下,便于控制漂尾的体积。

A kind of floating tail and intelligent fish flo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尾及智能鱼漂
本技术涉及钓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漂尾及智能鱼漂。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已经应用于渔具中,如在鱼漂内设置通信部件,并将鱼漂的实时状态及其他信息传输至钓鱼者的手机或其他智能设备中。现有的智能浮漂中,常采用蓝牙、WIFI等无线方式传送鱼讯号,其天线一般置于中空光纤管内,并且将LED灯放置于漂身中,为了同时兼顾灯光和天线效果,浮漂漂尾就变得粗大笨重,而且由于光纤管中空、容易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浮漂亮度不够、漂尾体积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浮漂亮度、减小漂尾体积的漂尾及智能鱼漂。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漂尾,包括:柔性主体、发光部件及RF线缆;所述柔性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发光部件通过电气元件实现电性连通,所述发光部件、所述电气元件及所述RF线缆均适配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进一步地,在本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所述电气元件及所述RF线缆均沿所述柔性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发光部件沿所述柔性主体的轴向排列布设;所述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漂尾,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主体、发光部件及RF线缆;所述柔性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发光部件通过电气元件实现电性连通,所述发光部件、所述电气元件及所述RF线缆均适配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尾,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主体、发光部件及RF线缆;所述柔性主体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发光部件通过电气元件实现电性连通,所述发光部件、所述电气元件及所述RF线缆均适配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尾,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所述电气元件及所述RF线缆均沿所述柔性主体的轴向延伸,所述发光部件沿所述柔性主体的轴向排列布设;所述安装槽的开口位于所述柔性主体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尾,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部件靠近所述开口侧,所述RF线缆位于所述发光部件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之间;或者,所述RF线缆靠近所述开口侧,所述发光部件位于所述RF线缆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尾,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主体的外壁上对应所述发光部件的位置设置有透明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用于扩散所述发光部件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众凌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