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工程化养殖尾水与稻田循环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5632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生态水产养殖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池塘工程化养殖尾水与稻田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鱼塘、稻田和设置在稻田周边的进水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鱼塘的一端或两侧或四周设有稻田,在稻田两侧分别设有进水沟和排水沟,进水沟和排水沟通过进水口和排水口与稻田连通,排水沟将稻田与鱼塘连通;在鱼塘内设置有循环流水养殖槽,在循环流水养殖槽的出水端设置有沉淀槽,在靠近沉淀槽的鱼塘岸边设置有发酵池,沉淀槽与发酵池之间通过水泵连通,发酵池与进水沟之间设置有排水管,在排水管上设置有闸门。本系统可有效净化鱼塘水质、鱼粪和剩余饲料可为稻田提供优质的有机肥、对于西部盐碱地的改良提供了新的方案。

Tail water of pond engineering culture and recycling system of paddy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池塘工程化养殖尾水与稻田循环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生态水产养殖综合利用
,特别是一种池塘工程化养殖尾水与稻田循环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在南方由于水资源丰富,有在稻田中养鱼的种养一体化模式,该模式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但问题也较多,而该模式不适合北方的稻田种植。为此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如中国知识产权局2015年10月14日公告的授权公告号为CN103437577B,名为“一种稻田鱼塘种养复合系统”的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公开了将稻田种植和鱼塘养殖通过生态沟渠有机结合,实现鱼塘养殖水体通过稻田和生态沟渠净化后再回流到鱼塘的循环水种养殖新模式。但该模式对于北方水资源缺乏、盐碱含量高的地区不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目的是利用稻鱼共生理论,将池塘工程化养殖过程中,由循环流水养殖槽排出的大量鱼粪和剩余饲料通过发酵处理后,为稻田种植提供有机肥,同时经过稻田吸收、净化后的洁净水返回鱼塘,实现池塘工程化养殖与稻田有机种植的池塘工程化养殖尾水与稻田循环利用系统。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池塘工程化养殖尾水与稻田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鱼塘、稻田和设置在稻田周边的进水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鱼塘(1)的一端或两侧或四周设有稻田(13),在稻田两侧分别设有进水沟(10)和排水沟(14),进水沟和排水沟通过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与稻田连通,排水沟将稻田与鱼塘连通;/n在鱼塘内设置有循环流水养殖槽(2),在循环流水养殖槽的出水端设置有沉淀槽(7),在靠近沉淀槽的鱼塘岸边设置有发酵池(6),沉淀槽与发酵池之间通过水泵连通,发酵池与进水沟之间设置有排水管(8),在排水管上设置有闸门(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塘工程化养殖尾水与稻田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鱼塘、稻田和设置在稻田周边的进水沟、排水沟,其特征在于鱼塘(1)的一端或两侧或四周设有稻田(13),在稻田两侧分别设有进水沟(10)和排水沟(14),进水沟和排水沟通过进水口(11)和排水口(12)与稻田连通,排水沟将稻田与鱼塘连通;
在鱼塘内设置有循环流水养殖槽(2),在循环流水养殖槽的出水端设置有沉淀槽(7),在靠近沉淀槽的鱼塘岸边设置有发酵池(6),沉淀槽与发酵池之间通过水泵连通,发酵池与进水沟之间设置有排水管(8),在排水管上设置有闸门(9)。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伟管卫兵张朝阳李斌马金林邱小琮马虎周学林王小奕董学锋杨柳石常晋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科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