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出饲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626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出饲料装置,该出饲料装置主要由:饲料塔、第一送料管道,第二送料管道以及下料装置组合而成,所述第一送料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饲料塔的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一送料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送料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管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位置与所述下料装置对应,所述第一送料管道内设有第一螺旋送料装置,所述第二送料管道内设有第二螺旋送料装置,所述第一螺旋送料装置的末端设有第一送料电机,所述第二螺旋送料装置的末端设有第二送料电机,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保温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下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率低,使用中可对饲料进行初步的保温功能,可确保饲料达到需要的温度再进行投放。

A feed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出饲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用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出饲料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畜牧养殖得到了飞快的发展,以禽类养殖为例,如今已在世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家禽的饲养已成为很多农村和农业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是个养殖大国,但是却不是养殖强国,与世界水平相比养殖水平还比较低主要表现在:出栏率底,料肉比较高劳动生产率比较低,造成上述不足的原因主要有设施的落后和管理的存在问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肉类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大型养殖场越来越多,养殖场对于人力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饲养机械难于满足人们的需求,尤其当进行饲料喂养的时候为了避免每次都往饲料塔中投放饲料,一般情况下会将大量的饲料一次性加入饲料塔,然后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下料装置,下料装置再往饲料槽中进行投放,由于下料装置的料斗较大,并不是一次性需要把全部饲料进行投放,从而造成在饲料投放的过程中往往无法判断料斗中的饲料重量,导致对每次饲料的投放量无法准确衡量,只能凭借经验与观察来判断饲料的投放量,导致禽类的饲料量有时多有时候少,导致其发育不良;其次,饲料温度往往因为长距离的输送导致饲料温度下降,达不到保温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饲料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出饲料装置,该出饲料装置主要由:饲料塔、第一送料管道,第二送料管道以及下料装置组合而成,所述第一送料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饲料塔的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一送料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送料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管道的下端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位置与所述下料装置对应,所述第一送料管道内设有第一螺旋送料装置,所述第二送料管道内设有第二螺旋送料装置,所述第一螺旋送料装置的末端设有第一送料电机,所述第二螺旋送料装置的末端设有第二送料电机,所述出料口处设有保温灯。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下料装置主要由连接梁、与所述连接梁固定连接的下料单元组合而成,所述下料单元至少为2个。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下料单元主要由:连接架、料斗、弹簧测力计以及重力计组合成,所述料斗通过所述弹簧测力计与所述连接架连接,所述重力计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料斗呈上大下小的锤形。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料斗的底端设有阀门。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架为双圆环结构,所述连接架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梁固定连接。本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梁的两端与导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下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率低,使用中可对饲料进行初步的保温功能,可确保饲料达到需要的温度再进行投放,同时弹簧测力计与重力计可对料斗中的饲料进行称重,可精准的控制饲料投放量,投放入饲料槽的饲料重量相等,提高了家禽的生产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饲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出饲料装置的下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实施例一:图1示出了一种出饲料装置,该出饲料装置主要由:饲料塔1、第一送料管道7,第二送料管道8以及下料装置6组合而成,所述第一送料管道7的一端与所述饲料塔1的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一送料管道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送料管道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管道8的下端设有出料口81,所述出料口81的位置与所述下料装置6对应,所述第一送料管道7内设有第一螺旋送料装置2,所述第二送料管道8内设有第二螺旋送料装置4,所述第一螺旋送料装置2的末端设有第一送料电机3,所述第二螺旋送料装置4的末端设有第二送料电机5,所述出料口81处设有保温灯9;所述下料装置6主要由连接梁61、与所述连接梁61固定连接的下料单元62组合而成,所述下料单元62至少为2个;根据需要设置下料单元的数量,所述下料单元62主要由:连接架621、料斗622、弹簧测力计623以及重力计624组合成,所述料斗622通过所述弹簧测力计623与所述连接架621连接,所述重力计624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架621上;所述料斗622呈上大下小的锤形;所述料斗622的底端设有阀门;所述连接架621为双圆环结构,双圆环结构可确保装置的结构稳定,使料斗受力均匀,对弹簧测力计起到很好的保护,从而确保了故障率很低,所述连接架621的两端与所述连接梁61固定连接。使用时,将饲料塔1的饲料加满,无需每次添加,由于重力作用,饲料堆积与饲料塔1的底端,当第一螺旋送料装置2未开启时,由于料口堵塞,即饲料塔1内的饲料停止下滑,当第一螺旋送料装置2开启,饲料通过第一送料管道7升至高点,并落入第二螺旋送料装置4,所述第二螺旋送料装置8与第一螺旋送料装置2一般会同时开启,饲料通过出料口81落入料斗622,当第一个料斗81填满时,出料口81被堵塞,饲料便会通过第二送料管道8向后输送,并落入下一个料斗中,直至所有料斗81被填满,然后同时关闭两台电机即可,料斗622的数量需根据饲料槽的数量设置,装满饲料的料斗622通过连接架621与弹簧测力计623与连接梁61连接,而连接梁61两端连接轨道,使所述下料装置6在饲料槽上匀速移动下料,观察所述重力计当饲料投放量达到需要值时,关闭所述阀门即可完成精准下料,下次使用时,开启阀门即可继续使用,避免了每次往饲料塔1或者料斗622中添加饲料的繁琐过程,本技术的下料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故障率低,使用中可对饲料进行初步的保温功能,可确保饲料达到需要的温度再进行投放,同时弹簧测力计与重力计可对料斗中的饲料进行称重,可精准的控制饲料投放量,投放入饲料槽的饲料重量相等,提高了家禽的生产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饲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饲料装置主要由:饲料塔(1)、第一送料管道(7),第二送料管道(8)以及下料装置(6)组合而成,所述第一送料管道(7)的一端与所述饲料塔(1)的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一送料管道(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送料管道(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管道(8)的下端设有出料口(81),所述出料口(81)的位置与所述下料装置(6)对应,所述第一送料管道(7)内设有第一螺旋送料装置(2),所述第二送料管道(8)内设有第二螺旋送料装置(4),所述第一螺旋送料装置(2)的末端设有第一送料电机(3),所述第二螺旋送料装置(4)的末端设有第二送料电机(5),所述出料口(81)处设有保温灯(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饲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出饲料装置主要由:饲料塔(1)、第一送料管道(7),第二送料管道(8)以及下料装置(6)组合而成,所述第一送料管道(7)的一端与所述饲料塔(1)的出料端连接,所述第一送料管道(7)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送料管道(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送料管道(8)的下端设有出料口(81),所述出料口(81)的位置与所述下料装置(6)对应,所述第一送料管道(7)内设有第一螺旋送料装置(2),所述第二送料管道(8)内设有第二螺旋送料装置(4),所述第一螺旋送料装置(2)的末端设有第一送料电机(3),所述第二螺旋送料装置(4)的末端设有第二送料电机(5),所述出料口(81)处设有保温灯(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出饲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6)主要由连接梁(61)、与所述连接梁(61)固定连接的下料单元(62)组合而成,所述下料单元(62)至少为2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镜波朱小平赖卓森王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清远市石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